海外北韓勞工的歷史
北韓從1948年起,就開始派遣勞工到蘇聯工作,不過當時派遣勞工的目的主要是政治因素,而非賺取外匯。1969年,北韓與蘇聯締結相互友好協定之後,便派出以罪犯為主、一共1萬5000多名勞工到蘇聯境內擔任伐木工,這是對身為北韓長久以來給予大量援助的友邦蘇聯表達謝意所進行之政治性派遣。從那時開始,北韓開始擴大海外勞工之派遣。
1970年,北韓與非洲國家締結同盟關係,先後無償派遣勞工前往馬達加斯加修建總統官邸,以及前往中非共和國建蓋議事堂。從那個時候起,北韓開始挑選一般勞工派遣海外,而不再是以罪犯為主;且所有勞工直接由國家進行管理,薪資也歸國家。到了1990年,俄羅斯進入普丁執政時期,一度因北韓亟需償還債務,使得當時在俄羅斯的北韓勞工薪資,直接歸俄羅斯政府所有。
到了金正日時代,北韓更加大輸出勞工至海外工作,以賺取外匯。由於此時輸出勞工的目的已是賺取外匯大於政治,所以儘管蘇聯政權解體,北韓仍舊持續派遣勞工到俄羅斯境內工作,甚至還輸出至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以及東歐諸國等四、五個國家。隨著輸出勞工的規模日益擴大,遴選勞工的基準也越來越低,就連賄賂、關說,都成了挑選勞工的要件。此時的勞工派遣地不僅有原本的友邦及同為社會主義之國家,還有其他往來關係較淺的國家,而北韓勞工的工作除了純勞動性質的伐木與建築之外,也跨足到料理、漁業、紡織、旅宿業、IT業、醫療等範圍。如同前面所述,關於輸出勞工到海外的這一切變化,全都出於經濟目的。
進入金正恩時代,更加積極輸出勞工
2011年,金正日過世,北韓進入金正恩時代,對外輸出勞工的規模也更進一步擴大。不同以往的是,金正日時代的勞工輸出是零星且以眾多國家為對象進行派遣,但金正恩時代的勞工輸出,卻是從中央政府主導與管理轉變為政府下級機關個別主導,並且將此業務定位為國家重點推進事業。故此,被派遣到海外的北韓勞工數量急速成長,且派遣業種也變得多元,諸如跆拳道教官、軍事管理顧問、設計專家等未曾開放的專業人才,也被納入派遣資格當中。唯一不變的則是薪資歸屬,所有勞工掙得之外匯收入,一概上納北韓當局。
究竟金正日與金正恩時代擴大輸出勞工規模之理由何在?大致上可分為兩點。第一,由於當時海外開始對北韓進行經濟制裁,北韓被孤立在國際社會之外,無法以正常的貿易方式進行經濟交流,加上在第四次核試驗後,開城工業園區也面臨關閉,就連從南韓那裡獲得外匯收入也大幅減少,財政狀況十分艱困。第二,巧合的是,當時北韓可輸出勞動力的機會大幅提升。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勞工薪資日益增高,觸發了企業對成本低廉之北韓勞工的需求,再加上俄羅斯也正式展開遠東開發作業,一些重度勞動工作的外籍勞工供給量降低,正好給北韓填補空缺的機會。
北韓輸出勞工的國家主要為中國、俄羅斯、蒙古等長久以來交好的友邦,並對每個國家都派遣了數萬名的勞工,賺取不少外匯所得。除此之外,其他與社會主義有相關淵源的東歐諸國,以及政治外交關係良好的中東與非洲各國,也都是北韓的勞工輸出國。
每個研究單位所發表的北韓輸出勞工數量皆有不同,例如北韓人權資訊中心於2015年發表的人數為五萬多名,而美國ABC新聞在2015年發表的數量則是九萬多名,北韓海外勞工人權研究報告在2016年所推估之人數,更多達12萬名。
在海外的北韓勞工多在嚴峻的勞動環境中工作,並遭受不平等待遇,除了要面對惡劣的宿舍環境、營養失調的餐飲供給、嚴重不足的休息時間、外出限制、資源短缺的醫療設施,還要受到國家極度嚴苛的控管,使得北韓勞工的人權問題成為國際社會間的重要議題。此外,北韓勞工的勞動薪資所得,絕大多數會被北韓當局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強制徵收,勞工幾無個人所得。
為了了解海外北韓勞工的勞動實態,製作小組花了一年又6個月的時間走遍世界各地進行取材,並直接聆聽那些遠在他鄉、處在惡劣勞動環境中的北韓勞工心聲,在我們眼裡,他們是北韓的美元英雄,也是幫助北韓政權發光的影子般存在。
※本文摘錄自「時報出版社」:《解密金正恩:南韓的第一手北韓觀察報告》
作者:KBS 「誰能撼動北韓」製作單位、製作人柳宗勳
譯者:馬毓玲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