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如何走出台灣的九孔產業?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如何走出台灣的九孔產業?

九孔雜交盤鮑育出新品種的真偽

 2018-06-16 13:29
執行台灣農委會漁業署2016年編號105農科14.1漁F1(2),計畫題目:「台灣鮑(九孔)繁養殖技術與種苗量產技術之開發」的研發人員,仍聲稱成功育出存活率高達85%的臺皺雜交(臺灣九孔♀X皺紋盤鮑♂)稚貝;而且臺皺雜交種對3種弧菌,有較親本純種更強的抗病力。但是研究者並未進行DNA分子檢定,驗證雜交(臺皺雜交種)子代的真實身分;至今漁業署更藉口此研究屬機密,禁止釋出研究報告。(圖截自PNN公視新聞網)
執行台灣農委會漁業署2016年編號105農科14.1漁F1(2),計畫題目:「台灣鮑(九孔)繁養殖技術與種苗量產技術之開發」的研發人員,仍聲稱成功育出存活率高達85%的臺皺雜交(臺灣九孔♀X皺紋盤鮑♂)稚貝;而且臺皺雜交種對3種弧菌,有較親本純種更強的抗病力。但是研究者並未進行DNA分子檢定,驗證雜交(臺皺雜交種)子代的真實身分;至今漁業署更藉口此研究屬機密,禁止釋出研究報告。(圖截自PNN公視新聞網)

「雜交育種」是目前水產最常用、最有效的育種方法之一,利用雜種優勢,不僅可以提高水產動物的產量,改善品質,而且可以提高水產動物的抗逆性,成效顯著。中國是善用雜交育種技巧,應用於水產生物實際生產,發揮的淋漓盡致的國家。自從九孔病害爆發以來,台灣官學研界總認為只要解決疾病問題就能復甦產業,直到中國利用種內不同地理區品系的雜交育種出「東優1號」,立竿見影的一舉解決困擾中國九孔產業滯怠的癥結,這些年來雜交育種研究逐漸成為台灣水產界的顯學。

種內群體間雜交,是目前培育貝類新品種的主流方法。1990年代中國北方皺紋盤鮑養殖產業蓬勃發展,然而1994年爆發幼苗大量落苗,與成貝大規模死亡的流行病。中國研究者雜交棲息於中國與日本兩不同地理群(日本岩手群體和大連群體;日本為父本,大連為母本)的原生皺紋盤鮑,培育出「大連1號」雜交鮑。

該雜交種的雜種優勢明顯,生長速度比親代平均快20%以上,養成週期縮短1/3,適溫上限和下限至少提高了2˚C。使得雜交鮑養殖海域,得以向福建和廣東海域擴展,北鮑南養擴大養殖區域。現今「大連1號」雜交鮑新品種,已成為中國鮑魚養殖的主流。中國鮑魚產量可以執世界牛耳,「大連1號」雜交鮑新品種厥功至偉。

2002年中國福建省廈門大學,收集日本、台灣、越南、中國海南和廣東等地的多個九孔(中國稱雜色鮑)地理群體,建立選育系。隨後進行雜交試驗,比較各雜交組合後代的生產性能。發現以日本群體作為父本,與台灣群體作為母本的九孔雜交後代(即中國稱「東優1號」雜色鮑)較其他雜交組合後代,具有顯著的抗病性與高存活率,在中國和台灣都得到養殖業者的驗證和肯定。

由於鮑科物種非常相似、可資辨識的外部形質有限,DNA分子標記是鑑定物種、分析雜種優勢的有效手段。中國研究者以DNA指紋AFLP技術研究雜色鮑(九孔)自繁群體和盤鮑自繁群體、及其正反交群體的遺傳關係,發現AFLP圖譜可以鑒別兩物種及其雜交種。

由於正反交群體的AFLP圖譜接近母本自繁群體,而與父本自繁群體有差異,說明雜交「雜色鮑(九孔)X盤鮑」子代是雌核發育的產物。染色體數目與形態的研究也證明提供精子的父本染色體在雜交胚發育過程中,逐漸被雜交胚排出、剔除,最後雜交胚的染色體數目與形態,幾乎與母本雷同,顯現遠緣雜交高度的雜交不親和。

即使中國已發表多篇研究雜色鮑x盤鮑雜交的論文(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甚至著書,證實雜色鮑與盤鮑之間,並沒有發生遺傳學上的真正雜交,而是異種精子刺激卵子引起卵子雌核發育的結果;執行台灣農委會漁業署2016年編號105農科14.1漁F1(2),計畫題目:「台灣鮑(九孔)繁養殖技術與種苗量產技術之開發」的研發人員,仍聲稱成功育出存活率高達85%的臺皺雜交(臺灣九孔♀X皺紋盤鮑♂)稚貝;而且臺皺雜交種對3種弧菌,有較親本純種更強的抗病力。但是研究者並未進行DNA分子檢定,驗證雜交(臺皺雜交種)子代的真實身分;至今漁業署更藉口此研究屬機密,禁止釋出研究報告。

研發人員沒和世界接軌,卻又發駭世之語!研發人員和補助出資的主管單位,有必要公布完整研究數據,進一步說明。到底是研究人員無心的美麗錯誤?或是宣傳商業手法,高明的騙術?抑是研究人員為獲取政府經費,本位主義的誇大話術?誤導台灣研究方向,浪費有限的研究經費與物力,造成劣幣逐良幣的排擠效應,淪為國際笑話則罪莫大焉!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