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彰銀董座稱獲利佳擬增資?背後另有隱情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彰銀董座稱獲利佳擬增資?背後另有隱情

 2016-03-14 13:50
馬政府及彰化銀行,一為政治清算,二為利益算計,對前來救援的台新銀行過河拆橋。圖為彰銀總行。(Wiki, Solomon203, 20160314)
馬政府及彰化銀行,一為政治清算,二為利益算計,對前來救援的台新銀行過河拆橋。圖為彰銀總行。(Wiki, Solomon203, 20160314)

近來報載,彰化銀行睽違11年擬私募增資,引起財經界一陣討論。彰化銀行董事長張明道在法說會上表示,彰化銀行去(2015)年獲利佳,今(2016)年預計獲利會較去年成長,對增資計劃有信心。

彰化銀行之所以近年營收看漲,主要來自海外獲利,並非國內收入。按彰化銀行表示,2015年海外分行佔整體獲利15%,其中以香港分行最多、紐約分行成長率最大。雖然數據看來,彰銀海外分行獲利高於業界平均;但從獲利來源地區可知,在美國及香港中,同業績效不比彰銀差,主因在於中國去年經濟成長下修,其他同業在中國獲利驟減;彰銀因為在中國分行不多,所以造成波及較小。

那彰銀董座為何再三強調公司獲利相較於其他同業為佳?甚至大動作增資?這背後的原因便牽扯到纏訟多年的台新彰銀案。

2004年陳前總統推動第二次金融改革,預計在2005年底將12家公股金融機構減為6家。當年陳水扁政府主導,透過特別股競標,台新以365億餘元,取得彰銀22.55%股權,入主經營。後來,繼任馬總統將二次金改定位為弊案,進行政治清算,使得台新一直無法整併兩家銀行,造成一家金控公司有兩家銀行的笑話。2014年,馬政府再以「捍衛國家資產,反對以小吃大」的理由,公開徵求股東委託書,球員兼裁判取回彰銀的經營權,逼得台新董事長吳東亮一狀告上財政部。

先不論彰銀高層的想法,就彰銀內部同仁的立場而言,則傾向反對合併。彰銀工會近年來持續對外表示,2004年所稱彰銀績效差、呆帳多,實為資產遭嚴重低估,更有政治力的介入。工會甚至攻擊台新金有七大弊病,不僅深受卡債風暴且有高負債比,彰銀不能接受被「二流銀行」治理。他們相當支持馬政府的財政部,甚至贈花慰問財政部部長張盛和。

這就是為何彰銀現今一再強調公司獲利佳,聲稱啟動增資具有充分理由。彰銀預期蔡英文政府上台後,會傾向維持陳前總統政策;因此儘管官司還在訴訟中,便急於表現「非台新也能經營良好」的假象。當年彰銀之所以遭政府處分,正是因為超額放貸,造成嚴重呆帳、連續虧損數年,營收落在三商銀之末。在政府無力增資下,只好釋出彰銀特別股,引進民間資金來打消彰銀壞帳。

台新入主彰銀後,確實處理600多億的呆帳,體質與獲利也大幅改善,彰銀搖身一變成為公股行庫之首。相較於彰銀內部的反合併意見,彰銀在財政部收回經營權後,平均股價也從未高於台新當初的決標價每股26.07元。所以回頭檢視,對照彰銀如今過河拆橋、翻臉不認的說法,工會反對台新經營的理由便顯得厚顏無恥。

彰銀之所以反對台新經營,就其原因,說穿了只是害怕併購。八家泛公股銀行都反對合併,無論公公併,抑或公民併。其原因不外乎,併購就會裁員;沒被裁員,鐵飯碗也會變成私人銀行的普通職員。當初就是不想在有績效壓力的民營銀行上班,才報考福利甚好的公銀行員,如果民營化他們哪能接受?

歸結整起事件的發生,均來自財政部毀信棄諾、彰銀忘恩負義。以此短視近利、自絕退路的作風,彰銀若從此一帆風順便罷;萬一又出現經營危機,恐怕沒有人會傻到當第二個台新。甚至在外資眼中,是台灣政府信用掃地。太盟投資集團董事長單偉建便曾在《華爾街日報》投書「台灣經濟:莫要當傻瓜」,批評台灣政府政策多變,言而無信。

馬英九政府及彰化銀行,一為政治清算,二為既得利益的算計,賠上國際對台灣法治的信任及聲譽信用,是不是值得,相信台灣社會自有公斷。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