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那一年的這一天】1564.2.18 裸畫屢被蓋「遮羞布」的米開朗基羅告別人間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那一年的這一天】1564.2.18 裸畫屢被蓋「遮羞布」的米開朗基羅告別人間

他是雕塑家、建築師、畫家,也是詩人,是文藝復興的巨匠

2017-02-18 08:00
米開朗基羅被後世視為文藝復興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圖/Daniele da Volterra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米開朗基羅被後世視為文藝復興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圖/Daniele da Volterra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年出生於義大利,與達文西、拉斐爾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是雕塑家、建築師、畫家,也是詩人,可能還是同性戀者。作品人物不論男女皆以「健美」著稱,擁有力與美的肌肉線條。米開朗基羅於1564年2月18日逝世,一生創作為西洋美術史開拓嶄新格局,藝術理念更對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

米開朗基羅從小展現對藝術的熱愛,13歲時成為多米尼哥・季蘭達(Domenico Ghirlandaio)的學徒,學習壁畫技巧;15歲時,開始學習雕刻,這些學習為他日後創作奠下深厚的基石。

米開朗基羅熱愛雕刻,經常不顧危險與路遙,親自前往卡拉拉(Carrara)的採石場,只為選取最合適的大理石作為雕刻石材。他曾留下一句名言:「其實這形體本來就存在於大理石中,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

不像其他創作者,米開朗基羅不先做黏土模型再按比例刻於大理石上,而是在素描構思人像之後,開始一層層削去大理石,逐漸讓人像從石塊中浮現,好似將禁錮的靈魂從石塊中解放一般,代表性雕刻作品有《大衛像》、《聖殤》等。

教堂壁畫裸體引爭議   教廷蓋上「遮羞布」

1508年,羅馬教宗克雷芒七世委託米開朗基羅在梵諦岡西斯汀禮拜堂的祭壇牆上繪製濕壁畫《最後的審判》,壁畫在1534年開始繪製,1541年10月最終完成。濕壁畫是從義大利文Fresco而來,意旨「新鮮的」、「新的」,作法是將顏料塗在剛抹好的濕灰泥牆壁上,色彩與灰泥一起乾燥凝固後,就與牆壁融為一體,成為牆壁的永久部分。由於濕壁畫耐久且表面不會反光,成為製作壁畫的理想方法。

《最後的審判》這件作品規模宏大,畫中人物充滿人體美,占據西斯汀禮拜堂祭壇的整座牆。描繪世界末日來臨,基督再次來到人世,對人類進行審判,並決定他們的命運;基督身邊圍繞著聖徒們。


梵諦岡西斯汀禮拜堂的濕壁畫。圖/Wikimedia Commons, CC BY 2.5 出處

作品剛剛完成,就有人認為壁畫褻瀆教義,因為米開朗基羅把基督和聖母瑪利亞都畫得一絲不掛。當時樞機主教卡拉法(後來的教宗保祿四世)、曼托瓦大使蒙西尼奧爾·塞爾尼尼(Monsignor Sernini)都要求毀掉這幅壁畫,但是教宗沒有同意。

米開朗基羅去世後,教廷決定為畫中的裸體畫上遮羞布掩蓋私處。米開朗基羅的一個徒弟達尼埃萊・達、沃爾泰拉接受委託,為畫中的裸體人物畫上內褲,他也因此得到「褲子畫家」的謔稱。1993年,文物工作者修復壁畫時,決定保留一部分達尼埃萊畫上的遮羞布,以作為歷史的記錄。

同樣的審查和批判一直伴隨著米開朗基羅,由於他作品中的人物常常裸體,暴露「那話兒」,使他一度被污為「淫穢創造者」,其作品被「遮羞布運動」大量破壞。例如,雕塑作品《彌涅耳瓦的基督》(位於羅馬的神廟遺址聖母堂)的遮羞布一直保留至今。

1564年2月18日,米開朗基羅在羅馬去世,享年88歲,距離他的89歲生日只有3個星期。根據他的遺願,遺體自羅馬運回佛羅倫斯,安葬在佛羅倫斯聖十字聖殿。

米開朗基羅被後世視為文藝復興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從中世紀中葉起,以義大利為中心所掀起的歐洲新文化、思想運動。大約自14世紀持續到16世紀,這時約是中國的明朝。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範圍相當廣大,包括政治、宗教、藝術、學術文化等方面。

Renaissance一詞的意思,指的是「再生」(Rebirth),也就是自由精神與人文主義的再生,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重現,同時也代表了中世紀時代的結束。新時代的來臨,不論在藝術、知識、社會和政治各個方面都引發了巨大變革。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台大網路教學課程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