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洋漁業遭歐盟舉黃牌警告、沖之鳥礁漁船被扣、非法捕鯊、沿近海漁業持續枯竭到中國龍虎斑打趴台灣青斑,終於讓國人看到了台灣漁業在施政與管理上長期存在的問題。外界原本期待新政府在用人及施政上會有新變革讓人一新耳目,然而從最近公布的新人事,漁業署署長不僅由退休人員回鍋,三位農委會副主委名單竟然沒有懂漁業的專才比過去更倒退,完全忽略了漁業的重要性和它與農業在本質上的重大差異,不僅讓漁業界失望也令人對台灣未來漁業發展感到悲觀!
多年來台灣國家領導人均強調開發海洋的重要性,可惜講一畚箕做不到一湯匙,迄今不僅沿近海漁業資源依舊枯竭,漁民出海捕魚還要提心吊膽,台灣依舊只是海島國家。不僅海洋經濟占GDP的比率偏低,連一向引以為傲的養殖漁業也遠遠落後中國,遑論海洋發電、遠洋貿易、海洋油氣、航運旅遊等。只是政府對於這樣的施政成果從未認真檢討改進,漁業的定位永遠無法擺脫陸權思維,只能依附在農業之下聊表一格,如此缺乏海洋思維的台灣距離海洋國家的目標何其遙遠!
面對真實的漁業現況,蔡英文總統雖然強調要打開大門,勇敢面對海洋,只是沒有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做對的事,結果恐怕迎來的會是暴風雨而不是蔚藍海洋。新政府還是繼續在小圈圈內找人,新瓶裝舊酒,缺乏亮點,繼任者同樣缺乏漁業經濟、政策、管理等專業素養,無力擘畫台灣漁業願景,只能隨波逐流,台灣漁業未來前途堪憂!
海洋的重要性已無庸置疑,尤其預估到2020年可創造出的藍色經濟高達三兆美元更是全球新的經濟引擎,而占海洋經濟重要比率的漁業正面臨公海面積限縮、重要漁業資源枯竭、海域汙染、經濟海域重疊糾紛等困境,已將眼光從遠洋漁業轉為沿近海漁業和養殖漁業成為全球漁業新發展趨勢。遺憾的是台灣不僅陸上養殖漁業發展停滯(病害、產銷、市場、地層下陷等問題重重),海洋養殖發展亦遠落於其他先進國家之後,且沿近海漁業資源持續枯竭(過漁、非法捕魚、不當漁業補貼等問題嚴重)。相較於這些年中國大陸積極拓展海洋事務,海洋經濟產值已經高達32.5兆元台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9.6%,正逐漸拉近與台灣的距離,近日中國龍虎斑打趴台灣養殖的青斑就是一大警訊,遺憾的是在蔡總統的海洋政策中並未對海洋最傳統產業-漁業提出具體的承諾,看不到希望與願景。
廣大的海洋是人類未來能源、經濟、糧食等新希望所在,也成為新的國際焦點。不檢討過去不面對現實就不會有未來,從新政府人事布局對漁業的輕忽,可預見台灣未來面對海洋競逐的窘態,台灣領海及漁權爭端不斷,漁民也只能自求多福!
專欄、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本報純粹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