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金門八二三砲戰時,韓元輝在小金門擔任第九師副師長(郝柏村任師長),筆者在大金門第619砲兵營第三連任中尉軍官職。韓元輝於2000年出版《金門四十四天的台海戰役》,是砲戰中的第一手資料,相當珍貴。另外,蔡榮根於2018年6月9日「臉書」貼文〈不容青史盡成灰〉。
戰爭有如一座大烘爐,曾經置身其境的參與者,回憶戰爭經過是很傷感的事情。筆者不幸參與了金門島的兩次戰爭,很幸運的逃過劫難,本該遺忘殘酷的戰爭,乃因讀完蔡榮根先生大作〈不容青史盡成灰〉之後,感慨萬千!二次大戰結束,理應休養生息,毛澤東與蔣介石,卻繼續纏鬥,內戰自相殘殺,生靈塗炭,他們的是非功過,蓋棺猶難論定。今逢八二三砲戰六十週年,兩岸關係依舊劍拔弩張,能不令人悲乎!
韓元輝《金門四十四天的台海戰役》摘要:【1949年中共席捲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10月25日金門島古寧頭戰爭,共軍全部覆沒,首嚐敗績。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此後大陸沿海地區各小島,國共雙方時有衝突。
1954年93砲戰。12月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兩岸分治局勢抵定。
1955年1月18日,中共攻佔一江山小島,1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台灣決議案」授權總統得緊急用兵協防台灣。
1956年周恩來提出「局部和平」解放台灣。
1957年毛澤東發動大躍進、人民公社、大煉鋼鐵,把全國搞得天翻地覆。
1958年4月中共北戴河會議中決議砲擊金門。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發生政變,美軍登陸黎巴嫩,英軍登陸約旦,毛澤東為了支援中東人民的鬥爭,發動大規模砲擊金門,擺出解放金門和台灣的姿態,並藉此考驗《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人涉入的深度。
八二三砲戰期間,中共和美國各有盤算,甚至於蘇俄都出來虛聲恫嚇。
艾森豪總統於9月12日發表重要聲明,進一步表示協防金門的決心,但並沒有放棄華沙會談的希望。
9月15日華沙會談在聯合國大會開會前24小時前開始,中共的談談打打終於發揮作用,但暫未取得聯合國之中國代表權。
八二三砲戰期間之長,規模之大,實為戰史所僅見,其過程之奇特,問題之複雜,非單純之軍事作戰計劃所能比擬。華沙會談討價還價,意圖勒索,未能達到目的,中共中央乃於10月確定對金門「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決策,自找台階下台,10月6日宣佈停火一週,期滿又自動延長停火兩週,到了11月初宣佈「單打雙不打」,終於讓此轟轟烈烈的砲戰,漸漸的消沉下去。
此次戰役之後,1969年尼克森總統改變封鎖政策,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排除中華民國接納中共」案,1978年11月卡特政府宣佈與中共建交同時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撤軍、廢約」,1979年1月美國與中共簽訂《建交公報》,中共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停止砲轟金門。八二三砲戰才算正式結束。】
韓元輝稱八二三砲戰為《金門四十四天的台海戰役》,是否受到中共10月6日宣佈停火一週所誤導,不得而知,但很明顯是錯誤的,玆舉兩個事實為證:其一為駐大金門島的第619砲兵營第三連上尉副連長董玉玲,於11月1日砲戰中陣亡。另一為第619砲兵營於新年假期換防返回台灣時,換防部隊先遣人員到達陣地的第二天,12月31日遭遇到一場非常猛烈的砲擊,讓換防部隊先遣人員著實感受到砲戰的震撼,筆者交卸完任務,部隊移動到料羅灣上了船,出了外海才覺得可以安全離開。
蔡榮根〈不容青史盡成灰〉文中敘述:【羅德水先生爬梳了從1949年到1979年,長達30年的兩岸武裝對峙,北京藉由砲擊金門測試美國支持台灣的決心,美方一方面宣示支持台北,一方面又極力避免捲入戰爭,台北則是意圖將台海危機嵌進以美蘇為主軸的國際冷戰格局中。弔詭的是,對美方有關自金馬外島撤軍以換取北京停火的建議,毛澤東與蔣介石竟然一致表達反對。毛澤東甚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我已命令福建前線,逢雙日不打金門……使軍民同胞都得到充份供應,包括糧食、蔬菜、燃料與軍事裝備在內,以利你們長期固守。」這實在是一場匪夷所思的戰爭,荒謬的程度,戰史罕見。
北京無力犯台時,砲打金門又不希望我方從金門撤軍,目的就只為了能藉此向美國人宣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美台三方進行複雜的政治軍事攻防,但卻以金門為鬥爭的工具與秀場,金門人則成為無可奈何的祭品。台灣今日的處境,美中雙方繼續進行更複雜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鬥爭,中方對外島金門、馬祖砲擊,換成戰機對台灣本島繞島飛行,鬥爭工具則擴大為台澎金馬,2,300萬人同舟一命,如何避免被成為美中兩強相爭的祭品,端賴負責任的領導人發揮智慧。】
羅德水先生的觀點與韓元輝先生的記述相當一致,十分令人敬佩。但金門現在不用再擔心會成為鬥爭的秀場了,六十年前,北京無力犯台時,砲打金門,又不希望我方從金門撤軍,如今,中共的軍事能力增強,已從空中和海上,戰機戰艦直接對台灣本島繞島示威,金門的戰略戰術地位一落千丈,沒有再砲擊的價值了。
蔡榮根先生表示:「胡璉將軍以無償的兵力,為金門造林、修路、建學校,金門人也以現代恩主公傳頌感念他」。站在金門人的立場也許無可厚非,筆者身處不同立場,感慨萬千,提出另一方面的見解。
任何事有得益者,必有受損者。胡璉將軍不是「孫悟空」,憑空變化出「十萬大軍」無償為金門造林、修路、建學校,那些形同奴工的「十萬大軍」,金門人受益之餘,更應該感念才對,因為他們是被迫到金門島「無償」工作。
1949年胡璉部隊在大陸敗退時,大舉抓兵,成千上萬的家庭破裂,骨肉離散,有些被抓的兵未穿軍服走上古寧頭戰場(註一),陣亡者就地掩埋(註二),連喪葬費都省了,撫恤金就連提都不用提了;倖存者從此終老他鄉,許多人終生未能再見父母親一面。據了解,台灣現今仍有約5,000位孤單無依的老兵,分別住在16個「榮民之家」,他們的坎坷人生,豈只是「晚景淒涼」而已,難道不該關心留意一下嗎?
金門島公路系統,中央公路,環島北路,環島南路,三條公路幾乎平行,兩端與環島東路,環島西路銜接,構成環狀交通網,公路命名意義簡單明瞭。但不知道始自何時,出自何人,竟將中央公路改名為伯玉路,喪失了原來路名的重要意涵。那條公路1949年開闢時是黃土路面,後來加舖砂石,八二三砲戰前,據說是挪用戰備物資,改建成混凝土路面,有誰在乎因備戰不足而犧牲的官兵嗎?還有人記得八二三砲戰當天傍晚,三位金防部副司令官同時殉難的事嗎?
註一:趙域中將《艱苦過往盡在笑談中》古寧頭戰役60週年紀念參戰官兵口述歷史。
註二:古寧頭戰爭陣亡人數,國共雙方說法差異甚大,無姓名可查考。後來古寧頭一帶在清除地雷時,有挖到一些前人的無主墳墓,以及當時國軍及共軍的墳塚,於是將之合葬於紀念館前方的空地,並建立一座「萬聖祠」祭祀。
論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