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堅持不懈 公民社會致勝的終極武器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堅持不懈 公民社會致勝的終極武器

 2019-07-30 16:40
香港「連儂牆」(Lennon Wall,也有譯「藍儂牆」)是示威者抒發運動相關看法以及心情的主要地標。圖/鄭翔云拍攝
香港「連儂牆」(Lennon Wall,也有譯「藍儂牆」)是示威者抒發運動相關看法以及心情的主要地標。圖/鄭翔云拍攝

從非洲、中東到亞洲,近年來都曾經或正在上演公民社會與政府的對抗。學者認為,即使這些公民運動一時被打敗,但未來有一天會再捲土重來,或者以另外一個新的公民運動來取代。堅持不懈是公民社會的終極武器,政府難以徹底鎮壓。

公民力量微弱 難以對抗有組織的政權

近年來發生在阿拉伯世界的民主事件顯示,公民社會力量微弱,難以抗衡有組織的政權、特別是軍事政權。

公民社會的無力感並非阿拉伯國家的獨特現象。從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示威者遭中國政府暴力鎮壓,到現在正在進行抗爭的香港,公民社會運動都被控制軍隊的政權壓迫著。

專門研究中東和北非事務的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學者奧塔威(Marina Ottaway),最近在獨立新聞媒體「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發表「從香港到埃及:公民社會的終極力量」(From Hong Kong to Egypt: The ultimate power of civil society)評論文章,點出公民社會的脆弱。

現在遭無情鎮壓 長期來看是不同光景

但奧塔威也表示,還是有希望的。儘管短期來看,公民社會要戰勝有軍隊支持、建制良好的政府,機會渺茫。但如果從長遠來看,將是另一種情況。

堅持是公民社會的終極武器。遭到挫敗的公民運動最終還是可以重新集結,或是由後來的新運動延續。只要仍有不滿的人,悲苦又無處宣洩,公民社會就會一直是獨裁政權的背後芒刺。

自1989年以來,中國政府毫不留情的鎮壓任何形式的異議。每年到了六四事件週年,更是上緊發條,嚴禁一切紀念活動。

和中國一樣,埃及政府也竭盡所能的鎮壓所有異議,但至今仍擔心2011年的開羅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示威事件會重演。2014年6月8日、軍事將領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就任總統的當天晚上,埃及政府特別允許支持者在解放廣場集會,但隨即就以裝甲車包圍廣場,阻斷通路,只允許少數人留在廣場週邊。

香港市民意志堅定 港府擔心失控

目前在阿爾及利亞、蘇丹、香港正在上演的公民社會與政府的對峙,正足以解釋為何政府如此害怕公民社會。這些事件顯示,即使公民社會無法在直接對抗中獲勝,但政府也無法將其完全殲滅。

數星期以來,香港居民持續抗議允許把香港居民送交中國審判的法案。他們擔心中國承諾的「一國兩制」正在被侵蝕。

龐大的香港民眾上街表達訴求,是自1989年天安門屠殺以來的最大規模示威。香港政府從一開始的視而不見,到後來宣布暫停修法,甚至道歉。但示威者則持續要求香港行政長官(特首)林鄭月娥必須下台。

危機在7月1日升級,當時部份示威者的行動轉為暴力,衝入立法會。港府動用武力很快恢復秩序,但至今仍擔心公民社會的力量將會失控。

都不讓步 蘇丹阿爾及利亞僵持中

在非洲的蘇丹和阿爾及利亞抗爭已持續數個月,軍事政府至今仍無法屈服公民社會的意志。

蘇丹的示威在去年12月爆發,從原本的抗議糧食價格上漲,很快演變成要求軍方支持的巴席爾(Omar al-Bashir)總統政權下台。巴席爾提出改革計畫試圖平息眾怒,但未成功。軍方於是在4月11日罷黜巴席爾。情勢後來演變成軍方統治者與抗議者聯盟對於成立新文人政府的爭議。公民社會要求扮演更重要角色,但軍方拒絕,談判陷入僵局。

或許這場抗爭最不尋常的地方是,儘管在6月初的鎮壓曾造成數十人喪生,但截至目前,軍方還算是相當克制,並未全面使用武力。

至於在阿爾及利亞,2月爆發的和平示威,成功阻止了年邁多病的長期統治者包特夫里卡(Abdelaziz Bouteflika)尋求第五個總統任期。不過和蘇丹一樣,阿爾及利亞也陷入僵局。軍方堅持政權移轉必須依循憲法規定,但示威者則要求做更大幅度的基本變革。儘管同意延後選舉,但軍方至今並未讓步,示威者也一樣寸步不讓。

公民社會永遠在 極權政府戒慎恐懼

奧塔威在文章中指出,無論多少人被殺害,多少組織被解散,公民社會永遠存在。

在所有的案例中,動用暴力的確都可以使示威很快結束,就如同中國在1989年天安門廣場的鎮壓一樣,因為公民社會沒有能力對抗坦克。

但政府的權力有其極限,公民社會卻永遠在那裡,這正是公民社會的終極力量,也是獨裁政府必須真正害怕的原因。

(本文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