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殺人事件,全世界各地多少發生過;四十年前開始盛行的恐怖攻擊,常為了某些政治上的動機,隨意殺害非相關的他人,以期達成爭取大眾注意或訴求之目的。
不過在捷運板南線上,新北市長朱立倫口中「最嚴重的瘋狂砍殺事件」,這名大二學生卻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酒測值0.04,甚至不及一口啤酒,難謂酒後失去理智,而他個人除了曾嗆「要做件大事」,也沒有任何生活上的重大困難,何以年紀輕輕,有什麼重大動機,要拿無辜陌生人的生命當兒戲?
但無論如何,媒體在處理這類事件時,有許多要注意的細節,至少目前看到的問題,一是要極力避免在兇嫌的身分上任意貼標籤,二則是要非常注意播出/刊出的畫面,以免發生「模仿效應」。
從已經曝光的新聞內容來看,部分媒體集中報導加害者是國防大學「退學生」、東海大學「轉學生」的身分。這種標籤不像「女性」、「原住民」、「外國人」之類的字眼,在寫稿時不太容易留意到會有什麼問題,但貼標籤的邏輯是與上述名詞完全一致的。
而「模仿效應」(copycat effect),就比較容易理解。
模仿效應在學理上的機轉大約有二類:一是經由視覺,習得以往不曾學習過的動作。二是模仿者從範例中看到榜樣受到獎勵,因而產生模仿的心理動力。copycat effect最常被描述的,是在新聞/戲劇中看到被大篇幅報導/描述的自殺情節,而模仿自殺的行為。
如果讀者記憶不差,三年前的5月10、11日,台北捷運接連發生了三起跳軌自殺事件。10日上午七時許,一名婦人在府中站,趁捷運進站時穿過擁擠人群縱身一跳,捷運站錄下這個畫面,當天不斷在電視上重播,下午就有另名久病厭世的女子,在捷運永春站重演同一個畫面,跳軌自殺。
隔天下午,台北市長郝龍斌到捷運站慰勞辛苦的值班人員,並對媒體發表談話,希望大家不要報導跳軌自殺的細節,不料一個小時後,又有另一名女子在台大醫院站跳軌,讓工作人員人仰馬翻。
自殺當然會模仿。想想二十年前,哪有人燒炭自殺?而如今連大賣場賣出木炭,都還要在外包裝寫上警語,甚至還得將木炭收起來,有顧客詢問時,再觀察消費者有無輕生跡象。
除了自殺容易被模仿,任何描述能讓人誤以為可以「素人出名」的犯罪行為,恐怕都會被某些特定民眾,視媒體報導為獎勵而效仿,都是新聞從業人員要注意避免的重點。
當電影《蝙蝠俠3:黑暗騎士》熱映時,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名男子就攜帶大批槍械,到電影院裡大開殺戒,共造成12人死亡的悲劇。據他供述,就是模仿電影中的大反派「小丑」濫殺無辜的華麗情節。拜媒體科技進步之賜,1980年代從電視上看到所謂恐怖主義,是在飛機上安裝炸彈。1994年起,一度在日本等地「流行」沙林毒氣。
在新聞自由的大旗之下,媒體來「要」監視器畫面,捷運公司大概很難斗膽拒絕。
毫無新意地,這則新聞「生產線」,只能由媒體自律來要求了。但看到電視不斷重播捷運車廂內男子渾身是血的身影,不禁讓人擔心,新聞自律的把關,恐怕也是聊備一格。
這些畫面夠驚悚、夠血腥,當然是刺激收視率的特效藥,但媒體能不能冷靜再想想,這些影音播出後,會不會引起他人模仿?拍攝、剪接、播出這些畫面的媒體工作者,會不會成了這些恐怖襲擊的幫兇,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