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戰勝命運的樂章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戰勝命運的樂章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2015-07-05 06:30
「樂聖」貝多芬素描(台裔旅美插畫家 iR詹雅茵 繪圖)
「樂聖」貝多芬素描(台裔旅美插畫家 iR詹雅茵 繪圖)

政論家林保華與夫人楊月清是社運界知名的人物,在中、港、台、美國不但評論政治和時局,街頭運動也幾乎無役不與,是真正心到、口到,手到、腳到,深愛台灣的行動派人士。

筆者十分敬愛他們,知道他們對藝文一向有素養尤其熱愛古典樂,長期把無線電頻道設定在愛樂電台。但有一次保華兄感嘆說:「一邊寫著文章批判狗屁倒灶的貪腐和獨裁者,一邊聽著人性至善和唯美的古典樂,會不會精神分裂呀!」我大笑之餘,仗著與他夫妻倆相熟又知心,建議他說:「寫政論時請聽貝多芬!」

貝多芬是一位能超越一切苦難的天才,他的音樂讓人感到意志堅定而充滿希望;即使是黯淡憂傷的樂段,也透露出永不放棄的信心。他晚年最後一首創作-----第九號交響曲,更是一首登峰造極之作。1824年首演直到今天,全世界不計其數的城市在跨年慶典演奏它,為慶祝重大成就、撫慰災變中受創的心靈,都以演奏此曲作為主題。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代表了人們將苦難昇華、從絕望的谷底重生的渴望,成為跨越國界、地域、種族,音樂史上屹立不搖的金字塔。

這首交響曲的第四樂章,貝多芬以席勒的詩《快樂頌》入樂:

歡唱吧!
神的旨意賜予璀璨的火花。
讓我們一起奔向光明的殿堂,領受神的奇異恩典。
在仁慈光明的羽翼之下,全人類都成兄弟! 

1792年,22歲的貝多芬第一次讀到那祈求全人類自由與幸福的詩篇,就深深為之感動!席勒的詩,在貝多芬的心裡迴盪了許多年:從年少初識,在23歲、24歲、41歲、47歲的作曲草稿上都出現過此曲的片段和構思,直到54歲,他才終於完成這首包含獨唱、合唱和管弦樂的大創作《d小調 第九號交響曲「合唱」op.125》。

而相距於前一首第八號交響曲的完成,足足有十一年之久!這其間貝多芬個人經歷了人間最大的痛苦和磨難;歐洲也正處於一個空前狂飆的年代:法國發生平民對抗貴族的大革命、英國發展出以機器替代手工的產業革命;而在文藝發達的德國和奧地利,則以文學與藝術的提升和創作做為社會改革的動力。貝多芬所開啟的音樂史上「浪漫主義樂派」就是給予這個大變動時代,一個最有力的呼應!

《快樂頌》大合唱在第四樂章。前面三個樂章的舖陳彷彿專為第四樂章預作準備,宣告了第四樂章的形式和規模,令人引頸期待。

第四樂章由管弦樂狂風掠境般的序奏開始,戰鬥氣息的銅管樂器和定音鼓聲步步逼近,卻遭到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否決─「不!」(貝多芬在總譜上如此註明)。當威脅再一次逼近,弦樂器再予以否定。此時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的主題微弱的出現,又被毫不留情的回絕了。直到第三樂章憧憬愛情的主題如歌般的奏出,低音部不再粗暴以對,只是溫和的偋拒。

這段極富戲劇張力的序奏慢慢轉調,男中音豪邁的唱出:「噢!朋友,不是這樣的聲音,讓我們唱更雄偉奔放的歌吧!」音樂正式的邁入席勒的《快樂頌》。

這首交響樂在維也納首演時,貝多芬已經全聾,他看著總譜、諦聽他自己心底的吶喊,渾然不覺全場聽眾的鼓掌喝采,直到女低音歌者走到他面前協助他轉身面對群眾,他才知道自己的作品獲致這樣大的成功。當然貝多芬在他有生之年一定也不曾料到,被讚美稱頌為「樂聖」的他,所作的音樂撫慰了後世多少受苦受難的心靈。

《快樂頌》的主旋律其實只有五個音─Do、Re、Mi、Fa、Sol,節奏也是很單純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只有超凡的天才才能以最純樸的曲調成就最偉大的樂章。當代在歐洲聲名如日中天的歌劇改革者---華格納曾經如此讚嘆:「這首旋律純真、聖潔一如嬰兒,是所有藝術中最高度的純潔,但他的精神直迫人心,使不潔的靈魂感到顫慄!」

筆者願以華格納的名言與林保華和楊月清共勉:「以赤忱愛台灣的心,照見腐敗、自私、居心不良的政客,令他們無所遁形!」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