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看天下】「韓粉」不是一天造成的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看天下】「韓粉」不是一天造成的

 2020-01-19 11:47
單憑政客的領袖魅力,無法掀起一片天,媒體網路,仍然是最重要的工具,不只是假訊息的傳達而已,包裝一位政客所需要技巧語言,現代媒體扮演了重要角色。圖/高雄市政府(資料照)
單憑政客的領袖魅力,無法掀起一片天,媒體網路,仍然是最重要的工具,不只是假訊息的傳達而已,包裝一位政客所需要技巧語言,現代媒體扮演了重要角色。圖/高雄市政府(資料照)

大選過後,我曾經在專欄中說過,這一次大選的「韓粉現象」,可以做為大學政治、社會學系的一個很好的研究課題,因為,這個現象延續的民粹動能時間超過一年,甚至在選後,社會上還是無法平靜,只要出現檢討老韓的聲音,就會被認為是惡意攻擊,影響了幾百萬人,很多家庭也因為意見相左,而被撕裂,波及朋友團體,同學聚會,以及不同族群,社會上的對立衝突還在進行中,可以說是過去台灣的選舉中,少見的災難。

選後一周,老韓終於在自己的「臉書」發表一篇感言,希望大家放下對立,尤其是很多家庭失和,讓他感到痛心,但是,感言後面多了一句話:任何人被冠上「無腦韓粉」一定很生氣,意思就是先有社會貼標籤,才有失控韓粉,這句話並不公允,回憶2018年到現在,韓粉製造的社會風暴,因果關係卻是相反的,事實上,是先有韓粉的失控行為,才有社會的警覺,例如作家黃光芹事件,這件事本來只是老韓與黃光芹兩者之間的版稅糾紛,理應由兩人自己解決,但是,韓粉們護主心切,越過分寸,亂入這個事件,以網路霸凌黃光芹家庭,終於揭開了「韓粉出征,寸草不生」的故事,於是越來越多的霸凌事件,陸續發生,甚至在小吃店罵人,捷運車上唱歌,種種脫序行為,越來越多,稍有對老韓批評者,同樣被霸凌,但是,作為被保護的政治人物,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出面制止,只是以「假韓粉」輕鬆略過,難免給人縱容的感覺。

韓粉組成複雜 幕後操控者來自境外

韓粉的組成,本身相當複雜,2018年有幾百個粉絲專頁,聚集韓粉,替老韓製造網路聲量,而幕後操控者卻來自境外,我曾經和一位支持老韓的退休朋友談話,他因為年金被砍了一萬多,內心氣憤,也成為韓粉一員,動員造勢無役不與,自付車資,自帶乾糧,他支持老韓的原因很簡單,相信老韓當選,被砍的年金會恢復,我告訴他,就算真的是老韓當選,要實現選前的諾言,你的期待也無法成功,除非國會過半,就算真的過半了,想要在國會翻案,也不容易,因為國民黨內仍然有不少支持年金改革的立委,但是,這位老兄堅信「只要老韓上任,就有辦法」,最後,雙方就是無法理性溝通,美國社會學家強納森海德特說:「當個人的主觀價值和客觀事實衝突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捍衛自己的主觀價值,而不是接受客觀事實」。

因為人性中固執己見,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變成無法溝通,就算溝通,也失去目標,當我們以得到勝利,作為溝通會談的前提,而不是相互理解,最後的下場就是雙方言不及義,不歡而散,彼此失去朋友,家庭夫妻失和,父子反目,都因此而來。

韓粉的另一種組成,來自社會底層的失意者,這些人通常相信政治掌權者權力最大,甚至只要掌權者願意,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當老韓喊出發大財,人進,貨出,甚至批評高雄又老又窮,立即獲得這些群體的迴響,有時候,理性一點的人認為,立即發大財根本是天方夜談,但是,擁有夢想,屬於人的權利,最悲哀的是,當夢想破滅時,這批人也不願意面對。

打造救世主 媒體俘虜成鋼鐵韓粉

2016年,美國總統川普的選舉,被視為民粹運動範本,川普選舉團隊針對美國底層生活者和最憤世嫉俗一群,提出口號,很快打動人心,成為「救世主」,最後在低迷的民調中,反敗為勝,老韓在2018年的地方選舉,也有川普的影子,一位遠離政壇17年的政客,打敗政治世家,也讓人跌破眼鏡,但是,單憑政客的領袖魅力,無法掀起一片天,媒體網路,仍然是最重要的工具,不只是假訊息的傳達而已,包裝一位政客所需要技巧語言,現代媒體扮演了重要角色。

過去,很多媒體都標榜平衡報導,客觀,公正,但是,事實上卻未必,從2018年以來,特定媒體把老韓包裝為最同情庶民的政客,利用各種荒唐的手法造神,傳播固定訊息給特定選民收看,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教授湯姆尼可斯說:「現代社會的人會去看電視,根本不是為了吸取更多知識,而是在同溫層取暖,驗證自己的想法正確」,所以,有一批人很快被這種媒體俘虜,最後變成鋼鐵韓粉,成為被動員的棋子,尼可斯說:「如果你不想被利用,變成笨蛋,就好像生活中不可以每天吃肉,你必須均衡飲食,偶而收看其他電視台,就好像精神食糧,也需要均衡一樣」。

2020年大選,比較不受到傳統電視影響的年輕人,他們從網路中吸取更多元訊息,也更快釐清真相或虛假,成為挽救台灣社會的一群,卻換來父母的不理解,這個現象顯示了台灣社會認知的分歧,無知和偏見,其實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以無知和偏見為榮。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