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轉會今(17)日召開記者會,針對中正紀念堂未來要如何轉型提出五大建議,其中包含解除現存地景的威權性格,重新改寫園區內各種威權象徵意涵,因此應規劃撤出三軍儀隊。
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表示,促轉會自揭牌以來就針對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積極關注,前後歷經共16次會議,最後提出五項建議。她強調,第一項為「解除現存地景之威權性格」,中正紀念堂景觀以建構黨國史觀與偉人崇拜為目的,大量運用帝王宮殿陵寢的空間語彙。促轉會建議,應以公共性、開放性為標準,重新改寫園區內各種威權象徵意涵,讓園區的詮釋權、使用權能回歸公民社會。
楊翠指出,第二為「銘記從威權統治到挑戰威權的歷史軌跡」,中正紀念堂現址曾為殖民時代軍營、威權統治時期陸軍司令部,同時也是解嚴後民間自發的政治抗議與社會運動集結地點,也許可標示、保存或復原百年來國家暴力與民主追求的種種軌跡,「而非完全抹除」。
楊翠談及,中正紀念堂轉型後,第三要「推動人權、民主、法治相關調查研究與普及公民教育」,未來主管機關可承擔或協助相關研究與教育,從事國內外威權政治比較、各領域人權史料保存。
第四項則為「規劃能夠有效履行前述原則所列舉職能的機關」,楊翠表示,因轉型正義旨在維護基本人權,如有需要可規畫獨立機構或第三部門組織,由民間人士參與運作,接受各方監督。
楊翠也說,第五項為「轉型與修法過程中,應有回應轉型正義工作的過渡措施」,中正紀念堂現為民眾日常生活休憩空間與知名觀光景點,為促進社會溝通並彰顯人權與民主價值,未來「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相關法制作業期間,應規劃撤出三軍儀隊,舉辦民主與人權相關常設展。
楊翠提及,五項原則是建議案,文化部目前尚未提出具體細節方案,促轉會僅提出大方向,並以此回應社會改革期待。她認為,中正紀念堂是一個大文本,對於是否拆除迴廊有一些討論,這當中有很大空間可論述,來打散威權象徵。
針對三軍儀隊退出中正紀念堂時程,楊翠指出,有對三軍儀隊部分規劃第三次會議,將與文化部進行細部討論後決定,另外也會與國防部進行溝通,以求嚴謹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