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的愛台派:甘迺迪與馬侃皆死於腦癌
2009年美國民主黨最資深,最支持台灣的民主黨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因腦瘤而去逝了,他的去世舉國同悲;2018年8月25日美國共和黨最資深,最支持台灣的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馬侃也因腦瘤而去世了,享年81歲,他的去世也是舉國同悲,他們兩人雖然屬於不同的政黨,卻是稱兄道弟的好朋友,甘迺迪曾經在八O年代,為台灣爭取到每年二萬移民配額,在《高雄事件》發生之後,為台灣政治受難者仗義執言,可以說是台灣人民的忠實盟友;約翰.馬侃也在2016年率領七位參議員,親自帶隊來台北參加蔡英文的總統就職典禮,可見他是非常重視台灣民主化的成果,也是台灣人民最忠實的支持者,因此他們兩人的先後去世,不但是美國人民的損失,也是台灣人精神支柱的失落,甘迺迪和馬侃最後都沒有實現他們的總統夢,但是他們的去逝,受美國人民的懷念與哀思,甚至超越過某些美國總統。
美國海軍世家、越戰英雄人物
在美國政壇能夠被稱為英雄的人物愈來愈少,而約翰.馬侃可能是美國國會殿堂中,最後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誠實、正直、以及為國犧牲奉獻為榮的精神,正是美國精神之所以偉大的原因,而約翰.馬侃正是優秀美國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出身於海軍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四星級海軍上將,他們一家人都有隨時準備為國犧牲的軍人精神,1936年8月29日他生於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區域一個名為可可索羅(Coco Solo)的美國海軍基地,雖然他出生美國境外,但因雙親都是美國公民,因此出生時就是美國公民,因此2008年馬侃才有資格參選美國總統,否則在外國出生的美國人,是沒有資格參選美國總統。他的祖父曾在1945年的《沖繩島戰役》中指揮海軍飛行隊,因為戰功彪炳,美國海軍有一艘驅逐艦,以他祖父之名命名為《USS John S.McCain》。
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擊夏威夷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時,那時五歲的馬侃,正在康乃狄克州小鎮《新倫敦》的家園玩,當時父親的所屬潛水艇駐所夏威夷,他父親被一位海軍軍官接走之後,他有四年之久,再也沒有見過父親回家跟他玩。小時候都是靠現年106歲的堅強的母親在扶持他,因為小時候經常搬家,他很少有固定的朋友,但是卻不斷有機會交到新朋友,他個性很急,喜歡開玩笑,與人為善,也喜歡社交生活,後來搬到維吉尼亞州的亞歷山德里亞的聖公會中學(Epicopal High School)畢業,成績平平,因為祖父和父親都是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獲得他們的尊敬是他一生的目標,因此在1954年他也進入美國海軍官校(祖父和父親的母校),根據他母親的說法,他在念海軍官校時,喜歡製造一些小麻煩,但不是壞學生,1958年他終於畢業了,成績是倒數第五名,畢業後馬上加入美國海軍,跟他祖父一樣,他也成為海軍戰鬥機的飛行員,1967年他被調派到越南美國海軍軍艦《USSForrestal Fire》號,1967年10月26日,他的戰鬥機在執行第24次河內轟炸任務時,被北越共軍擊落,他受到重傷,並被北越俘擄,當北越政府得悉他父親是美國海軍太平洋地區的四星上將時,越共非常高興,並且允許一位法國記者到醫院去訪問馬侃,那時他的骨頭斷了,剛剛才弄好,他非常痛,但醫院連阿斯匹林止痛藥都沒有,馬侃忍痛地告訴這位記者說:「我飛行在河內市上空,我在執行轟炸任務時,我被一顆飛彈或高射炮擊中了,於是我被彈出,我的手腳都斷了,最後我的降落傘掉進一個湖,然後我被一些北越人捉到,並送到醫院來,那時我差一點死掉,現在我最想做的事,是告訴我太太,我將會逐漸康復,而我也愛她,也希望不久就能見到她。」
那是一個神奇的片刻,這段法國記者的訪問後,馬侃被北越修理得很慘,因為他在訪問中,沒有對北越當局表達感激之情。本來北越當局因為馬侃是四星上將之子,有意早一點釋放他回美國,但是他堅持跟他同時被擊落的伙伴一起釋放,最後他整整被關在惡名昭彰的「河內希爾頓」五年半,長期的拘留也造成永久創傷,但也使他成為全國的知名人物。最後才在1973年獲釋返國。回到美國後,他重返崗位,成為海軍VA-174「地獄剃刀」飛行中隊的指揮官,駐紮在東海岸,1976年他成為美國海軍在參議院的聯絡官,這可能是他日後成為參議員的原因。最後在1981年以上校軍階自海軍退伍,在23年的軍事生涯中,他總共取得一枚銀星獎章、一枚銅星獎章、一枚功勳勳章、一枚紫心勳章、以及一枚飛行十字勳章,雖然沒有像他的父、祖輩升到四星上將,但也算是一位戰功彪炳的英雄人物。
馬侃的婚姻與家庭
1965年馬侃與一位來自費城的女模特兒卡羅.西普結婚,卡羅與前夫有二個男孩(Doug and Andy),同時也與馬侃生了一個女兒叫雪梨,她曾經在雷根總統時代,擔任過六年白宮參觀訪客主任(1981-1986),後來卡羅車禍,身體受傷期間,馬侃曾自責說:「這是我一生中道德最墜落的時期。」他不斷有外遇,1979年他終於邂逅他一生的真愛,也就是他的第二任夫人辛蒂。馬侃在1980年4月2日正式與卡羅離婚,這時馬侃懺悔道:「我的婚姻之所以失敗,不能歸咎於越戰,而是我自己的自私行為和性格上的不成熟,錯誤完全在我這邊,與越戰完全無關。」但是離婚後,他們變成朋友,他們的三個孩子,馬侃也視如己出地照顧,卡羅後來接受記者訪問時說:「我們雖然離婚,仍然是朋友,我仍然從心底裡愛他。」
馬侃隨即跟年輕18歲的辛蒂結婚,算是找到他一生中的真愛,她不但是賢妻良母,也是心靈的伴侶,而且又是啤酒大王的女兒,在他們38年的婚姻中,生了二男一女,長男傑克(Jack)也畢業海軍官校,女兒梅根畢業哥倫比亞大學,目前是電視節目主持人,在馬侃葬禮中,替爸爸的英雄形象打抱不平,暗諷川普,贏得掌聲的就是她,另外他們夫婦還在印度泰蕾莎修女的孤兒院領養了一位孟加拉女孩,因此馬侃擁有七個子女的大家庭,加上幸福美滿的姻婚,馬侃認為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馬侃多采多姿的政治生涯
馬侃在1981年退伍,並且與辛蒂.亨絲莉結婚之後,他結束整天漂泊流浪的生活,在太太的家鄉亞利桑納州的鳳凰城安頓下來,起先他在岳父經營的「百威啤酒」代理分銷公司上班,由於他的人緣很好,開始得到當地商業團體的政治支持,而當亞利桑納州任職最久的共和黨眾議員約翰·雅各. 羅德(John Jacob Rhodes)宣布退休時,馬侃立即抓住機會,宣布角逐以共和黨籍參選1982年的眾議員選舉,由於他的英雄形象、為人熱誠、加上太太家族的聲勢,他順利當選眾議員,因為表現傑出,為民喉舌,1984年順利連任。在1986年,美國共和黨保守派參議員貝利·高華德(Barry Goldwater)也宣布退休,馬侃又再度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成功地在高華德的支持下,當選為1986年亞利桑納州的參議員,正如民主黨自由派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在麻州的聲望,馬侃在保守派的大本營亞利桑納州也六度當選參議員,他們二人雖然不同黨,卻建立了跨黨派的深厚友誼,而且都是非常「友台」的參議員,雖然基本上馬侃百分之七十是投票支持共和黨的路線,但是在不少重大議題上例如「全球暖化」、「歐巴馬健保」等,常常跨黨派投民主黨的票。
2000年參加共和黨初選,被小布希擊敗
在1997年,《時代雜誌》將馬侃列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25位之一」,1999年出版他的回憶錄《將門虎子》(Faith of My Fathers)成為當年的暢銷書,同時也促漲了他競選總統的聲勢,馬侃起先跳過愛荷華州的共和黨初選,直接挑戰新罕布夏州的初選,那時他到新州200多個鄉鎮,做十分鐘《競選改革議題》的演講,並回答每一個聽眾的問題,親切地與選民面對面互動,試圖以這種「零售政治」的宣傳方式戰勝布希的家族名聲,最後他以49對30的選舉人票贏得新州初選,瞬間成為當時知名人物。可惜後來因為批評基督教福音教派的牧師Pat Robertson 和Jerry Falwell,導致他在南卡羅來納州被布希擊敗,因此雖然後來他又贏了:麻薩諸塞州、羅德島州、康乃迪克州、佛蒙特州和密西根州等州,但因南部福音教派勢力比較大的州,都被布希贏了,加上布希陣營的抹黑高手卡爾.洛夫(Karl Rove),謠傳馬侃與黑人婦女有混血私生女;事實上就是指馬侃夫婦領養的孟加拉養女,最後馬侃被布希打敗,初選結束後,馬侃與布希言歸於好,支持布希,才有可能讓布希以271選舉人票險勝民主黨的高爾266選舉人票,但是總普選票,高爾反而贏布希五十四萬票,如果發生在其他國家,很可能會引發一場選舉暴動,最後由最高法院出面解決選舉紛爭,而高爾也很有風度地接受了。
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馬侃支持布希連任
馬侃在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一直公開支持布希連任,自從2001年911襲擊事件以來,他經常讚美布希在反恐戰爭中的領導能力並堅定支持布希;而200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麻州參議員約翰.凱利(John Kelly),有意跨黨派邀請約翰.馬侃做他的競選搭檔,因為他們在參院是老友兼同僚,但因馬侃在選戰中,一直站在布希陣營這邊,他不願做共和黨的反叛者。但是在「快艇老兵事件」中,他對民主黨老友凱利說話了,他說對凱利的服役紀錄的攻擊是「不誠實而且可恥的」。結果2004年總統大選布希贏了民主黨凱利三百萬票,選舉人票是286對251,這次選舉毫無爭議地和平落幕。
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馬侃被歐巴馬擊敗
2007年2月28日71歲老當益壯的馬侃,宣布角逐2008年美國總統職位,他曾經在2000年時,征服他身上的皮膚癌,他宣稱他的健康狀況非常良好,如果他真的當選,他的年齡將超過1980年69歲高齡就任總統的雷根,事實上雷根總統正是麥根崇拜的偶像之一,2008年的選舉中,馬侃佔有很多優勢:他是越戰英雄、全國知名的政治人物、廣泛的募款能力、對中間選民的巨大感召力、他對民主黨選民也有一定吸引力、並曾發起許多主要的「遊說案」和「競選資金改革法案」,不過在2006年12月,馬侃推行一項「停止在線上剝削我們孩子」法案,這法案影響大量的社交網站,得罪不少網友,對馬侃2008年的總統選舉有負面影響。
馬侃在2008的共和黨黨內初選,一路領先群雄,到了超級星期二中大獲全勝,於是2008年2月5日他最強的對手羅姆尼宣布退出角逐,3月4日在《迷你星期二》後,選票人數居第二名的麥克·赫卡比也宣布退選,確定由馬侃代表共和黨競選2008年美國總統,這時美國總統布希正式表態支持馬侃,布希也在白宮接見了馬侃夫婦,並相信馬侃會取得總統大選的勝利, 但是最後2008年11月4日,馬侃被年輕充滿活力、異軍突起、口才一流的46歲黑人參議員歐巴馬擊敗,(普選票46%對53%,選舉人票173對365)馬侃無緣入主白宮,因為美國第一次選出了黑人當白宮的主人,馬丁·路德.金恩的《我有一個夢》終於獲得部分實現。
馬侃之輸給歐巴馬,非戰之罪,最大的原因是(1)布希總統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美國人瞭解真相後,覺得這是不義之戰,應該早日結束。而歐巴馬剛好站在反戰這邊。(2)馬侃選錯了競選伙伴:他選莎拉.佩林做共和黨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候選人,這位阿拉斯加州長,沒有全國性的經驗與聲望,而且後來成為極右派茶黨的代言人。(3)布希總統把柯林頓總統累積的政府財富,經過富人減稅,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虧空國庫,二房貸問題,引發經濟蕭條,馬侃自然而然變成布希的代罪羔羊。當時的民調,民主黨受美國人信任度,高於共和黨20%,而馬侃與歐巴馬的聲望二人不相上下,2008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是近年來,最和平、最平靜的一次君子之爭,在一次馬侃的造勢大會中,有一位女性支持者對馬侃說:「歐巴馬是阿拉伯人,是一位無法信任的可怕人物。」馬侃反而替歐巴馬說話:「不,女士,歐巴馬是我的參院同事,他是一位正派的人,愛家的男人,是一位美國公民,只是我與他在基本政見上有所歧異,這就是這場選戰的本質。」競選失敗後,馬侃馬上祝福歐巴馬,並表示願意儘可能不分黨派,支持歐巴馬的合理的政策。
2008年大選後的馬侃
總統大選輸給歐巴馬後,馬侃回去他工作了22年的參院老家工作,他一改過去的溫和保守派立場,在國防外交上採取強硬的保守派路線,他雖然一直批評歐巴馬政府在外交方面的軟弱,但是在社會議題上,例如「歐記健保」、「幹細胞研究」、「全球暖化問題」,他反而支持民主黨人的路線,2010年及2016年,他又成功連任參議員,他雖然出身海軍官校,但是他的人文素養相當不錯,寫了好幾本暢銷書:例如《Worth the Fighting For》(2002)、《Why Courage Matters》(2004)、《Character Is Destiny》(2005)、《Hard Call》(2007)、《The Restless Wave》(2018),最後一本是他的自傳,把他多采多姿出生入死波瀾壯闊的人生,生動地與國人分享。
歐巴馬在八年總統任內,非常尊重馬侃正直忠誠的建言,雖然偶而有爭議,而馬侃也在內政大議題上,跨黨派地支持歐巴馬,使歐巴馬內心裡,把馬侃看成是自家人。相反的,馬侃與共和黨的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川普一直關係不睦,雖然同屬共和黨,川普卻不把這位共和黨元老當作自家人,川普早在2015年參選不久便反諷道,認為馬侃不是真正的戰爭英雄,因為他在越戰期間曾淪為越共的戰俘,川普說:「那些沒有被俘的,才算是英雄。」當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把馬侃視為「越戰英雄」之際,川普這個年輕時,沒有當過兵的人,事實上是最沒有資格批評為越戰受苦的馬侃。如果美國年輕人都沒有人肯去當兵,美國還有可能變成偉大的國家嗎?而馬侃也反對川普的「移民政策」和「右翼民粹主義政策」,同時馬侃也反對川普主張改善和俄羅斯的外交關係,對川普美國總統在俄羅斯普亭面前示弱的行為,馬侃更是不恥。因此馬侃和布希前總統一些重量級的共和黨政治人物,都沒有出席共和黨在2016年7月舉行的川普提名大會,10月因為川普有歧視和侮辱女性的言論,馬侃生平首次宣布不支持共和黨提名人川普,11月初川普險勝成為美國總統後,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沒有明顯改善。
2017年1月20日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馬侃投票支持川普提名的大部份政府部長人選,唯獨反對川普提名的中央情報局長吉娜.哈斯佩爾,因為她有虐待外國戰俘的記錄。當時是2017年7月,馬侃已被醫生確診腦癌(Glioblastoma),白宮聯絡室特別助理凱利·沙德勒,在一次內部會議中,對馬侃的反對表示:「沒有關係,反正他快死了!」此言論遭美國各界批評,事後白宮拒絕道歉,川普也拒絕回應。馬侃尤其反對川普與俄羅斯普亭的過份親密關係,在他這位愛國反共的志士眼中,簡直是背叛美國的行為。
馬侃親自精心安排他自己的葬禮
在2017年7月當馬侃入院進行左眼清除淤血手術時,發現他有腦瘤病灶,最後確定罹患「惡性腦癌」(膠質母細胞瘤),當他獲悉他得了「惡性腦癌」的不治之症後,他馬上跟他的親信幕僚,精心策劃他的四天,舉國上下都在關心的葬禮,而且更令人感動的是,他腦部開刀後不久,傷口尚未拆線,他就馬上忍痛從鳳凰城飛到國會大廈參議院,投下關鍵性的一票,那天是2017年7月28日,馬侃和另外二位有良心的共和黨女參議員柯林斯與穆考斯基,投下反對川普廢除「歐巴馬健保」的法案,加上民主黨的48票,最終以51票對49票,阻止了川普想廢掉「歐巴馬健保」的企圖,如果讓川普的提案通過,將會有1600萬美國人失去保險,每年保費會上漲20%,馬侃在表決投票時,成為全場的焦點,當時他剛動完腦癌手術的傷口仍在,因此當他投下反對川普提案的那一刻,引起民主黨參議員群起鼓掌叫好,事後,馬侃推文表示:「我這一票給予參議院重新來過的機會,我鼓勵我的同事們不分黨派,能夠信任對方,停止政治惡鬥,把人民的健保需求放在優先位置,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做到。」
當然馬侃不是為民主黨而投下這神聖的一票,而是為了同情那將會失去健保的1600萬人民而投。此後,他回來亞利桑納州養病,撰寫回憶錄,很少出現在公開場合,最近一年,他仍然關心美國政治,他表達支持川普稅改,但強烈反對川普排外的移民政策、孤立主義、並擔心俄國滲透美國,影響美國的民主體制。
馬侃終身以捍衛美國的光榮傳統為使命,在他的人生日暮西山之時,也不忘對美國人民做最後的忠告,2018年5月他出版了他的最後一本回憶錄《波濤洶湧》(The Restless Wave),他在此書中,給美國人民留下了下面一段話:「在我離開人世之前,我希望看到我們的政治開始回歸到這樣的目標與實踐,亦即讓我們國家的歷史,有別於其他國家歷史。我希望看見,我們能夠重新發現,我們的相似之處多於相異之處。」另外一個遺願,或許就是他對於自己人生典範的最後交代:馬侃清楚表達他不願意川普出席自己的葬禮。2018年8月24日,馬侃家人宣布,他將停止治療,終於在8月25日他告別了親人和摯愛的美國。他在生前就交待,他葬禮要二位由政敵變成朋友的布希和歐巴馬致詞,八年前有一面之緣的歌后「Renee Fleming」唱《Danny Boy》,要他女兒梅根代表家屬致詞,最後他不要葬在他的祖父與父親的「阿靈頓國家公墓」,而想和四年前去逝的海軍官校的同窗摯友四星上將拉森一起葬在母校墓園。在美國海軍官校就讀時,拉森成績遠勝於馬侃,馬侃常請教拉森,表示他即使去逝後,仍然要請教好友。他們之間的友誼令人感動。
空前盛大的葬禮,表現美國人的英雄崇拜
馬侃的四天葬禮,是他生前一手規劃,如同打選戰般的精準,到最後一刻都讓大家表達川普領導美國方向的異議,這一連串紀念活動,由8月29日在亞利桑納州開始,他的棺木先放在州議會,讓民眾參觀最後一面,接著30日在鳳凰城浸信會教堂舉行紀念儀式,那時有3500人參加了追悼會,在會中前美國副總統白登,也是馬侃參議院老友,致詞時說:「我是白登,我是民主黨人,但是我喜歡馬侃,我們是時常吵架的兄弟,但我們用生命信任彼此。在美國,事情變化太大,人們看著約翰,覺得他好像來自另一個時代,循著古老過時的準則,活出榮譽、勇氣、正直、責任。但事實上,約翰的準則才是永恆的。」白登接著提到,他們二人雖然屬於不同的黨,但因比鄰而坐,感情甚至比同黨更深,白登也提到馬侃和已故的同僚甘迺迪以及他自己的兒子都同樣死於「腦癌」,「癌症殘酷無情,奪走我們所愛的人,但我們必須記住他們如何活著,而不是他們如何死去。」追悼會上,除白登外,另有現任24位參議員和4位前參議員與會。追悼儀式結束後,鋪有美國國旗的馬侃靈柩,在法蘭辛納屈的《My Way》歌聲中,由車隊送往機場,治途數以萬計的美國民眾揮舞著美國國旗和寫有馬侃姓名的標誌,還有人大叫「馬侃我們愛你!」,抵達機場時,軍用飛機31日載送馬侃遺體移靈華府國會大廈,馬侃是美國有史以來第31位享受這種尊榮者,9月1日在華府國家大教堂舉行非常隆重的告別儀式。
2018年9月1日的葬禮,達到四天儀式的最高潮,包括三名前總統和兩黨的政壇權貴約3000人齊聚華府國家大教堂,以最隆重莊嚴的追思禮拜向馬侃做最後的致敬,推崇他超越黨派的國家至上、人民第一的政治信念,以及他在越戰的勇敢表現,和終身不渝的愛國心。
2000年在共和黨初選中,曾經打敗馬侃的布希說:「馬侃尊重每一個生命固有的尊嚴,也不會在邊界止步、獨裁者也無法抹煞的尊嚴,更重要的是馬侃厭惡濫用權力,無法忍受偏執和作威作福的獨裁者。」接著2008年在總統大選中擊敗馬侃的歐巴馬說:「我們從不懷疑對方的誠摯與愛國精神,也從不懷疑我們屬於同一個國家的團隊,就體現美國優點精髓方面而言,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能夠在政壇激烈的競爭下,保持他的君子風度,約翰使我們變成更好的總統,正如他把參院變得更好,把國家變得更好。」
最後歐巴馬以開玩笑的口吻說:「馬侃生前刻意選擇兩個以前的對手,在他的葬禮發表談話,有什麼比讓布希和我當著全國百姓前面說他好話,更能贏得約翰的最後一笑?」這兩位前總統,雖然分屬不同的政黨,他們都推崇馬侃一再把國家置於黨派和自我之上。他們二人都沒有提到川普的名字,他們在盛讚馬侃一生功績,也暗批川普,和川普造成的華府當前的政治氣氛。整個葬禮的高潮,是馬侃的女兒梅根,他一邊含著淚水,一邊替他父親打抱不平,雖然她在悼辭中完全沒有提到川普的名字,但她毫不客氣的對川普競選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加以嚴辭譴責:「約翰.馬侃的美國不必再度偉大,因為美國一直都很偉大。」當梅根說出這句話時,大家似乎都忘記這是莊嚴的葬禮,全場對她報以冗長而熱烈的掌聲。梅根不愧是馬侃的「將門虎女」。
她最後強忍淚水,致辭說:「家父是個偉大的人,他是個偉大的美國人,也是個偉大的戰士,我因此敬佩他,可是我因他是個偉大的父親而愛他。馬侃的一生是由愛所定義,尤其是他對國家的愛,甚至勝過對妻兒之愛,可是約翰.馬侃最了不起的,而他的各種頭銜之中最偉大的各種角色中,就是『為人之父』。」
馬侃生前指示不要讓川普參加他的系列喪禮,但是副總統彭司也代表白宮來致辭,國防部長馬提斯、白宮幕僚長凱利都來向馬侃這位越戰英雄致敬,甚至連川普女兒伊凡卡及其夫婿庫希納,也來當聽眾。川普本人則在三公里外,自家的高爾夫球場飛桿去了。另一位缺席的人物,是馬侃2008年的競選搭檔莎拉.佩林,可能是馬侃不喜歡她極右派的立場。前總統柯林頓夫婦,前副總統高爾、錢尼和白登,前國務卿季辛吉、歐布萊特也都出席這場隆重的葬禮。外國元首只看到英國首相梅耶。大概有數千萬美國人在看這場葬禮的電視轉播,當美國歌劇歌后弗萊明感人唱出馬侃生前最愛《Danny Boy》時,很多場內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是含淚聆聽,向這位美國的英雄和愛國者,做最後的致敬。
馬侃對台灣的友誼與貢獻
最近長期關心台灣人權,主張「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的退休荷蘭外交官Gerrit van der Wees,退休後他長期在FAPA服務,最近他整理出來,馬侃歷年來對台灣的友好與貢獻:「約翰.馬侃在上個星期六過世(8月25日),很多美國及世界各地人士都在稱讚他的勇氣、堅持原則、對正義、自由和公正的熱情。」
現在我準備說幾句,他對台灣的友誼與貢獻:當然我所寫的只是我個人親身看到的一小部分,馬侃就台灣這個國家和重要議題的論述。
早在2005年,馬侃就很關心中國軍事預算的大量增加,因此他極力主張《US National Defence Authorization Act》中,加上一句:「透過增加美國高層軍事將領與台灣高層軍事將領之間的溝通和互動,來加強台灣與美國之間的軍事連繫。」
2008年10月,他在與民主黨的歐巴馬競爭美國總統時,他批評布希總統對台灣的軍售,不夠廣泛,應該包括潛水艇和F-16戰機。他又說:「我深信未來美國必須繼續提供台灣防衛性武器,以保護它的安全,並且支持台灣卓越的自由與民主的人民。」
2011年9月,馬侃聯合其他三位參議員:Joe Lieberman、Jim Webb、Mark Kirk,歡迎正在競選台灣總統的蔡英文來華府訪問。在雙方會晤時,馬侃關心中國對台灣大選的干擾,並希望這次是一場自由與公平的選舉,同時也提出對台灣的軍售問題。
2015年6月初,馬侃特別在他的辦公室,招待蔡英文及其代表團,並邀請二位參議員:Jack Reed 和Dan Sullivan來作陪,親自會晤後,馬侃馬上坐飛機到新加坡參加「香格里拉會談」,並短暫訪問越南。
2016年1月當蔡英文當選後,第一個來道賀的就是馬侃:「我期待與蔡博士,加強美國與台灣民主政府的關係,以及促進經濟繁榮,並且把台灣納入泛太平洋聯盟的一員,我也期待雙方合作,並透過軍售和高端軍事訓練,增強台灣的安全,同時達到與海峽對岸的軍事平衡。」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就職總統之後,馬侃親自帶領七位美國參議員,來台北總統府會見蔡英文,那時馬侃對蔡總統說:「美國將會繼續保衛台灣的安全,這次的拜訪,就是表示美國對『台灣的自由和獨立』的承諾。」
在美國馬侃被尊稱為「真正的美國英雄」,一位堅守原則的人,在嚴酷的考驗下,仍然表現出勇氣,而且經常無畏地為真理與正義而發言。
把馬侃視為台灣這個國家的親密友人,對台灣人民是很重要的,因為他曾經忠實的承諾美國支持台灣的安全、自由與民主。(作者曾經主編《台灣公報》(1980-2016)為台灣的人權與民主在國際上發聲,目前在華府附近的《George Mason》大學教授《台灣史》,是一位台灣女婿,荷治台灣時代的權威學者。)
結語
2018年8月13日(馬侃去逝前12天),川普總統簽署通過的《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此法案攸關台灣國防的部分,主要是希望能夠強化台灣與美國之間的合作關係,而這個法案最大的推手就是馬侃,表示他說到做到的個性,去逝之前,仍然在關心台灣的安全與民主。
2016年,馬侃率團拜訪蔡總統之後,返美時,他接受CNN的訪問時,馬侃說:「台灣是獨立的國家(Nation),雖然我相信一中政策,但是台灣是有民主制度的國家,而中國沒有。」同時馬侃也公開表示,應當注重台灣人民的權利與感受,並能受到保護,免於中國的威權統治。
小布希時代的白宮文膽佛朗姆(David Frum)綜觀馬侃策劃他自己的葬禮儀式後,他推文寫道:「馬侃將他的死化作莎士比亞劇本《李察三世》的最後一幕,結合國家所有合法力量,無論生死,對抗邪惡的國王。」
最後馬侃的遺孀辛蒂貼出他們一家人向馬侃行禮致敬的照片,並寫道:「今日我們失去了我們的英雄、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導師、我們的父親、我們的祖父和我的丈夫,讓我們一起悼念,一起前行。」馬侃的精神伴侶辛蒂,似乎在呼籲:不同黨派的美國人民,一起為馬侃送行後,持續團結在一起,追蹤馬侃的精神,引導國家繼續前進。(林衡哲撰述/2018年9月8日完稿於南加州亞伯蘭市)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