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每年,中正大學副教授鄭清霞總要費神挑選書籍送給學生,餵養莘莘學子精神食糧,多年累積的長長書單裡,她選擇《幸福便當時間》一書與大家分享。從學者的視野,她透過便當看到勞動者工作與生活的連結,從女兒高中時所寫的便當作文,經驗到便當如何滲透人的心靈,進而對書籍有更深的理解。民報特別邀請鄭清霞與女兒呂昕瑜分享關於便當及閱讀的美好。

鄭清霞(圖右),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副教授。研究與教學領域為社會保險、社會福利財政,目前研究興趣在於長期照顧財務以及長期照顧服務的建置。是一個勞動者,也是一個照顧者,倡議家庭成員的新室友關係。
女兒呂昕瑜(圖左)。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大一新生。
【鄭清霞教授導讀】
人們靠工作注入自己存在的自信與價值,靠食物來回補工作流失的元氣。
工作與食物都是真實存在的東西,然作者阿部直美與攝影阿部了透過將工作與食物串連,來彰顯隱含其中的情感,再搭配便當與勞動者的色彩鮮明的照片,讓我們認識各式各樣的勞動,以及各式各樣的便當,不同的勞動搭配不同的便當,不同的便當源自於不同的情感。
吃飯與工作是每天生活中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食物可以撫慰工作的辛勞,每次我做事遇到困境的時候,我總是想著「等我做完了,我要去吃~~~什麼來犒賞自己。」如果眼下這個食物還連結著情感與關心,那麼食物就不只是撫慰疲憊的身軀,還撫慰疲憊的心靈。手作便當,就是這麼一個豐富多變且滲透心靈的食物。
這一本書,其實原先是把它當食譜的。因為那時,我剛開始每天早上準備全家的便當。後來看到女兒寫的便當文,特別又把這本書拿起來看一次,原來,便當對於一個準備便當以及吃便當的人來說,都有極具深刻的意義。此時,也更加了解作者寫作這本書深刻的出發點了。

(教授的手作便當)
【女兒呂昕瑜的便當文】
「每天早上當我還在和溫暖的被窩拔河時,媽媽在樓下煮飯的聲音早就已經響起了。以前我總會覺得媽媽何必雞婆,沒事找事做,但在吃了多次後好像漸漸能理解了。
中午一開飯盒,冒出的熱氣就像媽媽的懷抱,邊吃著邊想著媽媽早上做飯的神情,總是微笑哼著歌,像要把快樂的心情傳遞給便當,再讓便當去執行把愉悅心情帶給我的任務,好讓我可以補充上午所耗掉的心神。
媽媽的便當不只給我身體上的能量,也給我滿滿的正面精神能量。媽媽為什麼做便當呢?因為她想要在不在我身邊的時候也能守護著一個睡大平床也能跌下去的小天兵;因為他想要讓一個忙到快崩潰的可憐蟲別餓肚子;因為他想把愛給他最珍貴的孩子。
我真的很幸福也很笨,怎麼笨到在寫作文時,才了解媽媽的用心,怎麼會幸福到邊寫邊哭,還用袖子擦鼻涕。」
【書摘】
本書作者文字與攝影走遍日本各地拍攝職人與他們所帶的手作便當,這些生活與土地的魅力是這樣傳遞著:
村崎新八與猴子勘平 / 耍猴人
......。說到表演活動,我有一個難忘的回憶。剛和我婆交往的時候,她就說:「我替你做便當。」那天是到福岡的日子,因為她說:「遇到別人,會不好意思。」所以我們就約在便利商店的停車場拿便當。
結果,打開的時候真是嚇我一大跳,是三層便當。而且另外還有一個小便當盒,是給猴子勘平的。無論是香蕉或是奇異果,都仔細地把皮剝乾淨,連蘋果啊,都做成兔子的樣子,勘平那時候一直盯著看,我也一樣。
決定了今天的拍攝時,公司的同事就說:「就做那個『愛的三層便當』啦!」而我太太呢,則說:「開什麼玩笑!」
看猴子吃東西是不會膩的,五隻猴子有五種吃東西方式。拿小黃瓜給牠們吃,有喀滋喀滋高興地馬上啃起來的急驚風,也有把周圍綠色都扒掉,先吃了中間的瓜肉後,最後再把扒掉的皮吃掉的慢郎中,吃東西的方式不同,跟性格有關,也跟父母的地位有關。
勘平很棒喔!平常休息時間都只有我跟勘平而已,即使我說:「沒關係,時間很多,你可以慢慢吃。」牠還是會在嘴巴塞滿食物,......。
里見幸子 / 海女
休息小屋的每個人都會各帶一樣菜,所以如果那天人多的話,菜色就會增加,但人少時菜色也自然會減少。依照季節的不同,大家也會帶點類似筍子之類的料理。這種狀況也很正常,畢竟大家都是帶自家的剩菜來。
......。我當海女有多久的時間了呢?那時候,女兒們都還在上幼稚園,應該有二十七年的了吧。生了孩子,就沒辦法自由地外出工作吧。那時候一方面有空,一方面是因為喜歡海,所以就開始當海女。這一做就沒完沒了。這裡的人都是這種情況,一開始都是做著玩,做出興趣就迷上了。像是在尋寶一樣,我女兒小時候曾經這樣說過:「媽媽,是到黑裡撿錢嗎?」說起來好像也有點這樣的意思呢。
其他媽媽和我都是海女,雖然有句話叫「大海是不打烊的」,但是以前一年中每逢大潮時,就連小學也會放假,讓大家到海邊採石花菜,孩子們都到自己附近的海裡採石花菜,因為可以拿到合作社裡換錢,所以大家都很努力喔!校長還會問:「大家是不是都滿載而歸啊?」
小時候,媽媽一回來,我就會吵著:「媽媽,媽媽,把便當盒給我。」「給妳。」從媽媽手中接過來的便當盒裡,都會裝著烤海螺,應該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