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生命中不能沒有運動的「拼命鐵娘」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生命中不能沒有運動的「拼命鐵娘」

 2017-09-17 08:29
郭嘉秘在投擲鉛球,右手拿著鉛球舉在右肩上,左手向右前方平舉,左腳向後快速蹬穩轉身丟擲。圖/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提供
郭嘉秘在投擲鉛球,右手拿著鉛球舉在右肩上,左手向右前方平舉,左腳向後快速蹬穩轉身丟擲。圖/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提供

─活著就要動,運動使人健康,對於身心障礙者更是如此,透過運動可增強身體機能並延緩身體功能的退化。但身心障礙者行動不便、有聽力/視力/智能障礙,該怎麼參與體育活動呢?

「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運動」!聽障運動員「拼命鐵娘」郭嘉秘很篤定的說。即便一路走來傷痕累累,政策體制沒有保障,身障運動員之路更是困難重重,她仍不改初衷,如今工作之餘,仍是早中晚努力不懈的運動員「套餐」訓練,為得是下一次更好的表現。

丟擲鉛球「丟出」運動人生

因意外事件,2、3歲時「世界變成無聲」,從小好動、調皮的郭嘉秘回想,直到4、5歲,她才發現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也曾經感到自卑、怨天尤人。

由於父母工作忙,她總是與鄰居孩子比手畫腳地打躲避球、跳房子、跑步,小學就讀台北市立啟聰學校(北聰)時,老師發現她過人的體能,邀她上國中後加入田徑訓練。同是聽障的兩個姐姐發現這個妹妹很聰明,已經會讀唇語,與父母溝通把郭嘉秘轉到一般學校石牌國中就讀。

本來興沖沖轉校的郭嘉秘,馬上就後悔了,因為不適應天天哭,心疼女兒的母親請教北聰導師,導師親自到石牌國中,向同學、老師說明聽障生的需求,希望同學多多幫忙。之後的郭嘉秘與同學打成一片,恢復原本的活潑。

國中二年級時,體育老師試探好動的郭嘉秘想不想推鉛球,本來什麼也不懂的她在老師說明下,逐漸產生興趣,但老師與教練又溝通了半年。擔心不好溝通的教練一開始很排斥,最後提出郭嘉秘與學妹比賽的條件。看著學妹示範,依樣畫葫蘆的嘉秘第一次丟擲鉛球就比學妹還要遠,刮目相看的教練馬上邀請她入隊。

鉛球練習不到二週,教練就要求郭嘉秘跨擲鐵餅,鐵餅是相對技巧較困難的項目,她不斷地丟擲直到學會技巧,國二下學期便參加台北市中等學校運動會,鉛球取得第一名成績,鐵餅第三次投擲本已破紀錄,卻因興奮過頭犯規踩線。國三再參加比賽,終於取得鐵餅、鉛球雙破雙冠軍。


郭嘉秘在投擲鐵餅,右手平舉持著鐵餅,身體準備旋轉,右腳蹬抓穩地面,正準備丟擲出去。圖/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提供

為了訓練,小小年紀的郭嘉秘一早就得四點半起床、5點出門,參加6點半開始的一個半小時練習,中午還得參加重量訓練。教練以唇語教學、動作示範,也都會由老師、同學陪同比賽,注意賽事大會的各樣廣播公告。後來以體育保送生進入台北市立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北士商),為了早上6點到8點、晚上4點到7點的訓練,郭嘉秘被要求住校,她記得每天晚自習總是忍不住打瞌睡,高一體重快破百的她,再辛苦訓練後到高三瘦到了78公斤,不過「拿下的金銀銅,覺得很值得」!

就這樣,在一般國內外比賽、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聽奧)、亞洲運動會一路過關斬將的郭嘉秘,堅持著信念,咬牙完成每一項訓練、每一次比賽。

聽障運動員的辛苦集訓與挑戰

「聽奧集訓是真的很辛苦」,兩百公尺跪地起跑20趟,必須在37秒內跑完,重量訓練從3百公斤重物開始繼續再加、以挑戰極限,當時瘦得快、肌肉發達的郭嘉秘還被笑成「虎背熊腰」。因為在2009年聽奧罕見的「三棲」,跨足籃球、定向越野、鐵餅三項,甚至一天比完3個不同項目,也被稱為「鐵人阿秘」、「拼命鐵娘」。

然而在聽奧奪下金牌的郭嘉秘,卻未因此順遂。過去多次在國際賽事取得名次的她,也曾因傷在2005年聽奧比賽失利獲得第四名,深刻感受到行政官員只顧金銀銅選手的現實。在聽奧兩個月後,她因為機車車禍腳傷、膝蓋無力、無法走路,第一時間的醫學中心未發現她肩膀韌帶斷裂,直到教練請體育學會理事長紀政幫忙,推薦到中山醫院斷層掃描發現肩膀需手術、長期復健,半年之後才有辦法舉起手。

「要我休息我也停不下來」,郭嘉秘說她還是偷偷運動,用另隻手練習。雖然醫師說開刀復健後可能只能恢復八到九成,但她仍不願意放棄,在2016年赴日參加聽障女籃比賽時獲得冠軍。今年端午節時她參加划龍舟比賽(一般比賽),再來還有鉛球、鐵餅比賽、台北市青年春季盃選手選拔。「不是一定要拿獎、只是自我訓練」,對郭嘉秘來說,未來計畫一如既往:保持運動。


2016年第三屆亞太冠軍盃聽障籃球錦標賽,郭嘉秘穿著黑色球衣,球衣上寫「FORMOSA  6」,站在籃框下,雙腳離地準備投籃,嘉秘的左手邊有位穿著藍色球衣號碼73號的外國選手,伸出右手打算阻止嘉秘投籃。圖/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提供

國家不重視運動選手

即便是多次代表國家出賽的運動選手,政府一樣沒有給予任何支持,郭嘉秘說「不被重視、其實一般或聽障選手都一樣」。直到今天,郭嘉秘及其他選手夥伴,也都是繼續找以前的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的教練協助,回到學校與學弟妹一起訓練,朋友們互通有無、告知或詢問各項比賽。

國際比賽時,政府出錢補助機票,「有得獎就掌聲鼓勵、但訓練只能靠自己」。至於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補助,需透過選拔、集訓、再選拔看成績才有補助,不過仍需要自我訓練。相對於國外對聽障選手、運動選手的訓練補助,是差得遠了。

畢竟要生活,「就需要靠工作」。郭嘉秘現在是台北市政府環保局的員工,不過她是在聽奧之前、2008年就考上環保局,當初雖然擔心會耽誤到集訓,也有人勸她不要考試,但考慮之後的生活,「政府不能期待」,她是該屆唯一通過考試的聽障女性。

然而,政府承諾介紹工作給於聽奧獲得金銀銅的選手,反而沒兌現在郭嘉秘身上,因為她還在等待2008年考上環保局的缺,當其他選手都開始工作了,她反而失業好一陣子,還得自己去身障職業中心詢問,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開始工作。

因為是外勤的環保局清潔員,郭嘉秘每天晚上8、9點就得睡覺,6點開始工作,中午休息的一小時、及下午兩點下班時間後,就是她的訓練時間。由於公家單位集訓最多只能給7天、不能一次請,所以她也只能自己調整休假、特休加強訓練。

「一邊工作一邊訓練,其實奪牌機率不大」,郭嘉秘說,希望政府重視運動員、提供更多的福利,「給我們一些幫助」,包括復健的補助,不是出國比賽才有防護員,平時受傷只能靠自己。在國際賽事遇到的運動員,日本聽障選手補助每個月一萬元,尤其是烏克蘭、俄羅斯選手,基本生活費就有兩、三萬元,拿到金牌還有車、房福利,可以不需要工作、專心訓練,讓她非常羨慕。

先前代課回北聰教學生體育,也讓郭嘉秘感到頗有成就,除了聽障學生、還有智能障礙、自閉症、肢體障礙等其他障礙學生需要更多耐心,她很願意一個個用手語、動作解釋及親自示範動作,再個別為不同學生,加強、簡化動作,看到學生因完成動作開懷,她也非常高興。

「聽障者也是人」,郭嘉秘說,只要有興趣、有能力就可以參與體育運動或競賽,聽不到可以透過口語、寫字說明,增加理解,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各項規則。入門不是困難,若需進階技巧、領悟,就需要專業教練引導、協助改進,尤其比賽集訓多有翻譯協助。「聽障,可以再多二、三倍的努力」。

如今她仍深刻記得,1997年在丹麥獲得鉛球第二名,才十六歲的她站在台上領獎,當看到自己國家的國旗在國外冉冉上升,感到非常感動。雖然運動競賽一路走來,受傷太多,家人看不下去一直勸她放棄。她也看到不少人因為生活壓力、體力有限,已經先行退休,已經是田徑圈元老的郭嘉秘說「我就是要持續運動。」

在環保局工作,遇到各類聽障孩子,或者年輕有潛力的選手,郭嘉秘「還是會鼓勵年輕選手繼續運動」,因為,對她來說:「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運動。」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