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影音】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Ⅹ微微笑廣播網阿君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影音】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Ⅹ微微笑廣播網阿君

 2020-12-11 14:19
黃越綏日前出版新書《高齡快樂學》微微笑廣播網主持人阿君專訪黃越綏。
黃越綏日前出版新書《高齡快樂學》微微笑廣播網主持人阿君專訪黃越綏。

現代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是我們共同的課題,黃越綏日前出版新書《高齡快樂學》該書版權將全部捐給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基金會及麻二甲安置中心。微微笑廣播網關懷社會公益日前特別專訪黃越綏與談「台灣老齡化社會,老大人如何面對「老」與用何種心態去面對」?

「高齡是社會趨勢,更是擋不住的自然現象」!黃越綏說:「寫這本書的動機就是因為我自己老了,我今年已七十三歲…為老年提早準備,這是好代誌」。她並說:「出生不知如何生,但死咱可以決定哪種方式(告別),所以,我我七十五歲要辦生前告別式」。

「我有一個朋友,遺囑已寫好,財產也分配好但未公開,他要捐錢時,說了一句話指其一生前半段攏在為自己婚姻、家庭、子女在奮鬥,甚至要讓父母有面子。但現在已八十多歲,不知還能活多久。現在活的每一天,伊攏願意做伊自己想要做的工作,以此規劃自己的人生」。黃越綏指他朋友的人生觀讓其有啟示與感動。

主持人阿君問:如何面對老與用何種心態去面對?

黃越綏說:如果房子是自己的,與家人生活用餐在一起,雖老而孤單也能自處沒甚麼問題的話,就不用考慮去養老院。惟老人住在養老院,這在國外是很普遍的現象,大約60歲的老人就已會考慮去哪個養老院。就算自己有房子,也想要去養老院,因為在養老院不會孤單,其次三餐也有人照顧。另如生病或跌倒也有專人會處理,所以去養老院有其好處。

至於去養老院,子孫是否就因此較不會探望?會想念子孫…

.黃越綏指除非老人自己行動不便,自己也能出來、返家探望,或請養老院人員透過電話請家人前來,這攏沒甚麼大問題。

黃越綏進一步說:但有個很重要的就是老人住養老院能做一個「有路用的老大人」。她指其台灣養老院幾乎走透透,常去養老院演講、去幫忙他們時,給老人做心理建設,看到老大人在那裏學畫圖、學讀書、學寫字,還有讀書會、還能一起去運動。

「若心能放寬,住哪裡攏同款」。黃越綏說:「老人不一定要住家裡,要把養老院視為是另外一個家,如此而已」!就如同咱小時候讀書攏在外住宿舍與同學住在一起。現在老了去養老院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去養老院是另一種選擇,不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且如能去養老院還是一種福氣。現在去養老院也並不便宜。

該書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教授等多人推薦。彭教授推薦:現在許多美國大學增設「老人學系」,學生不少,本書應該是「老人學系」教授和學生絕佳的教材。

此外,子女若口氣態度不好如何面對?上網音檔 黃越綏分享「高齡快樂學」。

※黃越綏新書:「黃越綏的高齡快樂學」(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書中簡介:關於「老」這件事,要面對它、承認它、破解它!要做哪些準備?該如何應對?

黃老師以幽默的口吻說故事,提出她對於「老」的獨特見解與作法。黃老師分享家中三老與朋友的故事,描繪年華老去的不同面貌。有固執老人的悲慘、有智慧老人的幸福,有失去自信的慌亂、有孤獨寂寞的憂鬱,當然也有看透人生的領悟。

現代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老」是我們共同的課題。

三十歲觀察、四十歲準備、五十歲實習,六十歲親上戰場

活到老、學到老,學會放手和放心,

不再活成包袱,而是活成寶。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