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玄上午接受《華視新聞雜誌》專訪,盼能釐清購買軍宅的爭議話題,然而,就算國民黨發言體系出動2個主管來「服務媒體」,王如玄仍逕自暢所欲言,軍宅風波社會觀感多屬負評,藍營選情也隨著她的言語一一惡化。朱立倫說她「瑕不掩瑜(愚)」,講得似乎很心虛。
整個專訪以及事後媒體聯訪,王如玄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擺盪,時而難過,時而笑臉,相當具有個人特色。然而,媒體關注的軍宅案,卻仍陷在五里霧中。
早上專訪中,主持人還特別做球給王,提到為國做事以及「沒有聲音的人(副總統)」,但王如玄真是口若懸河,急著要說明她是如何努力,身家背景是如何低落,如今8、9千萬身價一切都是她夫婦努力30年的成果,名利雙收的姿態不正是在向社會的「魯蛇」示威嗎?
那些個關廠工人、國道收費員聽了情何以堪,誰又不是努力做事照顧家庭呢?怎麼我們就不會理財,沒法「上網」去冒著「高風險」買軍宅?而王在談到軍宅時又把獲得利益歸到直接國防部第一手補助者,可是王主委,那些人是軍人或軍眷啊!莫非妳也認為他們貪圖利益,而不是國家本該合理給予福利補償?
專訪時主持人並不打算一直談到王的身家背景,只想請她先就幫妹妹代買軍宅一事切入,最多只是詢問她參選以及軍宅案對家人的困擾,但王如玄又是理性,又是感性。理性時不忘自己的律師專業和「合法理財」,參選不後悔,但感性時又幾次為家人難過,有媒體直言「聽了之後胃食道都逆流了」。
王如玄在堵訪時解釋「眼眶泛紅」,她說是因為「剛主持人問到我媽媽,我弟弟妹妹啊,然後,我就想起…我父親,我們是個勞工家庭,然後我爸爸…其實也去世得很早…,然後因為我的參選,對我媽媽,我弟弟妹妹生活造成一些影響,所以…因為主持人提到這些東西,所以就讓我想到我的狀況」。
媒體也問她是否對家人覺得抱歉,王如玄說,「我覺得我對很多人都覺得非常抱歉,對我的家人、我的先生,因為最近這些紛紛擾擾的事件,對朱主席覺得非常抱歉」。
「先生有跟妳抱怨嗎」?媒體接著問。王如玄長嘆一聲說,「呃…對他們生活的確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不至於到抱怨的程度,然後就會說,唉呀,我現在沒辦法回家啦,或者就會告訴我說,我已經在外面了,晃一天了,他不會直接跟我抱怨,因為我們大家都很親,他們也知道狀態是非常時期」。
她說,因為宿舍(爭議)的關係,媒體也去她先生(司法院政風處長黃東焄)的辦公室,所以她先生就請假請了一天。
這玩笑一點也不好笑,又是媒體的錯了?喔,原來因為妳參選,先生為了躲媒體,想請假就請假?一堆要照顧小孩有事還不能請假的社會大眾,就活該是魯蛇嗎?如果這不是「特別的權利」,那是什麼?受訪時妳怎好意思把「人權律師」四個字拿出來講一遍?同理心又在哪?
王如玄還說,這些相關事件的當事人,提到眷村改建的這些杯杯、賣房子的人,「甚至於提到我公公在苗栗買地相關事宜,也是有地主嘛!有蕭先生,我看到媒體採訪到他的太太,這些人日子平常都平平安安不受打擾,也是因為我的關係,讓他們某種程度要出面,對他們我也覺得抱歉」。
要抱什麼歉呢?好好說清楚,不行嗎?軍宅案爆發以來,包括王如玄自己在內,以及國民黨幹部上下,1060萬買入的軍宅,以1800萬賣出,就是「賺」了740萬,有賺錢卻不敢說,如果毫無問題,有這麼難以啟齒,需要天天翻供嗎?既然覺得抱歉,還拚命把家人和其他人一起拖下水,這又是什麼心態?
國民黨從基層支持者到幹部,沒有人認為王如玄「說個不停」能為選情帶來什麼好處,但她還是強調希望為朱立倫「加分」。只是這樣的發言模式,既強調高道德標準,又要不斷強調自己合法理財,什麼都想要拿,這種心態就算是「依法行政、謝謝指教」馬英九也未必吞得下去,何況是她口中的弱勢族群呢?
選舉不是打官司,不是大聲就一定贏。有網友在新聞留言中拿王如玄否認有道德瑕疵猛酸她,「沒有道德,哪有道德瑕疵」,「你聽過沒有睪丸的人得睪丸癌的嗎」?律師王如玄或許滔滔不絕,包贏不輸,但政治人物最基本的真誠與傾聽,以及和民眾觀感的距離,顯然還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