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人權之旅】烏牛湳戰役現場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人權之旅】烏牛湳戰役現場

​台灣人權學習護照【中彰投地區】

 2019-02-06 14:00
牛湳橋南北兩據點僅有學生兵力不到40名,21師兵力則有700多名,雙方實力懸殊,學生兵以寡重創廿一師,被認為是228事件中最激烈的一場武裝對抗。圖為1930年代的烏牛欄吊橋明信片。圖/公有領域
牛湳橋南北兩據點僅有學生兵力不到40名,21師兵力則有700多名,雙方實力懸殊,學生兵以寡重創廿一師,被認為是228事件中最激烈的一場武裝對抗。圖為1930年代的烏牛欄吊橋明信片。圖/公有領域

當時烏牛湳橋南北兩據點僅有學生兵力不到40名,21師兵力則有700多名,雙方實力懸殊,學生兵以寡重創21師,被認為是228事件中最激烈的一場武裝對抗!

台北發生228事件後,全台各地引爆對國民政府接收後長期積累的民怨與不滿。各種對抗行動,大致可分為以民意代表、士紳為主的協商議會路線,以及以青年學生、台灣人日本兵為主的武裝行動。「二七部隊」則是當時中部地區最具組織與火力的一支武裝民兵。

二七部隊成立於3月6日,由謝雪紅自任總指揮,鐘逸人任隊長、古瑞雲任副官,下設基本隊伍,包括由台灣人日本兵黃金島所領軍的警備隊(獨立治安隊)。國軍21師自基隆登陸後,接收軍警武力的二七部隊考量實力有限,若繼續留在平地與國軍對抗,損害將不小且可能傷及無辜,為保戰力,最後決定撤退至埔里,利用地形優勢,進行游擊戰。

撤至埔里,黃金島與古瑞雲商量後決定將兵力部署於烏牛湳溪橋(即今日進入埔里鎮的愛蘭橋,當時還是一座吊橋)南側的小山巒上,北側、西側也各有兵力駐守。

14日,21師已準備就緒,經草屯向埔里推進,途中曾遭二七部隊部分成員截擊而退回草屯。15日,21師繼續向埔里推進,二七部隊得知21師另一路繞日月潭方向準備進行兩面夾擊,遂由古瑞雲率員夜襲日月潭,雙方傷亡不少,國軍也被迫暫時撤退。16日淩晨,21師在烏牛湳橋與二七部隊發生激戰,二七部隊佔地形之利,以寡擊眾,重創21師;惟二七部隊後援無力,當晚起,二七部隊化整為零,有些人自行返家,有些則往嘉義地區繼續參加其他民兵游擊隊,部隊形同解散。然而,烏牛湳戰役仍具體展現了台人抵抗腐敗政權的「骨氣」,為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歷程,寫下可歌可泣的一頁!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愛蘭橋(由草屯方向進入埔里處)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