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霧峰萊園:五桂樓與台灣文化協會的「夏季學校」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霧峰萊園:五桂樓與台灣文化協會的「夏季學校」

 2020-10-09 10:00
2020.9.6李筱峰教授為學員導覽霧峰林家花園,左側建築即為五桂樓。圖/擷自李筱峰教授臉書
2020.9.6李筱峰教授為學員導覽霧峰林家花園,左側建築即為五桂樓。圖/擷自李筱峰教授臉書

我們來到霧峰萊園,這裡不只是一座雅緻幽美的庭園,更是台灣的文化、教育、社會運動、啟蒙運動的歷史重地。

1921年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推動「台灣文化協會」,掀起文化啟蒙的序幕,也是台灣民族運動的重要一頁。

台灣文化協會的活動,除了包括有:發刊會報、設置讀報社、舉辦各種講習會、巡迴全島的文化講演會、設立「活動寫真班」(電影巡迴隊)下鄉放映社教電影、文化話劇活動……之外,還有一項創舉,那就是開辦「夏季學校」。

1923年10月17日文化協會召開第三次大會,議決利用暑假舉辦夏季學校。自翌年(1924)起連續三年在霧峰林家萊園舉辦,男女兼收。先後所開課程,包括有宗教、哲學、論理哲學、台灣通史、憲法、經濟、西洋文明史、科學概論、經濟思想史、中國古文明史、外國事情、衛生、孝道、中國學術概論、社會學、新聞學、人生我觀、星宿講話、資本主義的功過、法的精神、結婚問題、何謂自治……等課程。

當時聘請的講師,都是頗具聲望及學養之士,例如林茂生講授哲學、論理哲學,西洋文明史的課程﹔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回來的陳炘,擔任經濟學等課程;陳逢源講經濟課程;連雅堂講授台灣通史……。這是台灣社會大學的開端。

林獻堂的秘書葉榮鐘對文化協會夏季學校的開辦,有這樣的評語:「台灣自始至終悠悠半世紀,除卻兩三個教會學校外,完全沒有一所台人辦理的私立學校。可見在當時文協舉辦夏季學校,是含有對台灣總督府的教育政策用行動來表示抗議的意味。」


林獻堂(1881年10月22日-1956年9月8日),臺灣府彰化縣(今臺中霧峰)人,為世家霧峰林家族長。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萊園除了舉辦文化協會的夏季學校,也是「一新會」、「一新義塾」(1932年林獻堂之子林攀龍等人創辦的文化啟蒙組織)的活動場域。同時這裡也是台灣日治時期中部的大詩社「櫟社」詩人們的聚會所,更是林獻堂召集台灣社會菁英共商台灣前途的重要據點。

當時夏季學校、一新會上課的地點就是在現在的「五桂樓」。

五桂樓是林獻堂的父親林文欽為羅太夫人整建的居所,樓成時於樓前種了五棵桂樹,象徵林家頂厝五個堂兄弟平安順利,故名「五桂樓」。羅太夫人過世後,林獻堂重修五桂樓,做為「櫟社」詩人酬唱吟詩的聚會處。所以萊園內還留有一塊櫟社成立二十週年的「題名碑」。

1911年梁啟超應林獻堂之邀來台,下榻於五桂樓數日,在此與林獻堂等台灣士紳討論時局,為林獻堂的抗日路線提出建言。梁啟超在五桂樓與林獻堂及台灣詩人酬酢吟唱,特地為萊園寫了十二首詩,其中十首歌詠「萊園十景」。茲引梁氏詩詠五桂樓七絕如下:

娟娟華月霧峰頭,氾氾光風五桂樓。
傳語王孫應好住,海隅景物勝中州。


霧峰林家花園五桂樓(左)完整建築。圖/擷自霧峰林家花園網站

※本文轉載自《【2020】百年台灣 台中先行 台灣文化的搖籃:文藝復興胎動之地 導覽手冊》,感謝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同意轉載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