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到了政府為了討好選民又開始大灑幣,情況遠較過去嚴重,尤其針對去年年底農業縣的大挫敗,蔡政府為了拉攏農民更是推出一連串的惠農措施,從提高老農津貼、農家子弟就學獎助金、到補助大小型農機、青農貸款兩百萬元額度內五年免息,本金攤還展延一至三年、漁塭一公頃補助一萬元沒有上限等。此種慷人民之慨獨厚特定行業的做法,社會觀感極為不佳,並質疑難道除了補貼就不會治國了嗎?何況大部分的農業補貼對氣候和生態環境都造成負面的影響。這樣的做法能否換得選票,40多天後的大選結果將給出答案。
自蔡總統上任以來,國內農產品發生產銷失衡的次數較過去多,災情也較過去嚴重,農民深受其苦,且國外農產品可能透過自由貿易協定大量攻占國內市場的衝擊,讓農民惶惶不可終日。為穩定農產品價格,避免產銷失衡,引爆民怨影響選情,農委會開始對農產品進行收購,諸如:中秋節前收購生產過剩的柚子,日前收購高屏地區的冬蕉,雲林的花生及全國的高麗菜、豬肉、稻米等等,被外界戲稱為農產品「採購」機關(非主管機關)。這種遇到農產品價格偏低,政府就急忙進場護盤(補貼收購),避免因民怨影響選情,全然不尊重「市場機制」,嚴重扭曲資源分配、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國內外確屬罕見(政府官員顯然高估自己的的能力和判斷力),政府介入的時機點及作法皆可議,恐將衍生更多的農業產銷問題,無助於農業轉型升級;何況台灣國庫有這麼雄厚的資金可以讓政府官員揮霍嗎?政府官員憑甚麼覺得自己的決策比市場機制更高明呢?不知身為農經學者的陳吉仲教授,是否認同農委會陳吉仲主委的做法?典型的換了位子換腦袋,也打破了外界普遍認為學者從政較具「專業與格調」的刻板印象。
收購農產品治標不治本
面對一連串的惠農措施,遭外界批評是政策性買票,政府官員雖辯稱這些都是政府該做的事,但是只要審視這些措施提出的「時間點」以及是否說明「財源」,民眾就可以輕易區別是否為了選舉,也難怪經濟學家詹姆士.布坎南(James Buchanan)提出「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 theory),提醒民眾政府也是自私的,很可能因為選票與自身的政治前途,做出不利於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政策,需要用制度來規範他們,在自由民主國家透過選票也是一種表達方式。
選舉到了農業再度成為總統候選人口中的寶,還端出一堆惠農措施,更誓言要翻轉台灣農業,只是翻轉那麼多年了,台灣農業在GDP貢獻度不升反降,農業還是難以自力更生,始終需要靠政府保護才能生存,尤其面對國外農產品開放競爭還是膽戰心驚。大量補貼形同短期迷幻藥,可一時亢奮,等藥效退了農民體質會更虛弱,更難以抗衡國外農產品的競爭,淪為惡性循環。
民以食為天,農業屬長青產業,台灣農業想要永續發展,迫切需要的是有能力,能苦民所苦的國家領導人,帶領台灣農民走向國際。隨著全球自由貿易腳步的開放,處處仰賴政府保護的農業時代已經過去了(蔡總統卻還「補貼多一點」),農業已經進入新型態的競爭模式。台灣農民應勇敢拿掉補貼的奶嘴,並拒食政府給予包藏私心的糖衣,才能真正轉大人,抬頭挺胸攜手共賞雨後美麗的彩虹!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