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外來和尚會念經 官員要聽!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外來和尚會念經 官員要聽!

 2018-05-23 16:34
日前現任世界人文聯盟主席、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環境史教授Poul Holm,受邀來台做專題演講,探討海洋糧食的永續發展可能性。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圖/創用CC授權)
日前現任世界人文聯盟主席、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環境史教授Poul Holm,受邀來台做專題演講,探討海洋糧食的永續發展可能性。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圖/創用CC授權)

日前現任世界人文聯盟主席、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環境史教授Poul Holm,受邀來台做專題演講,探討海洋糧食的永續發展可能性。根據媒體報導,他在實地參觀漁港卸貨拍賣後,所提出的許多見解,正是台灣要解除歐盟黃牌的重要關鍵,相當值得台灣產官學深思。

首先他提到,2050年全球糧食需求量,將較2015年增加60%,在陸地、淡水水域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海洋」將扮演重要角色。的確在全球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魚群遭到濫捕,加上環境承載力的問題,捕撈漁業產量將難以成長,未來漁業部門的增長,主要來自水產養殖,特別是海上箱網養殖是未來發展的重點。例如:日前挪威委請中國製造的海上養魚平台「海洋漁場1號」已建置完成並投入生產,該平台直徑為110公尺,總高68公尺,水下部分45公尺。可以蓄養150萬尾鮭魚,年產量約8,000公噸,產值在1億美元以上。

一旦養殖成功並加以推廣,將可大幅提高海水養殖產量,為人類提供足量的動物性蛋白質。不過它的耗能量,還是超過傳統的養殖方式,且在病蟲害防治,日常管理監控,天然災害應變等,都還需要投入研發,建立新的商業化海上養殖模式;尤其要如何確保水產養殖業的有序發展,更是重要關鍵。而台灣官方雖然也想推海洋養殖,但相關技術、人才、資金均缺乏整體規劃,恐又淪為空談。

其次Poul Holm在看到台灣漁船卸下漁獲,隨即有人潮上前聚集、直接向漁家買魚,表示在歐洲如果沒有進行「卸魚申報」,會被處以高額罰金,甚至會被吊照,相當嚴重。

日前歐盟未解除對台灣遠洋漁業黃牌警告的原因之一,即因我國漁獲申報及統計仍有漏洞,並不是對台灣漁船有特殊待遇,台灣漁政機關,應該參考歐盟作法,落實漁獲申報及管理機制,別說的跟做的不一樣。

再者Poul Holm也提及政府制訂法規要遵循透明、公平原則,不要關起門來制訂法規,一旦法規建立,就要確保漁民都知道遊戲規則、並「徹底執行」,「違法就要罰」,正好說中台灣漁政機關長期存在的施政盲點所在。

此次漁政機關為求早日解除黃牌警告,趕緊修改《遠洋漁業三法》,大幅提高違規漁船罰款金額,也加強對我國漁船的監管,並趕緊做業績在短時間內就取締近百艘違規漁船,幾乎是過去的數十倍。然而歐盟官員兩次來台親自查核時發現,台灣政府雖然將違規漁船罰款,大幅提高到數百萬到數千萬元,但實際開出的罰單金額,多採低罰款,無法達到遏止的效果。

為此歐盟認為台灣官方「執行不力」,還有改善空間,將台灣繼續留在黃牌名單上。事實上國內學者早提醒政府要注意「執法」,蔡政府就算聽不進去自家人的建言,總該聽進自己請來的國外大師所提的意見吧!

還有Poul Holm特別提及,確實有效的漁業管理政策,政治任務與學術任務應該獨立運作,兩者互不干擾,才能制訂出可信的政策,換言之政府需要靠客觀公正的科學數據,做為制定政策的依據,不是長官說了算。在台灣則是政治凌駕專業,學術淪為幫政治背書角色,所制訂出的政策,無法獲得漁民認同,守法反成為異數。

最後Poul Holm面對國內記者一再追問,台灣該如何走向海洋國家的永續之路,再三強調自己並不全然了解台灣漁業運作情況,故難提出具體建議(我國官員並未向其簡報台灣海洋漁業現況及困境)。這樣的說法讓人更加欽佩,不像國內外一些「半桶水」的學者專家,靠一套劇本走遍天下,言行更像江湖術士。

每個國家由於國情、民族性、產業現況、制度、經費等並不相同,都有她們在發展永續漁業上的各自難題,台灣也不例外(如:用人、法規 、守法、執行力……等等),這些問題國內學者專家理應更了解,而國外經驗只能參考,不能照抄。這也是當前台灣漁業行政及科研部門最大的問題所在,卻從未被正視過。

難得有大師來訪,讓海洋永續問題受到關注。台灣想從海鮮文化,變成海洋文化,還有段漫漫長路,想走出正確的一步,請從關心海洋而不是海鮮開始!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