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台灣,如果想成為人中龍鳳,但口袋又不夠深的話,也許認真K書,投身科舉考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正所謂十年寒窗,一舉成名。
想要進入科舉體系,必先取得「生員」這張門票,也就是獲取我們俗稱的「秀才」資格。以道光年間的淡水廳轄下為例,每年只錄取六至七名文秀才,想要考上秀才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考試這回事,也要人,也要神,請神無效,不妨祈求鬼姑娘吧!台中大甲的「路嬌姑」姑娘廟懸掛了一方「愛人以德」匾額,這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淡水廳秀才柯秀奉所敬獻的謝恩匾,匾額上款敘及了贈匾緣由:「拙自成童後,屢薦不售。是歲陳君吉昌代禱姑娘,果獲遊庠,因額以誌。甲辰歲荔月穀旦。」
明清兩代,「成童」指的是未考上秀才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皆稱之為「童生」,考中秀才後,始能稱為「遊庠」。由說明可知,柯秀奉屢試不中,直到他的好友陳吉昌幫他拜了鬼姑娘之後,終於得償所願。
「愛人以德」一詞出自《禮記・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細人,是指目光短淺的的小人,整段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按道德的標準去愛人,小人則是毫無原則的愛護人。此處形容路嬌姑娘庇祐黎民百姓,如同君子一般,公正無私,不姑息遷就。
延伸閱讀:〈匾額怎麼讀?〉
企劃編輯:林彥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