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美國「印太戰略」與台灣軍事能力之研析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美國「印太戰略」與台灣軍事能力之研析

─【國家永續發展論壇-系列四】

 2019-11-13 10:43
在美、中兩強相爭,且充滿曖昧與不確定的情勢下,美國冀望運用台灣地緣戰略價值作為其「印太戰略」布局的一環,以建構圍堵中國的多邊安全體系。圖為隸屬美國海軍第三艦隊的尼米茲級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圖/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在美、中兩強相爭,且充滿曖昧與不確定的情勢下,美國冀望運用台灣地緣戰略價值作為其「印太戰略」布局的一環,以建構圍堵中國的多邊安全體系。圖為隸屬美國海軍第三艦隊的尼米茲級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母。圖/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歡迎報名參加

守護、再造美麗台灣 亞太論壇
時間:2019/11/16(六)9AM〜4PM
地點:臺大醫院會議中心101廳 (北市徐州路2號)
聯絡人:梁小姐0919-531-021、胡小姐0981-468-664

近年中國政經影響力逐漸擴大,呈現出美國欲維持現行領導地位與中國新興強權積極向外擴張的對抗格局。因此,美國冀望運用台灣地緣戰略價值作為其「印太戰略」布局的一環,以建構圍堵中國的多邊安全體系。唯台灣處在中、美競合關係日趨複雜化之際,應增強本身的軍事能力,期在「印太戰略」中積極發揮關鍵槓桿作用,以謀求我們最大化的國家利益。然而目前兩岸關係仍持續緊繃,可以預期中國勢必會透過經濟、政治、軍事、外交諸般手段,進一步孤立和邊緣化台灣,故吾人不能過度自信認為北京不會動武或台海開打美軍將會馳援。在台海軍事平衡向對岸傾斜之際,國軍亟需儘速建構可恃戰力,同時恢復役男兩年的義務役徵兵制,俾平時保持適度的軍事動員能力,並且活用戰國時代的「合縱連橫」策略,呼應以美國為首,聯合日、印、澳「鑽石聯盟」的戰略佈局,共同防堵中國向外擴張的武力威脅,以維護台海週邊地區的和平及穩定,進而保障台、澎、金、馬各地區人民的安全與福祉。

由於近年中國政經影響力逐漸擴大,其角色備受凸顯,呈現出美國欲維持現行領導地位與中國新興強權積極向外擴張的對抗格局。而從歐巴馬後期,華府遏制北京崛起的態勢逐漸明顯,俟川普政府上台後,雙方對抗遂化暗為明,尤其是美方強力主導的「印太戰略」與近期的貿易大戰更使衝突白熱化,導致北京政權如今儼然已成為華府的頭號對手,這使得廿一世紀的國際形勢再度陷入「新冷戰」氛圍。在美、中兩強相爭,且充滿曖昧與不確定的情勢下,美國冀望運用台灣地緣戰略價值作為其「印太戰略」布局的一環,以建構圍堵中國的多邊安全體系。誠如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8月20日在高雄參觀美方售台的AAV-7兩棲突擊車、紀德級飛彈驅逐艦時所言,他強調台灣是印太地區不可或缺的一員,並提到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出售防衛性武器給台灣之外,雙方也進行人員培訓交流,共同維護海上航行自由與安全(聯合報)。職是之故,台灣處在中、美競合關係日趨複雜化之際,應增強本身的軍事能力,俾在「印太戰略」中積極發揮關鍵槓桿作用,以謀求我們最大化的國家利益。

美國印太戰略之台灣地位

台灣位居歐亞大陸與太平洋、東北亞與東南亞之交會,為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樞紐,亦是連接東海與南海航運的要衝。對中國發展海權而言,具有牽制、扼控其東南沿海海軍兵力通過第一島鏈進出太平洋或轉用海上兵力於南海方面之作用;另就美、日兩國的安保戰略利益來說,則能提供日本南面海上防衛前緣的保障與依托功能。換言之,台灣的地緣戰略價值對於未來美國、日本、中國在西太平洋及南海的海權競逐上,具有平衡作用。特別是在當前美國的「印太戰略」架構下,台海將成為華府和北京在亞太角力的重要地區,若中國能以和平或武力手段拿下台灣,就可以將第一島鏈一分為二,並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前線布局切成兩半,俾為中國海軍敞開大門,讓他們可以暢行無阻進入太平洋中心(彼得.納瓦羅)。因此,台灣的戰略地位已在無形當中被提升為具最小勝利組合之價值。

台海未來的局勢

蔡政府執政以來,兩岸關係持續緊繃,在暫停陸客來台自由行之後,中國又出手抵制金馬獎,兩岸對峙升溫。而這次美國批准售台66架F-16V戰機(聯合報),打破近廿七年來美國拒絕我方增購先進戰機的情況,可以預期中國勢必會透過經濟、政治、軍事、外交諸般手段,進一步孤立和邊緣化台灣。再從中國內部看,習近平界定2019至2022年是中國發展的「歷史交匯期」,是從小康社會邁向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期,可看作習近平給自己的一個時間表,雖是著眼內政,但外交和對台都是內政的延長,也與北京政權合法性相關。換言之,2022年中國要召開二十大,攸關習近平繼續擔任總書記的第三個任期,他必須要有修憲後續任的正當性,如果屆時仍是蔡政府執政,那等於台灣問題都沒有動,甚至是倒退,習近平如何建立正當性?因此,目前是台海自1949年以來最危險的時刻,台灣必須謹慎因應未來的變局(聯合報)。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亦表示:「現行兩岸沒有任何溝通機制可化解誤判,美中也沒有戰略對話進行管理,雖然美中台三方都不希望衝突,但情勢將脆弱到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觸發地動山搖」,故台灣不能過度自信認為北京不會動武或台海開打美將馳援(中國時報)。

美國於2018年的《國防戰略報告》明確定位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後,就注定美中將展開全方位、多領域的結構性對抗(旺報)。當前美中兩國已從關稅戰、貿易戰、科技封鎖、斷料制裁,邁入南海、台海軍力較勁,凸顯美中戰略互疑與矛盾關係傾向惡化,故台灣面對美中競逐持久戰應步步為營,維持友美戰略格局。隨著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改變,不僅將「亞太地區」擴大到「印太地區」,同時再度重視台灣在「印太戰略」處於第一島鏈樞紐的戰略地位,而蔡英文總統亦多次表達台灣是美國可靠的亞太區域安全夥伴,有能力促進區域和平安全及擔任「印太戰略」夥伴。基此,在台海軍事平衡向對岸傾斜之際,國軍須儘速建構可恃戰力,同時恢復役男兩年的義務役徵兵制,俾平時保持適度的軍事動員能力,並且活用戰國時代的「合縱連橫」策略,呼應以美國為首,聯合日、印、澳「鑽石聯盟」的戰略佈局(張旭成),共同防堵中國向外擴張的武力威脅,以維護台海週邊地區的和平及穩定,進而保障台、澎、金、馬各地區人民的安全與福祉。

(本文為作者於「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主辦《國家永續發展論壇-系列四》發表的論文摘要)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