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畢業旅行總是期待著風光祝福與高度肯定。放在國際政治的天秤上,特別是當美國總統歐巴馬進行他任內最後一次的亞洲外交畢業之旅時,更是希望驗收他任內積極推動的「亞太再平衡」(Re-balance to Asia) 戰略成果,完美定義外交政績。但人算不如天算,歐巴馬前幾天在中國杭州參加 G20 會議,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最後一次「歐習會」。接著前往中南半島的寮國參加東亞峰會,原本設定的媒體操作與宣傳議程,被幾個突發狀況給模糊了焦點,也讓這位自詡美國史上「最亞洲化」的總統(出生在夏威夷、兒時住過印尼、任內11次訪問亞洲)的最後亞洲外交行,留下些許遺憾,甚至變數。
歐巴馬先是在抵達杭州機場時,發生美國特勤人員與中方安全人員溝通不良的爭執,結果是歐巴馬未能走專機接送梯,而是從機腹下機。美國輿論一致認為這是中方刻意給歐巴馬「穿小鞋」,因為過去一年來美、中之間在南海議題上劍拔弩張,加上6月國際法庭仲裁菲律賓南海案,判決中國主張的「九段」論違反國際海洋法,習近平失去面子、也掉了裡子,所以才在機場事件上故意給歐巴馬難堪。
究竟此一「陰謀論」是否屬實,或者只是單純溝通不良,總是牽動美中微妙心結,還被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消遣一番,說如果換成是他遭到如此羞辱就會拒絕參加。還好歐巴馬展現泱泱大度不計較,因為他很清楚不願意因為這些枝微末節的小事轉移他留下外交政績的出訪主軸焦點。例如此次「歐習會」最大成果就是美、中這兩個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正式核可巴黎氣候協議,這也是歐巴馬念茲在茲的外交政績之一。
但接踵而來的是另一個失焦場面。菲律賓新總統杜特蒂上任幾個月來雷厲風行掃毒,甚至槍殺2,000名毒販,手段引發國際人權團體譴責,卻獲得九成菲國人民支持。事前傳出歐巴馬將在寮國的東亞峰會時向杜特蒂表達關切之意。這位作風獨特、語不驚人死不休、被譽為「東方川普」的菲國領導人居然口出髒話,要歐巴馬尊重他。此舉惹毛白宮,直接取消歐巴馬與杜特蒂的既定會面。歐巴馬則同樣展現風度,只說杜特蒂是位「多采多姿的傢伙」。
國際政治是現實的。歐巴馬卸任在即,美國總統大選如火如荼進行,更受到川普這號人物的出現,給未來美國對外政策蒙上不確定性,歐巴馬受到若干不夠尊重的待遇或許與美中情結以及杜特蒂人格特質有關,無須過度放大,但主要國家對於美國未來外交政策走向的疑慮,或許才是主因。
即使國際社會多數較期待希拉蕊當選,但她受到國內壓力,也在諸如「泛太平洋夥伴協議」 (TPP) 此議題上持反對立場,致使歐巴馬希望美國國會在他任內最後會期批准 TPP 的機會渺茫。 TPP 若胎死腹中,肯定重傷美國的國際信用和領導,也會造成歐巴馬「亞太再平衡」政績最大的遺憾。
歐巴馬任內在亞洲的確投注不少心力。例如他親自造訪越南,努力改善美、越關係,宣布解除對越南武器禁運,換得美軍得以使用金蘭灣重要港口;他力促緬民主化,但好不容易讓緬甸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掌權,後者基於國家利益卻也先造訪中國而非美國;他支持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出南海仲裁,用軍力展示來制衡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秀肌肉」之舉,但現在卻出現一個難以預測的杜特蒂;歐巴馬在寮國宣布提撥28億美金拆除越戰時期在寮國境內的未爆彈,延續他深化與東協關係的戰略企圖;他也和韓國總統朴槿惠達成協議,要在韓國境內部署「薩德級」防禦飛彈系統,嚇阻北韓核武威脅,但北韓領袖金正恩馬上發射三枚飛彈抗議;他更強化與日本的安全防衛,但日本首相安倍也擔心 TPP 落空。
若是TPP最終被下一任美國總統推翻,上述外交成果都會讓歐巴馬任內最重視的亞太外交政績毀譽參半,也可能讓他好不容易建構的「亞太再平衡」架構,面臨未來可能失衡的挑戰。
專欄、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