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許多人遊覽蘇州後,往往説不出他到底是怎麼玩的。固然他會說去了些園林、逛了些賣絲綢的店鋪、看了浪得虛名的「寒山寺」(「寒山寺」之遊徒增對蘇州之失望)、吃了些不怎麼好吃的蘇州菜、喝了幾杯味道淡之又淡的碧螺春、看了幾條不清不處、又沒啥風情的水道⋯⋯。
原來,舒國治對蘇州之遊也頗有遺憾處!?只不過,蘇州真只是如此嗎?倒也未必,蘇州的美,在舒國治筆下,似乎得在這個時刻才能飽覽~「在依稀的光影中所見無閒雜人的那份靜而教人完整獲得毫不被紛亂所干擾的本色全貌。」
這一座名聞遐邇的古城,蘇州,曾被曹雪芹譽為「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既是二千五百年前吳王夫差與絕世美人西施徜徉之所,是絲綢的故鄉,粧點了多少錦玉人家,也是蘇式甜點如雲片糕、豆酥糖的產地(豈不聞老店「采芝齋」),蘇州彈詞、崑曲此等迷人曲藝出於此,文人雅士如唐伯虎、文徵明等亦出於此,而馮夢龍《三言》許多曲折故事原本發生在這個豐麗的城市;然而很奇怪的,太多的遊客遊過蘇州之後,會說:「不好玩。」前述的優點或甚至歷史上的名聲,仍然沒法令他獲得「好玩」的感受。
何以然?我沉吟良久,苦思不解。有時自己走在「拙政園」或「獅子林」門外,見遊客一臉疲累又茫然的神色,我想,莫非蘇州太紛亂了。紛亂一字,指的是蘇州實是小民住家的良所,人在此一世世安居並點滴累蘊文化,最後成為蘇州歷代的諸多輝煌;但觀光客自外地乍然遊目,這個城市教人抓不著重點;路呢小小的;本可以成其為古巷弄的,卻又因兩側路樹仍是全大陸皆種的法國梧桐,弄得毫無個性。人呢多多的;外表未必整飾得衣履光潔,女士們看來也不像林黛玉。車呢擠擠的;連自行車也弄成塞車。房子呢半新不舊又半高不矮;舊房子固好,但又不古,甚至拆建後又弄成莫名奇妙的仿古。總之,它紛亂極了。
故許多人遊覽蘇州後,往往説不出他到底是怎麼玩的。固然他會說去了些園林、逛了些賣絲綢的店鋪、看了浪得虛名的「寒山寺」(「寒山寺」之遊徒增對蘇州之失望)、吃了些不怎麼好吃的蘇州菜、喝了幾杯味道淡之又淡的碧螺春、看了幾條不清不處、又沒啥風情的水道⋯⋯
這幾乎已是蘇州長期以來受人詬病的因由了。
蘇州難道沒有好玩的方法嗎?
這不失是一個好課題。
即以台北為例;台北便是一個讓人很不容易觀光的城市,我深知此情,然台北若真花上心思,其實頗有可看,早有論者說過「台北是最被低估的城市」。
蘇州或許也因為被太多太多的「粗遊」、「劣遊」、「庸遊」等而終被低估了。且說一事,猶記十多年前,演員金士傑告訴我一個他的蘇州經驗:他乘火車抵蘇州已是夜晚,原擬下榻的旅館早已客滿,便租了一輛自行車四處找旅館,皆沒房間。這麼一來,他想,糗了,只好整個蘇州城各個大街小巷的穿梭巡繞的尋找小旅店。便因如此,還好,他說:「真虧有這麼一段找旅館的周折,我這才在清光之下,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看到了一座有意思極了的夜晚小街小巷的蘇州老城,那種感覺,沒有一個別的城市能夠看得到。」
說得好。的確是那樣,十多年前的蘇州。但即使是今天,固你若騎自行車在微有月光的夜晚,沿著旁有臨頓河的臨頓路慢慢滑行,並向東向西隨意找三數條小巷繞繞,再在懸橋巷向東騎往大新橋巷,可抵耦園,即這樣一段路,已約略可得「小橋流水人家」的一抹蘇州矣。
倒不是只有夜晚才美;實是在依稀的光影中所見無閒雜人的那份靜而教人完整獲得毫不被紛亂所干擾的本色全貌。
若你願意在早上五點、天還濛濛亮時便騎車遊看,這時的街巷更有味道。半小時後,各處的人煙逐漸出現,賣早點的小舖也開始做起生意,路上有了趕路的人,此時的天亮正好教你快騎穿梭,盡情的賞看「清晨的江南」那股旖旎甜軟。
且說一個我某次的「一日遊蘇州」之例。
一早自上海乘火車(班次極多,幾乎班班停蘇州,且常還有位子),五十多分鐘抵蘇州。跳上一輛公車(1路),行二站,抵「北寺塔」,購門票進入,登塔四眺,全蘇州收眼底,取地圖參看,略知「拙政園」、「獅子林」在東面不遠處,「雙塔」在東南,而「網師園」、「滄浪亭」在更南處。至若極西,一塔矗立,當是「虎丘」。如此地圖實景相參,蘇州城市規模已有概念,便下塔,進一廳,叫一杯茶、兩個包子,邊聽現場有人唱「彈詞」,邊吃早點,當年所費不過兩元。
搭計程車至「虎丘」,主要為看「千人石」,此虎丘最經典的石景,一面大而平的巨岩,試想兩千五百年前,此地兀然高起之絕景,帝王諸侯來此踞坐遊賞,何等奇境。環繞千人石,有「東丘亭」、「二仙亭」、「劍池」等勝景。西面的「冷香閣」,坐下飲茶,甚清幽,既歇腳又可讀幾頁旅遊指南。接著去看「虎丘塔」,此塔姿態恁好,近看也毫不失色,至若自高速公路上遠遠望見而心道「蘇州到了」更是絕妙感受。
出虎丘,近中午,搭計程車至「網師園」附近的「五卅餐廳」(十全街142之1號;Tel. 6519-0789)與朋友午餐。此店是蘇州小館子中最出色者,我們點了醬油野生蝦、蟹粉豆腐、松鼠桂魚、蔥油紅菱、空心菜桿炒青椒五個菜。湯則點了「鮮中鮮」,即鯽魚、文蛤、毛蟹共燴一鍋。又加一客鮮肉鍋貼。味至佳也。
飯後,就近往「蘇州第十中學」即清季的「織造署」舊址,去看「江南四大奇石」之一的「瑞雲峰」。這塊太湖石,為北宋花石綱遺物,而今竟然會在一所中學校園內,可見蘇州古城各角落皆蘊藏著昔日光輝的痕跡。
同在十全街上的「網師園」,當也就近看了。看完,又去「滄浪亭」。此二處皆是蘇州極佳之園林,頗值細細咀嚼;然我個人最推薦的,是「藝圃」(文衙弄)。它幾乎是蘇州最小又最便宜(門票10元)且最沒有觀光客的園林,但其內的明代山石佈局保存最完美典雅,故同樣也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遺產」。「藝圃」的另一特色,是它深藏在曲折小弄堂內,車子僅能開到路口,人必須步行進去,這一來,迷宮般的小巷加上蘇州背巷裡小市民的生活調調,全因而一覽無遺了。
下午四時,來到了定慧寺巷的「雙塔」。殿已不存,只見雙塔,這份荒意更增清趣。又坐茶室喝茶。
出「雙塔」,跨過干將東路,便要進入所謂的「古城平江」。主要以平江路為中軸,南起干將東路,北抵白塔東路,東至外護城河,西至臨頓路。平江路沿著平江河,是蘇州目前最典型的「水鄉」風光。這條河上可以乘船,二百元包一艘船,可乘八人,五十分鐘可畢全程1.5公里。黃昏時歪坐船上,左右觀看兩岸風光,時而鑽過拱橋,直是古時情境。
晚上至觀前街附近的「新聚豐」餐廳(太監弄9號;Tel. 6521-9940)吃飯。點清溜河蝦仁(此店蝦仁,全江南最佳。據云建築大師貝聿銘凡來蘇,必吃此菜)、熱熗魚片、蒓菜魚圓湯、上湯米莧等菜,不油不膩,甚滿意。
深夜仍乘東行的火車返滬,五十分鐘一眨眼便到。
這便是我的「一日遊」。我自認如此來玩來吃,蘇州或可不至太離譜,故在此不揣淺陋提供出來。
倘要再玩兩天,不妨往郊外而去,如到太湖上的「洞庭西山」去。太湖,是蘇州最寶貴的大後院。先在胥口看一眼「蒯祥墓」,蒯祥是香山匠人中的楷模,天安門之設計規劃出自他手。再到漁洋山下曇花庵旁去看一處荒湮漫草中的巨墓,據說是「董其昌墓」。
隨即過太湖大橋,進入西山。在「東村」看敬修堂與「棲賢巷門」。再至「東灣」古村,看七株高可參天的古樟,中間有一口古井,站此樹下,在炎夏,據說是全西山最涼爽的地方。村的另一面,有三官殿,旁有一株八百年樟樹與一株一千五百年的柏樹。
再至「涵村」,看一眼「明朝店鋪」。
至「植里」,看「植里古道」與建於康熙四十一年的「古拱橋」(永豐橋)。
至「羅漢寺」,大門口有老楊梅樹。向內行不遠,兩株近千年的巨樟,其中一株有紫藤纏繞而上,被稱為「藤樟交柯」。
以上似是「古樹之旅」,卻因此可以探到西山之幽。至若最南端的「石公山」更是西山第一勝景,不在話下。
西山之吃,有所謂的「太湖三白」,即白魚、白蝦、銀魚,各處小館皆吃得到,不特別烹調,僅樸質的做,便已美極,乃佳質天成也。農家小館多有土雞,味絕美。自種的應時水果也端上桌,如枇杷、楊梅、柑橘等。
西山是一大島,面積八十二平方公里,約近於香港島。倘要玩更小更深荒的島,可乘船至「三山島」。
太湖煙波浩渺,不見邊際,人於此見過了遼闊,再返回蘇州,品嚐小橋流水,當更能感受它的佳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