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國民黨被形容「支那賤畜」 洪秀柱嘆網路加速撕裂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國民黨被形容「支那賤畜」 洪秀柱嘆網路加速撕裂

 2016-06-10 17:57
針對洪秀珠採訪事件,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轉貼相關影片並慨嘆網路加速撕裂。(資料照片,何豪毅攝)
針對洪秀珠採訪事件,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轉貼相關影片並慨嘆網路加速撕裂。(資料照片,何豪毅攝)

自稱「公民記者」的洪素珠採訪榮民涉人身攻擊事件引發政壇重視,執政的民進黨與在野的國民黨兩大黨都發出新聞稿譴責,藍營不少人包括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副主席郝龍斌,都對此事感到痛心難過。洪秀柱呼籲社會「停止內耗、中止撕裂」,勿相互仇恨。

洪秀柱在臉書PO出洪素珠「採訪」影片備份檔,並發文表示,「隨著使用臉書,接觸網路一年多的時間裡,很開心和所有好朋友們在網路上互動、交談,也常常看到一些令人傷痛的現象。似乎網路並沒有幫助我們進一步溝通,而是加速我們的撕裂」。

洪秀柱也提到,這一年多以來,不時看到一些「支那豬」、「支那狗黨」、「支那賤畜」、「中國豬」等不堪入目的字眼,「用來形容本黨,也形容我們的支持者們」。

郝龍斌臉書則是未轉影片,但針對影片中洪素珠問老先生「為台灣做過什麼?」「為什麼要台灣養他?」表示,「我想為那位伯伯回答:所有39年來台的大陸各省份的前輩,幾乎都曾經為捍衛台灣、建設台灣而貢獻過」。

郝龍斌列舉,「八二三砲戰、中橫公路、曾文水庫、翡翠水庫、中山高速公路、北迴鐵路等國家重大政策,都有他們的血淚、汗水與貢獻在裡面⋯這些前輩當初來台灣的時候,大多是20、30歲的青年人,然後就把自己這一生最精華的40年、50年,都奉獻給台灣的這片土地」。

郝表示,所以若要問他們為台灣貢獻過什麼?「我想,或許比你我都大」。

洪秀柱臉書發文全文如下:

隨著使用臉書,接觸網路一年多的時間裡,很開心和所有好朋友們在網路上互動、交談,也常常看到一些令人傷痛的現象。似乎網路並沒有幫助我們進一步溝通,而是加速我們的撕裂。這一年多以來,不時看到一些「支那豬」、「支那狗黨」、「支那賤畜」、「中國豬」等不堪入目的字眼,用來形容本黨,也形容我們的支持者們。

我們尊重每個人對歷史的感受與詮釋,但不盡然代表讓歷史有多角度詮釋的機會就必須全盤否定,就不能客觀評價!我們願意洗淨歌詠與鉛華,反省與反思,但不表示走下神壇的,就必須墜落地獄。同樣的,我們也尊重每個人的認同與選擇,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是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連根同命,有著共同生活環境與回憶的同胞,不應該相互仇恨。

自1911年以來,本黨在為國家建設、現代化的過程中,有功、有過,有的是因為極端的意識形態衝突產生,有的是因為舊時代和新時代的碰撞產生!我們不會選擇逃避這些歷史,也願意虛心檢討,若再次走到選擇的三岔路口,我們是否可以做出的更好選擇。但我們也應該試問自己,若同樣身處在當時的時空背景與環境下,我們是否能夠有更好的選擇?在國家距離滅亡僅有尺寸之遙的環境,他們用生命與青春,換來國家的存續、贏回人民的尊嚴,他們沒有放棄!但我們是否僅僅因為當時與如今擁抱的價值不同,就全面以今非古,視如敝屣。

曾經,我們有機會弭平傷痕!但這二十多年來,我們的社會似乎做出另一種選擇。我們的沒有隨著社會更加的開放與多元,變得更加開放、更加的團結與包容,我們卻變得更加仇視彼此!

年輕的朋友們,你們想要的未來,是什麼樣的未來呢?

你們理解的歷史,是否就如你們所想的那樣全面與客觀?

口中所承繼的仇恨,到底又是由何而來?

未來,想要將臺灣帶向何處?

想要打造怎樣的國家?

我們的社會,能夠停止內耗,中止撕裂嗎?

這一刻,輪到年輕的你們,做出選擇!

郝龍斌臉書發文全文如下:

今天看到一個女士辱罵外省老伯伯的影片,心裏真的覺得很遺憾也很難過,我也不捨再轉載。

我知道這是少數人偏激的言行,然而民眾間這樣的仇恨言行,我想跟這20幾年來「本省、外省」、「愛台、賣台」「本土、親中」等政治操弄也脫離不了關係。政治人物得到了政治利益,然而帶給台灣的是很大的傷害。

台灣是我們共同、唯一的家,這個家在世界上很小很小,但我們曾經在大家團結下,發揮了很大的力量,創下舉世聞名的台灣經濟奇蹟。為什麼到了現在,反而去仇恨一起打拼幾十年的同胞手足?

台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每一個世代、每一個族群的力量都不能少。不斷切割、不斷區分,只會讓我們這個國家,力量越來越弱,心越來越遠。

前陣子,和新加坡友人碰面時,他們告訴我,由於新加坡是個多種族的國家,為了避免分裂,他們的法律明定政治人物禁止以族群議題做為選舉訴求。

難道同文同種的台灣,還要立法禁止出生地在不同省份、甚至不同縣市的歧視?

最後,關於影片中,那位女士問老先生「為台灣做過什麼?」「為什麼要台灣養他?」

我想為那位伯伯回答:所有39年來台的大陸各省份的前輩,幾乎都曾經為捍衛台灣、建設台灣而貢獻過。

八二三砲戰、中橫公路、曾文水庫、翡翠水庫、中山高速公路、北迴鐵路等國家重大政策,都有他們的血淚、汗水與貢獻在裡面⋯

這些前輩當初來台灣的時候,大多是20、30歲的青年人,然後就把自己這一生最精華的40年、50年,都奉獻給台灣的這片土地。

所以若要問他們為台灣貢獻過什麼?

我想,或許比你我都大。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