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傑明·富蘭克林是誰?他就是百元美鈔上那位阿北!發明避雷針的班傑明·富蘭克林,不僅是一位出色的科學家,更是傑出的政治家,同時也當過出版社老闆,堪稱全才。1787年,已經退休的班傑明·富蘭克林出席了修改美國憲法的會議,成為唯一同時簽署美國三項最重要法案文件的建國先賢。這三份文件包括《獨立宣言獨》,《1783年巴黎條約》,以及1787年的《美國憲法》。他見證了美國的誕生,被列為美國的開國元老之一。
說到富蘭克林,這不是知名投資公司的名字,指的是百元美鈔上頭那位人物。在美國,他是「美國革命之父」、「發明之父」,由此就可知這號人物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重要非凡。
班傑明·富蘭克林出生於1706年1月17日,是英格蘭被安普頓郡一個鐵匠家的孩子,排行第17。因家中孩子眾多,食指浩繁,他只上過2年小學,12歲就輟學跑去印刷廠當學徒,後來還協助哥哥辦報。富蘭克林非常熱心社會事務,1743年設立北美第一個公共圖書館,之後北美各城市也效法建立,對北美各地人民的啟蒙起了不少作用。
他還是個半路出家的科學家,1748年班傑明·富蘭克林退出了印刷生意,閒暇時投入各項發明和研究,其中最著名就是電學。說到此,就不得不提起富蘭克林之所以被電學吸引的原因,是在1746年那年,英國學者斯賓士到波士頓講學,利用玻璃管和萊頓瓶進行電學實驗表演。摩擦起電引起紙屑滿天飛舞,萊頓瓶放電當場擊死老母雞等新奇的表演引起了滿堂喝采。當時到波士頓探望親戚的富蘭克林偶遇這場表演,對電的現象產生濃厚興趣。
門外漢富蘭克林非常努力進行大量實驗,甚至在一次試驗中,他的妻子不小心碰到了萊頓瓶,被一團閃過的電火擊中倒地,在家躺了一周才恢復。也因此富蘭克林斷定雷電是一種放電現象,他寫了一篇名叫《論天空閃電和我們的電氣相同》的論文,送給英國皇家學會,卻遭到訕笑,稱他是「想把上帝和雷電分家的狂人」。
這些嘲笑無法停止富蘭克林追求真相的意志,1752年6月的某一天,天空烏雲密布,閃電打雷,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在費城做了風箏實驗,把雷公發出的電蒐集到一個小瓶子裡,這個瓶子就是萊頓瓶-最早的電容器,證實了「天電」和「地電」的性質是一樣的。
第二年的7月26日,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和他的朋友李赫曼重做這個實驗,李赫曼就當場被閃電擊斃,回想富蘭克林能安然無恙,真是幸運,並在一年後發明了避雷針,等於是打敗雷公。
或許世人以為那場冒著生命危險的風箏實驗帶給富蘭克林最大的滿足,其實並不是,他命名為 「Armonica」 (玻璃琴)樂器才讓他深深著迷。富蘭克林出使倫敦時,聽到了用手指摩擦不同玻璃杯杯緣的音樂演奏,便設計出一台類似老式縫紉機的樂器,演奏者一邊踩著踏板,一邊用沾濕的手指接觸玻璃碗的邊緣,音色猶如天籟。玻璃琴問世後,富蘭克林經常在社交場合中親自演奏,包括莫扎特,貝多芬等大師都曾為這種樂器譜曲,小提琴巨匠帕格尼尼甚至讚歎它的音色為「天堂的聲音」。
除了在科學領域具重大成就外,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最重要的政治成就包括改革北美的郵政系統,還代表北美殖民地與宗主國英國打交道。 1767年,富蘭克林到了法國,受到法國人的熱烈歡迎,也為美國和法國締結了結實的同盟關係。1783年在承認美國獨立的英美巴黎和約上,富蘭克林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個偉大的外交成就,推翻了所謂「弱國無外交」的說法。
博學多才的富蘭克林為後世留下了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還是參與美國《獨立宣言》起草工作的政治家、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一生事跡可以寫成一張「落落長」的單子,但樸實的他,最後只願讓人在自己的墓碑刻上「印刷工富蘭克林」,就是這麼的質樸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