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觸建築前,對於建築並沒有太深入的了解。或許,建築離我們太遙遠;也許,我們的生活太匆忙,以致於沒時間好好觀賞生活中的美景。直到,有幸參加台南烏托邦書店於2019年5月25日所舉辦的《日本建築的覺性:尋找文化識別的摸索與奮起之路》新書發表會,讓我有煥然一新的體會與感動!
建築的美感,來自生活的經驗與長久的歷史文化。從這個切入點,要了解近日去世的建築傳奇巨人—貝聿銘,就顯得輕鬆、寫意多了!建築的世界,就跟音樂一樣,必須將生活中的特色旋律、韻腳、強拍與對稱性勾勒出來,才會浮現出藝術的本質與立體感。恰巧,這部分正是我們非常欠缺的...
貝聿銘,是位在美國長大的東方人,這也是他非常獨特的部分。因為,正是這樣的元素,提供了新的思考架構與模式!西方建築,在結構、來源、訴求上,異常嚴格。西方的訓練,必須清楚說明,建築要呈現的意義。東方的建築,則是在線條、呈現、構成上,相對簡易。東方的曲線,有著不囉嗦地自然融合之氣...
或許,正是這個緣故,讓貝聿銘在建築設計的思考上,不容易被囿限住。在訪談中,他說道:「基督教是我熟知的,佛教是我習慣的,而伊斯蘭教是我陌生的,但為了完成【卡塔爾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我踏入了探尋【伊斯蘭本質】的世界裡...」這段過程,可以說是既感人,又感動,卻異常有趣!
貝聿銘就像一個在建築堆中尋寶的小孩。不過,他看到的並不是方塊積木與冷冰冰的水泥土牆。他望得更遠,他望見這堵牆背後的人們,在歷史的長河中,辛勤打拚的面貌;他望見在不著痕跡的幾何圖形背後,所洩漏出的伊斯蘭密碼... 以人類學的說法,貝聿銘尋找的,正是人類原始的圖騰!
圖形與設計,可以經由設計師的巧手,做出不同的樣貌與變化。然而,圖騰卻是最原初的「本質」。貝聿銘為了尋找伊斯蘭的本質,走遍了各大伊斯蘭國度,在熱帶的沙漠中細細摸索其中微小的線索。對於貝聿銘來說,他像是一頭盯住獵物的獅子,只要鎖定目標,就不會放掉任何可能的機會...
一天,在沙漠的光與影中,貝聿銘在埃及的清真室落腳。光影映著迴廊,在整排的煤油燈中,彷彿點亮了他苦思已久的答案。他雀躍又驚喜地狂叫著,伴隨著月光灑進了室前的廣場,仰頭就是柱狀與椎體的極簡幾何形狀,輕巧地構成古老清真室的塔樓與標的。他握著拳,振臂呼喊著:「就是這個了!就是這個了!」
貝聿銘的建築,有著鼓動人心的生命力!原因在於,他在歷史的紋理中,尋找創作的元素與人類文明推進的可能。在這樣宏觀的視野下,建築自然會發出時代的意義及內涵... 記得,魏德聖導演在拍KANO的時候,特別說道:「我們能不能不要站在現在找未來而已,能不能試著從過去找未來呢?」貝聿銘,正是試著從過去找到未來呢!
貝聿銘與他的建築作品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夜景)。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民報合成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