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民報書摘】數字裡的真相:71個最透澈的世界觀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民報書摘】數字裡的真相:71個最透澈的世界觀察

2021-11-06 11:00
作者:瓦茲拉夫.史密爾
譯者:畢馨云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1-08-30
官方網址:

數字不會說謊,唯有洞察才能得知真相

「沒有哪位作者的書比史密爾的書更讓我期待。」——比爾・蓋茲

史密爾是全球百大頂尖思想家,他發現近年的重大討論愈來愈不注重數字,因而離現實愈來愈遠。

為了激發讀者對真確事實的關注,史密爾利用容易理解的統計數據和圖表,引領我們進行突破舊有思維、跨領域的探險,讓我們在這個別具意義的時代裡,掌握真確無誤的實際狀況。

人類為何在數萬年前的世界生存舞台中勝出,能贏過跑得快的馬?關鍵竟然在「排汗量」。博學家史密爾分析各種生物的排汗量,發現在一小時內,一匹馬每平方公尺皮膚可排出大約100公克的水,但人的排汗量是馬的5倍。因此能帶走更多的熱、調節體溫,也就能能堅持長跑更遠的距離。雖然人類跑的沒有四隻腳的動物快,但這樣的身體構造,讓我們的祖先能成為晝行性高溫掠食者,在動物後頭緊緊追趕,直到牠們筋疲力竭為止。這樣的分析也讓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大為驚奇,大聲宣告是史密爾的超級粉絲。

史密爾善於運用看似小眾的統計資料結合多面向的觀察,吸引讀者思考背後的故事,讓比爾.蓋茲多次表示對史密爾的崇拜,這次更在Gates Notes裡專文推薦,「如果你在找人幫你了解歷史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那麼你找不到比史密爾更好的人了——而《數字裡的真相》是很棒的起點。」比爾.蓋茲表示,本書是史密爾寫過主題最廣泛,卻也是最容易理解的。

除了流汗與狩獵的關係、史密爾也在書中研究各國的飲食、他提到了法國人飲酒習慣改變(〈喝葡萄酒與否〉),與各種機械工藝演進、環境變遷,史密爾不僅宏觀的判斷各項數據間的關聯,更善於從歷史的角度看各種數據變化,如〈1880年代如何創造出我們的現代世界〉,都讓比爾蓋茲覺得顛覆了他對世界的想像。

本書目錄

前言
人——世界居民
生育減少了會產生什麼結果?
需要生活品質的最佳指標嗎?試試嬰兒死亡率
最佳投資報酬:疫苗接種
疾病全球大流行期間的疫情為何難以預測?
愈長愈高
預期壽命最後會到頂嗎?
流汗如何提升狩獵表現
修築大金字塔需要多少人?
為什麼失業數字反映不了全貌
讓人快樂的因素是什麼?
巨型都市興起
 
國——全球化時代裡的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長災難
美國真的很獨特嗎?
為什麼歐洲應該洋洋自得
英國脫歐:最重要的現實問題不會改變
對日本未來的憂慮
中國能發展到什麼地步?
印度vs.中國
為什麼製造業仍然很重要
俄羅斯與美國:有些事永遠不會改變
衰亡的帝國: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機器、設計、裝置——打造出現代世界的發明
1880年代如何創造出我們的現代世界
電動馬達如何驅動現代文明
變壓器——默默工作、受到埋沒的被動元件
為什麼現在還不要放棄柴油
動態攝影——從駿馬到電子
從留聲機到串流
發明積體電路
摩爾的詛咒:為什麼技術進步比你想的還花時間
資料量增加:太多太快
在創新這件事上要務實一點
 
燃料與電——為我們的社會供給能源
為什麼燃氣渦輪機是最佳選擇
核電——未兌現的承諾
為什麼風力發電需要化石燃料
風力發電機可以做到多大?
太陽光電緩慢增長
為什麼陽光仍是最好的
為什麼需要更大的電池
為什麼電動貨櫃船是艱辛的航程
實際的發電成本
能源過渡時期步調必然緩慢
 
運輸——我們如何行遍天下
縮短橫渡大西洋的旅程
引擎比腳踏車更古老!
充氣輪胎的驚奇故事
汽車時代從什麼時候開始?
現代車輛的重量運載量比很嚇人
為什麼電動車(還)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美好
噴射機時代從什麼時候開始?
為什麼煤油影響廣泛
搭飛機有多安全?
飛機、火車和汽車,哪個最節能?
 
糧食——讓我們自己充滿活力
沒有合成氨的世界
大幅增加的小麥產量
不可原諒的全球糧食浪費量
地中海飲食漸趨式微
黑鮪魚快要滅絕了
為什麼雞肉居冠
喝葡萄酒與否
理性吃肉
日本人的飲食
乳製品——反趨勢
 
環境——破壞與保護我們的世界
動物與人工製品,哪個比較具多樣性?
母牛的星球
大象之死
為什麼現在談人類世可能言之過早
混凝土知多少
車子或手機,哪個對環境比較有害?
誰的隔熱效能比較好?
三層玻璃窗:透明的能源解決方案
提升家用暖氣設備的效率
遇到麻煩的碳
 
附錄
後記
致謝
延伸閱讀
原文篇名與刊載時間


瓦茲拉夫.史密爾著作《數字裡的真相》。圖/天下文化,民報合成

作者介紹

瓦茲拉夫.史密爾(Vaclav Smil)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名譽教授、加拿大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Canada)院士,曾獲頒加拿大勳章(Order of Canada)。能源科學家和政策分析家,研究範圍博雜,著書超過40本,主題涵蓋能源、環境與人口變化、糧食生產和營養學、技術創新、風險評估、公共政策等。在2010年,獲《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選為100位全球頂尖思想家。

譯者簡介

畢馨云  清華大學數學系畢業,曾任科普書編輯十多年,現為自由譯者及業餘交響樂團團員。譯有《邏輯的藝術》、《這才是數學》、《科學酷媽的育兒大探險》等書。

比爾.蓋茲公開推薦本書影片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