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1823-1901),他把在1895年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在中國歷史上是毀譽參半的人物,一度被認為是賣國賊,但最近中國對他的歷史評價有開始有點平反,認為他其實是不得已的,不斷強調他在1896年堅持了自己「終身不履日地」原則而在橫濱轉船時沒上岸,但真的如此嗎?我在東京發現了李鴻章捐贈的相撲力士碑,其他也有證據,顯示李鴻章跟他的對手伊藤博文私交不錯,或許原本對已經逐漸強大化的日本內心多少有點欣羨,才會連續把琉球、台灣都讓給日本!
中國方面的文件史料,除了馬關條約的談判外,看不到李鴻章曾在東京等地留下足跡,也看不到李鴻章曾跟伊藤博文談笑的場面,也看不到李鴻章對日本的感覺;日本方面則有許多記錄與物證,但這或許是作為帝國侵略者的日本故意留下的不在場證明,而且也是展現跟李鴻章打交道的伊藤博文的外交手腕。
伊藤博文在日本地位與李鴻章在中國的狀況不分上下,或許因此兩人惺惺相惜;伊藤出生於長州藩(現山口縣)的沒落藩士之家,受開國論影響,拜「學兵習儒,兼及洋學」的吉田松陰為師,松陰曾主張應快速整頓軍備而把俄國東北的堪察加半島、琉球、朝鮮、滿州、台灣、呂宋群島等拿下來,可以說是膨脹主義、侵略主義,明治政府所以肯定松陰,是想讓自己的侵略行動正當化;伊藤也深受影響,參加尊王攘夷、開國倒幕運動,明治政府成立後歷任要職,很快成為日本政界首號人物,曾4次組閣,4任樞密院議長,是明治天皇最信賴的重臣。
李鴻章(左)與伊藤博文。圖/取材自網路
李鴻章跟伊藤博文的私交,雖然許多中國的研究都認定是屬於政治權宜性的交往,但事實上未必,兩人之間有相當私交,而雖然中方文件上沒記載,李鴻章在馬關條約時,曾隨伊藤博文一起到東京來,去了在箱根湯本塔之澤温泉的環翠楼(至今有400年歴史,是被指定為有形登録文化財)
據該館以及神奈川縣方面的記載都指出,當時身為中國代表的李鴻章,曾在環翠樓登樓,還在投宿期間,寫了幅字給環翠樓,留下墨寶,環翠樓平時沒有展出,不過像偶而跟箱根有淵源的人物書畫展時,就會展示。
環翠樓是伊藤博文常宿的溫泉旅館「元湯鈴木」新建的樓,是伊藤命名,也是伊藤題的字,他還寫了漢詩「勝驪山 下翠雲隅 環翠楼頭翠色開 来倚翠欄旦呼酒 翠巒影落掌中杯」送給主人的鈴木善左衛;這個名旅館,不僅李鴻章住過,孫文、康有為、梁啟超、張繼等人也都住過。
伊藤博文最愛環翠樓,環翠樓本身也是他取的名字,他題的字,也因此邀請李鴻章來此地,共享自己最愛
梁啟超在環翠樓寫的詩屏風
李鴻章(1895年)下榻時的環翠樓
環翠樓現在正面玄關
除了箱根外,我在東京門前仲町的富岡八幡宮著名的相撲力士碑也看到了「李鴻章」的題名;這個碑是在1900(明治33)年建,左邊是11代橫綱不知火,右邊是12代橫綱陣幕,陣幕是江戶時代最後的橫綱,碑的側面刻有許多人名,伊藤博文為首,其他還有近藤篤衛、松方正義、黑田清隆、德川家達(德川宗家16代)陸奧宗光、大山巌、山縣有朋等都是日本政財界顯赫的領袖,也有市川團十郎、尾上菊五郎等歌舞伎的界頂尖人物;而左邊不知火的碑的側面就是李鴻章捐贈的碑,頭銜長達42字,「大清帝国欽差頭等全権大臣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隷総督一等粛毅媾和大使伯爵」最後才是「李鴻章」!
右邊是陣幕(第12代橫綱)的碑,伊藤博文等財政顯赫的名字刻在此側面
左邊的橫綱碑是11代橫綱不知火,李鴻章大名就是在這塊碑的側面
左邊的碑側面是「伯爵李鴻章」頭銜長達42字
太令人驚訝了,李鴻章還捐款來建日本的相撲力士碑!根據深川江戶資料館的歷史記載指出全部有多達300名的捐助者,顯然李鴻章捐的最多,才能獨佔左碑的大側面!
李鴻章原本應該不知道相撲力士的存在的,或許是1893年時才有所認識;當時一位非常袖珍日本外交官小村壽太郎(號稱156公分,但實際只有143公分),他到北京出任公使去見李鴻章時,魁梧的李鴻章揶揄他說:「在這場宴席中,閣下的個子最小,日本人是否都像你這樣?」小村說:「很遺憾日本人都比較小個點,但我國也有像閣下你這麼大塊頭的,只是我們有話說『大塊頭男人都是笨蛋』無法托以大事,沒辦法只好以相撲來渡世!」
當然曾留學哈佛的小村說這種話菁英意識未免過高,李鴻章無言以對,不過或許從此開始對相撲發生興趣,大概到東京來時,伊藤博文帶他去觀看相撲了,否則不會想捐錢去造橫綱力士碑吧!
李鴻章跟伊藤博文第一次見面是在春帆樓簽馬關條約1895年之前10年的1885年天津談判,其後,根據日本方面研究如「伊藤博文祕錄」或「日清戰爭之路」等,指出兩人之間有許多音信往來,成為盟友。
李鴻章原本因為有大久保利通出兵台灣等事件,對日本人不是那麼相信,加上有些傳聞指伊藤曾私服到上海密會法國公使等,不相信伊藤博文,但真的見面後,認為伊藤博文「舉止典雅,風采看來也是東洋君子人,態度頗敦厚」,而且伊藤看來沒有打算趁清、法有衝突時巧取漁翁之利。
伊藤對李鴻章出示自己治國才能,也提起日清兩國應該就現代化改革來進行合作等;天津談判議事録等兩國共有31件史料,每次談判最後,日本方面的記錄則記載有談判結束後,李鴻章跟伊藤博文每次都一起用餐。
究竟兩人每次都一起吃飯,吃飯時都說些什麼,並沒有記錄,或許就是關於對近代化改革的展望等,伊藤博文當時從天津回日本路上還作了首詩,內文是「解紛不用子文力,談笑之間又締盟」這顯示兩人吃飯時談笑風聲,達成了結盟目的,而且從其後兩人往來書簡可以看出,李鴻章非常想學習日本近代化的經驗,伊藤博文也表示日本有大阪砲兵工廠在模仿義大利生產砲彈r山砲」、「海岸砲」,如果清國需要的話,日本可以提供等;李鴻章也不時稱讚伊藤博文有治國才華等。
甲午海戰後,李鴻章到馬關(下關)談判,被日本浪人小山豐太郎打了一槍,賠償的金額因此從3萬萬兩白銀,減少為2萬萬兩;而且李鴻章在養病期間,日本天皇與皇后都致意慰問,皇后還特意托人送去親手做的繃帶,派了2名護士,《朝日新聞》等30家日本報社一起送了60隻雞,為李鴻章一行加菜;馬關市西部漁業組合送了特大號水箱,裝有章魚、海參等70幾種海鮮。
因此全日本各階層算是非常善待李鴻章,照顧無所不致,讓他復原很快,繼續談判;而且李鴻章簽完條約後,按日方記錄,他是來了東京,住在箱根等,甚至還捐錢造相撲力士碑。
因此傳說他在簽完馬關條約後,對日本痛恨萬分,而說出「終身不履日地」的說法,是很可疑的;傳說他1896年9月14日從溫哥華搭美船「中國皇后號」返國時,在日本橫濱要換搭清國的輪船招商局的「廣利號」回國時,據說日方在岸上準備好食宿,但他堅持不上岸;甚至還傳說他因為腳不想踏到日本土地而用轎子抬,或有更誇張的傳說,是他認為用轎子抬也形同踏上日本的土地,因此在兩艘大船間架了木板,74歲高齡的李鴻章就飄飄然地從這船走到那船。
我站在富岡八幡宮的橫綱碑前,摸撫著「李鴻章」三字,覺得這個老人是非常親日的,那個換船不上岸的傳說只是為了想幫他拂拭「賣國賊」的說法,並不是真的。李鴻章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基本原因是想省錢,但是是否因為內心還算不討厭伊藤博文與日本,覺得台灣給日本也不錯呢?
富岡八幡宮是東京三大社之一
富岡八幡宮內有力士巨大的手印、腳印碑
李鴻章碑是在橫綱力士碑
歷代橫綱力士的名字都在榜上
專欄、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