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不向悲劇命運屈服:以巴出路的最好選擇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不向悲劇命運屈服:以巴出路的最好選擇

2014-07-15 11:13
近月來,以巴又有新爭端,要收拾這場爭端,必須從雙方人民內心渴盼和平的角度出發,才能獲致長遠共存共榮的停火方案。(圖片:網路資料)
近月來,以巴又有新爭端,要收拾這場爭端,必須從雙方人民內心渴盼和平的角度出發,才能獲致長遠共存共榮的停火方案。(圖片:網路資料)

1967年以阿戰爭之後,以色列兼併了東耶路撒冷,並在約旦河西岸推行屯墾政策。以色列政府這個計畫性的政策,逼使巴勒斯坦人離開他們地理與文化上的家園。

一般以色列人認為擴張政策,可以擴大他們的經濟和居住機會。但世俗的國家主義者則把新屯墾區觀念定位在猶太歷史(上帝選民 / 應許之地)和以色列國發展中的歷史脈絡裡。此舉則可利用屯墾者的宗教激情達到他們建立一個大以色列國的願望。

從此,以色列在整個約旦河西岸構築了數以百計的檢查站和路障,藉以控制和進一步收縮巴勒斯坦人的行動自由。十年內屯墾者人口多達到二十萬人。這些人是有武裝的,對巴勒斯坦人充滿敵意。這也是巴勒斯坦人無盡災難的開始。

哈佛大學中東副研究員莎拉.羅伊(Sara Roy)曾觀察分析指出:「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已經枯萎,人們沒有希望,充斥憤怒,兒童沒有童年可言」。當她走訪迦薩地帶,如此描述:「我看見果園和灌溉系統被摧毀,以色列坦克和阿帕契直升機攻擊過的民房一片焦黑,人去樓空…」這樣的指陳,令人憤慨卻無言以對。

隨著以色列國家力量的擴張,以及美國猶裔菁英勢力的堅實奧援,形成全世界猶太族群動員化(mobilized),這才是以巴和平的最大考驗和障礙。也許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點出了問題所在。她認為,建立一個猶太國家將會導致巴勒斯坦土地的阿拉伯人流離失所。而讓阿拉伯人無家可歸,等於是讓猶太人在整個歷史裡無家可歸的歷史重演。以巴爭端至今無解,可是其來有自。

近月來,以巴又有新爭端。六月間三名以色列神學院學生,在約旦河西岸遭到綁架殺害,伊斯蘭極端組織哈馬斯否認其所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遂發動「中流砥柱」為代號的軍事行動,以火箭猛轟迦薩走廊,迄今有950人死亡。以三人被殺害,換取近千人的喪亡,何其不值。七月十二日的經濟學人評論指出,要收拾這場爭端,必須從雙方人民內心渴盼和平的角度出發,才能獲致長遠共存共榮的停火方案。問題是,政府和人民的想法有極大落差。

長期以來,經濟學人對以巴問題的針砭,不計其數。現在作此評論,希鬆平常且別無新意,也就不足為怪了。畢竟,要讓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彼此療傷止痛,共同打造一個新的家園──奠基於公民權而非種族或宗教認同的雙民族(bi-national)國家,恐怕陳義太高,儘管這才是最好的出路。尤其要起而行,也即在政治領域的去軍事化和世俗化,甚至出現宗教領域的去彌賽亞主義化(demessianization),不啻還有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