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容易,羅馬帝國的疆域雖然在今日不同國家境內,但每征服一個地方,總會有新城市的誕生,這些新興城市都一定程度上仿照首都羅馬的城市規劃,擁有大量公共設施,羅馬人擅長將水從城市外的森林中藉由水道橋導入市區,在羅馬城中共有十一條,每天供水量約為三億五千萬加侖。
水道橋不能太陡,否則衝力會沖垮設施;也不能太平緩,否則易成一灘靜止的死水影響水質,對於城市中的公廁、地下排汙系統,噴泉都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羅馬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浴場,水問題的解決大大方便了羅馬人的生活。
說到公共浴場,在羅馬城,圖拉真浴場、卡拉卡拉浴場及戴克里先浴場都是頗具規模的。卡拉卡拉浴場可同時容納兩千人,如同今日的三溫暖,浴場設施冷熱水兼具,不僅達到潔身目的,更是社交場所,也有圖書館、俱樂部以及餐廳等設施。許多電影中,羅馬天空總是藍天白雲,其實跟世界大都市一樣,古羅馬早就面臨空氣汙染問題,為了維持浴場全年運作,當時燃料是以木材充當,燃燒造成城市天空烏煙瘴氣。看來自古至今對於自然的破壞,實在是地無分東西南北,人不分老女老幼的。
直到今天,一些留存自羅馬時期的水道仍然是城市中噴泉的水源。大家熟知的許願池:著名的特拉維噴泉,有以海神為主體的大面浮雕牆,就是其中一條水道橋的終點。來到這裡,不可免俗要丟銅板許下願望,而據說這樣的儀式也是保證日後會再回到羅馬。若是晚上來,點上燈火的許願池更是遊人不捨離去的浪漫之地。
滄桑風華,世界縮影
羅馬城市中,廣場是重要的空間元素,它是城市中心,也是居民集會場所,經典電影《羅馬假期》中,葛雷哥萊畢克騎著偉士牌機車瀟灑載著奧黛麗赫本悠遊羅馬各個景點,片中出現的西班牙廣場當然也成為遊客朝聖之地;從共和時期開始,羅馬廣場(Forum Roman)就是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古羅馬帝國心臟地帶,可說是羅馬的博愛特區。遼闊的羅馬廣場,散布著共和時期的最高政治機關元老院,帝國時期為皇帝打勝仗紀念興建的三座凱旋門、祭祀用的各類神殿,一棟棟跨越千年遺留至今的建築,依稀可見羅馬盛世的光輝。尤其是走到盡頭,雄偉矗立眼前的圓形競技場,更是讓人遙想古羅馬人尚武的狂熱氣氛,似乎還能聽到讓市民為之沸騰浴血搏鬥的吶喊聲。
競技場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兩個合併的劇場,也是今日體育場館的前身。西元八○年落成後,這座可容納五萬人的龐然大物就成為羅馬城代表性建築,在西元二四八年羅馬建城千年的紀念活動中,據說就用了兩千名格鬥士上場彼此或和野獸拼搏,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學家甚至相信,古代羅馬人會將羅馬競技場灌水模擬海戰,但這部分缺少有力證據佐證,歲月滄桑早已洗盡大理石風華,而曾經濺灑其上的鮮血和骨骸也隨風而逝,如今只留下褐黃色的大塊原石供人憑弔。
看台上扯開喉嚨嘶吼、情緒亢奮的觀眾,與浴血廝殺奮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奴隸與牲畜,形成彼此消長的兩股力量,於是乎,人性中最醜惡也最野蠻的性格在這樣的殿堂中宣洩出來。奴隸們一旦被送到這裡,基本上就很難再踏出競技場,生命就此畫上句點,因為與猛獸相鬥的結果,十之八九都是以卵擊石,就算僥倖倖存,也很難全身而退,通常是傷痕累累,重傷而死。這樣血腥殘忍的場面,與羅馬帝國發展出的高度文明相比,實在是落差極大的對比。
當我們知曉競技場內一場又一場殘酷搏鬥的故事之際,也許對這樣的血腥暴力嗤之以鼻,但放眼現今世界,情況又何曾好轉?國與國之間政教不合的衝突每天不斷上演,世界變成競技場,鬥爭畫面從場內擴展延伸到場外,也許這就是人類的劣根性,跨越時空依舊在血液裡蠢蠢欲動。
羅馬的真正價值
羅馬最不缺的就是橫跨各時期形形色色、裝飾繁複的神廟與教堂,但最讓我驚豔不已的建築,卻是結構簡單,反璞歸真的萬神殿。羅馬人在建築上最為關鍵的貢獻就是發明了混凝土和券拱,此技術在萬神殿表露無遺。外觀毫不起眼,走進內部才知可觀,完全沒用柱子的大殿,都是靠著精準的計算,用圓頂的支撐,造就寬闊的空間。而圓頂中央的天眼大洞,不僅光線會隨著一天時間更迭變換位置,下雨或下雪時,雨水緩緩飄落更是美景,更展現了改信基督教之前的羅馬人泛神信仰的極致,站在大殿真有天人合一的感覺。
羅馬還有個城中之國:梵蒂崗,這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國家了,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不到一平方公里,也是台灣在歐洲的唯一邦交國。梵蒂崗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國土面積雖小,但卻有全世界最大的聖彼得教堂,在梵蒂崗,大與小的觀念,似乎也不能用一般眼光來比較。
這個世界上最奇特的城中之國,不僅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聖地,就算不信仰天主的人,也會想體驗一日之間橫跨兩國的奇妙經驗。當然來到這裡,不只是尋求這樣的經驗而已,境內的博物館與聖彼得大教堂,俯拾之間皆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精品,不但感受宗教的神聖氣氛,也見識到藝術帶給心靈上的洗滌震撼。堪稱是西方藝術文化史精華的館藏作品。
與其說梵蒂崗是個國家,在我心中它反而像是個大型博物館。巴洛克大師貝里尼設計如同上帝環抱世人手臂的廣場,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人的濕壁畫與雕刻等等,令人目不暇給。雖然這些作品早就不知在藝術書籍圖片中看過多少次,但親眼瞧見還是讚嘆不已。梵蒂岡城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文化瑰寶,所以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羅馬帝國留給後人的不單單只是這些有形的藝術建築,對我來說,羅馬帝國留給我的遺產很簡單:有錢要懂得花。為什麼呢?因為羅馬人在歐、亞、非各個被他征服過的城市,砸下大錢興建幾乎是同個模子複製出來的城市,讓各地的羅馬公民在都可以享受同樣的榮耀與便利,凝聚了由不同族群構成的帝國向心力。不像歷史上許多朝代,擅長打天下,掠奪屠殺的結果都只是曇花一現,思想與文化並沒有讓人心悅誠服。如今,就算不知道羅馬帝國的人,羅馬帝國所留下的文化遺產卻影響著你的生活,這才是「羅馬」一詞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