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日前直言抨擊,華山,三創與松菸是台北的假文創園區,他認為台灣的文創產業需要用國家資本來支持,而國家的資本不應該用在那些無本求暴利的私人資本上來成就國家的‘假台灣文創’。此言一出,立刻引發一場真假文創的爭辯。文創真假與否,各有見解,但國家資本該如何運用才是最重要的議題。甫告一段落的倫敦融合計劃(London Fusion Project),將資源鎖定在孑然一身的創意工作者與中小型或微型企業,希望透過交流學習與適切的輔導,協助其拓展事業與增加就業人口,或可為借鏡。
創意產業是倫敦第二大工業,年營業額達兩百億英鎊,就業人口約有七十萬人,而倫敦也有兩萬八千家數位科技公司,倫敦融合計劃就是要設法協助,讓這兩者在現有基礎上合作與創新,並建立關係網,不要讓這些中小型或微型企業,只停留在接案子的自由業,或短期合約工作,很容易受到地方經濟起伏的衝擊,同時又敵不過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從2012到2014年截止的倫敦融合計劃是一個實驗性的計劃,以大學為平台,第一步是讓中小企業意識到新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機會,二是經過引導與學習,可以發展出創新的點子,最後是開發的過程中能夠運用大學的資源。倫敦融合計劃由歐盟提供一半的經費,約五百八十萬英鎊,倫敦市政府為督導機關,其他經費來自合作的夥伴或大學,計畫最終目的是提升就業機會,以及增加生產力。以倫敦大學三個學院(金匠學院,哈洛威學院,以及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支持的創意合作中心(C4CC, Centre for Creative Collaboration)為例,其租用一棟位於倫敦市中心靠近國王十字站的兩層樓建築,面積約有四百平方公尺,是一個開放且免費使用的空間,最早從2010年開始,後來獲得融合計劃資助,在三年期間,C4CC同時有廿種不同的生意,卅家新公司在此成立,超過兩百卅個案子在此發芽成長,裡面有建築師,作家,攝影師,紀錄片工作者,音樂家,作曲家,軟體工程師,產品設計師等等非常多元,各自發展其計劃,同時又互相交流,或合作新案子。C4CC是站在輔導的角度,而非管理者,空間的使用是保持動態且互相協調,但又彼此信任,所以即便貴重器材放在裡面,也不必擔心。有些公司退出是因為開發失敗,但發展很好,成長很大的公司也必須離開,另行找需要付租金的地方去,因為這裡不是免費辦公室。C4CC經常舉辦工作坊,研討會,演講,學生創作展,以及每年倫敦設計節的作品發表,因為年輕一代,愈來愈傾向自己當老闆,因此後來有許多畢業生來此創業。換言之,C4CC最重要的特色是,提供工作空間,協助畢業生發展事業,增加合作機會; 開發實際可行的經營計劃與產品,而非只是研究或討論新點子; 輔導剛起步的事業或新產品,就算失敗,這裡也提供資源與環境,不斷地重複嘗試,直到發展出成熟的模型。倫敦融合計劃雖然已經結束了,但今年新的歐盟經費達五億六千萬英鎊,預計有七年時間,將繼續投入倫敦中小企業,或微型企業的創新,教育,工作訓練以及增加就業機會上,倫敦市長強生呼籲有興趣的組織遞案競標,五月廿六日截止申請。
反觀台灣的情況也不例外,許多創意設計公司都是小公司,或者個人工作室,經常是各憑本事,獨自作戰。除了參加設計比賽,擺攤賣東西,或到國外參展之外,若能建立關係網,透過學習與互相交流合作,不斷地開發創新,創造工作機會,提高生產力,這也是國家資本理應著力的地方。如果其事業已經壯大,能夠有錢開餐廳,租店面賣精品,甚至上市上櫃,即便這些公司經營的產業也稱作文創,但已具有市場競爭力,就不應該繼續由國家資本補助,更遑論動輒年營業額數百億的大型企業。甚且,如果大型企業有意投入文創,反而應該站在協助與資源分享的位置,提供創意工作者或設計師合作機會,就像英特爾或微軟等公司的Open Source Project那樣,鼓勵更多的創新與創意,也有助於大型企業本身的成長與競爭力,而不是反過來跟中小企業,甚至是自由業的創意工作者,爭食國家資本。
C4CC建築外觀,因計劃與租約到期,已於2014年底結束。
工作空間有3D印表機等設備。
展覽與演講廳。
公司與計劃案的名單展示。
圖片為作者本人所有,於2013年九月的倫敦設計節期間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