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文】向南展延的古域發展:同心圓城市—行腳九芎城(11)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文】向南展延的古域發展:同心圓城市—行腳九芎城(11)

 2020-05-22 14:07
位於眷村東北隅眷舍空間配置,多為日遺獨門獨院木造房舍,每戶之間係以亞歷山大椰子樹列植及圍牆作為區隔。圖/李界木提供
位於眷村東北隅眷舍空間配置,多為日遺獨門獨院木造房舍,每戶之間係以亞歷山大椰子樹列植及圍牆作為區隔。圖/李界木提供

早期平原上的聚落,多沿水路和水圳的要地而興建,而繁榮。

噶瑪蘭族時期

原始聚落景觀是依水而居的小型、非固定性集村。人口密度小,但噶瑪蘭族採取集居的方式,聚落並不穩定,亦無明確的社界,常有移動遷居的現象發生。

清領時期的九芎城:同心圓城市

拓墾時期聚落之發展是防禦性集村,主要分布在山地平原間的接觸地帶,在文化上地處山地住民與噶瑪蘭族之間的緩衝帶,大致與現今台九線一致,形成防禦性集村聚落。五圍就是一例。

泰山口圳的修築後,散村出現:當水圳開成以後,農人利用小渠引水灌溉,居住在便於耕作地,又凶猛的山地住民漸西退入山,於是散村出現,並沿著泰山口圳形成帶狀分布。

嘉慶17年(1812)清廷將宜蘭地區納入版圖後,設治於五圍並建築噶瑪蘭城,成為蘭陽平原上的政經中心。因為西門口及北門外都有經商貿易最需要的渡頭,所以噶瑪蘭城十字街之西段及北段最為繁榮,且已具格子狀街廓,為主要商業區。城東及城南的街道除了官廳前較為方整外,其餘則是屬於蜿蜒巷道,主要以居住功能為主。

同心圓城市

深入認識宜蘭舊城的樣貌前,先讓我們看看古城圖,是以昭應宮為圓心,舊城東、西、南、北路為圓的外廓,這就是宜蘭舊城區。


從地圖上略呈圓弧形的街道和街角的路牌,隱約的在提醒人們,這裡以前曾有座圓形的古城。圖/李界木提供

五圍由於位於蘭陽平原的中部偏北,宜蘭河由西往東貫穿,經壯圍鄉流入太平洋,全境均為平原,無山岳、丘陵,平均海拔高度只有 7.38 公尺。由地圖上所看到的九芎城,略呈圓弧形的街道,隱約可看出這裡曾經是座古城;直至光緒21年(1895),清政府割讓台灣,宜蘭被日本人接收,九芎城儼然成為殖民指揮中心,城牆隨後則以「市區改正」為名拆除,闢建成為今日的舊城東、西、南、北路。

平安順興是入城通關密語

當時的宜蘭城有五個城門分別是:


圖/李界木提供

清嘉慶17年(1812年)首任通判翟淦發動居民,在宜蘭市舊城區構築圓形土城、4座城門、吊橋,4座城門建造完成後,依據八卦方位加上密語,取名為東「震平門」、西「兌安門」、南「離順門」、北「坎興門」通關密語就是「平安順興」四字。

護城河不僅是城廓的最外防衛線,也是連通城內外的水道,同時還具有灌溉的用途,為了進出方便,城門口外的護城河上一般都會架上橋樑,甚至作防禦性更高的吊橋,在敵人進攻時可以收起。宜蘭舊城曾經有條優美的護城河,悠悠地流過宜蘭人的心中,豐富了宜蘭人的鄉愁記憶。河中搖曳的水草、岸邊的垂柳,曾經是宜蘭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站在已掩蓋的原址,過去護城河流經的地方,只見車來車往,一片匆忙。

 
舊城東路、舊城西路、舊城南路、舊城北路即是當時的護城河位置,連接起來呈圓形。圖/宜蘭文物史料蒐集暨調查研究報告書,李界木提供

噶瑪蘭廳衙:清嘉慶17年(1812年)首任通判翟淦遷建於此。日治時代(明治29年3月,1896)廢舊衙後,改為省立宜蘭醫院。1897年另建廳舍於城外。圖/宜蘭縣史館,李界木提供

清代街庄位置圖。圖/縣史館,李界木提供

清領時代以武營街—康樂街以北最繁盛

舊城西北區(鄂王社區)位於宜蘭河南岸(舊稱西勢大溪),古時水路,宜蘭河從「堰空頭」可直接航入社區的支流「西門溝」至西關廟,貨運船隻頻繁,為宜蘭市西門一帶極具重要的運輸航線。民間聚落昌盛,重要廟宇環聚,各式傳統商業市集、工匠眾多,民間活動頻仍。中山路在清代和現在的文昌路、新民路成十字型把宜蘭舊城分為乾門(西北邊)、坤門(西南邊)、艮門(東北邊)、巽門(東南邊),是宜蘭市最重要的商業、金融及交通的中心和動脈。

清代時間宜蘭的精華區在今武營街和康樂街一線以北。城內空間則以西北部為商業中心,西側以行棧及富商宅第為主;東北部為衙署等公共建築所在,以及官紳的高級宅邸;南門一帶則是武營。

清領時期,宜蘭市中心建造「昭應宮」,當時建廟工匠大都居住鄂王社區,大量的傳統工匠技藝及優秀的藝術師,均在當地雲集交流;而古時的社區為西門城牆所貫穿,故分城內、城外,當時傳統食品業與工匠業均聚集於當地,足可觀出城市生產結構與地緣邊陲的交互關係。當時薪火相傳的傳統產業,協力生產、簡樸實惠、刻苦自約、培養出難得具手藝價值的聚落生活型態。展現地方特色,維護傳統生活美德,提倡簡樸環保之生產與生活價值。

早期宜蘭常為淹水所苦,直至日治時代,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首度於西元 1900 年開始修築南岸堤防及整理河道,解決部分水患之苦。70 年間,陸續全面性整治宜蘭河堤防及河川調整工程,遂使兩岸居民在安全上能獲得保障;90 年起,宜蘭縣政府開始著手規劃宜蘭河濱公園整體計畫,除了維持河川安全外,更兼具公園遊憩等生活機能,讓親水保育之環境學習活動,成為主要的環境工作目標。

 
在光大巷口有一幅用原木雕刻的鄂王社區地圖,鑲嵌著各種舊時代的工藝品,也代表這些傳統技藝的所在位置。從木雕地圖開始展開光大巷的藝術圍牆之旅。圖/李界木提供

走出光大巷就可以看到光明寺。圖/李界木提供

沿西門路(過去運河)走來到慶和橋下堰空頭,這裡有一幅大型的木雕壁畫,展現的是堰空頭渡船的過往景像,不過有玻璃窗隔著所以會反光。圖/李界木提供

優雅漫步歷史扉頁間:楊士芳紀念林園。圖/李界木提供

文武廟的左側曾為「仰山書院」遺址,右側為清代科舉考棚,歷史上曾多次作為學校校舍或考試考棚。圖/李界木提供

古城東北區 

位於宜蘭舊城內東北方,有楊家古厝青仔宅,高高細細的椰子樹,在社區屬「城市型」社區,大道路以商業經營為主,次要街巷多為住家,由中山路、舊城北路、聖後街三條路街圍成的A字型區域範圍。

十六崁:

位於中山路上近北門口處,本區為入城必經之地,商旅繁忙,自古即為商家林立之地,因有16家商店緊臨,因之稱為十六崁。另一說,一次大火燒毀16家商店,而稱十六崁。「崁」的定義:指一種住、商混合功能的住家;街屋,也是古厝的形式之一,它最大的特色是由一間間相鄰的房子所形成的,俗稱一間為「崁」,最著名的即是頭城的和平老街。

歷史古蹟

坎興門(北門口)

清嘉慶十八年(1813)宜蘭城建構完成,周圍接近圓圈的造形,圓圈640丈,東西直徑、南北直徑皆約180丈,為當時全台各城之中最接近圓形的城池。宜蘭城在道光末葉改為石質城牆,依清朝往例,縣級城有四門,而宜蘭城多了一個小東門,作為緊急逃生之用。北門,坎興門,在舊城北路與中山路交叉口。北門口是宜市南區、溪南、花東等地,往礁溪、頭城、台北、基隆必經的孔道。小東門,迎春門,在舊城東路與聖後街交叉口。

 
坎興門遺物(現存宜蘭市圖書館)。圖/李界木提供

黃舉人宅

開蘭舉人黃纘緒,生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卒於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享年七十七歲。

黃纘緒一生最榮耀的是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時年二十四歲是第一位考中舉人的噶瑪蘭子弟,所以被冠以「開蘭舉人」銜稱,彩繡旂旗,鼓吹陣鳴,風光熱鬧,聲動鄉里,啟發楊士芳志願,於田中望而嘆曰:「余何日得如是乎?」,二十八年後,同治戊辰七年(公元1868年)楊士芳進士及第,人稱「開蘭進士」。開蘭舉人、開蘭進士前後輝映,是全蘭陽的光彩。

清道光二十年的開蘭舉人黃纘緒旗杆硤,今存放在後裔世孫宜蘭市縣議員黃定和新興路家後院內。今宜市孝廉里,名稱由來即是為紀念黃纘緒,舉孝廉歸。

黃舉人宅今皆已拆除,片瓦不存,只能追憶,一在力新路上,一在新民路100巷友愛百貨前停車場。故宅為完整三合院式,正身為五開間,兩旁則有左右護龍,外牆由土埆、板磚、木構混合建成以木造為主,屋頂是木架構,唯有正身還保有使用台灣瓦;而正廳樑柱門窗則可窺出細膩的手工,左右護龍的牆壁下端則以日式水泥磁磚重新砌補。故屋主已捐出宅舍及舉人相關器物與照片,交由縣府拆遷另覓地重建,而拆下來的各部構件,現己遷建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黃纘緒故宅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重建後。圖/李界木提供

黃舉人最早宅第位於今孝廉里舊城北路74巷底,佔地廣闊,宅前立有旗桿,目前僅保存旗桿座部份組件於後代家中。圖/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李界木提供

進士第

 
進士第。圖/李界木提供

開蘭第一位進士:楊士芳,乳名文梓,字蘭如,號芸堂,五位兄弟中,排行第四,清道光六年(1826)誕生。父楊長有務農,祖父楊雀,原籍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後移居台灣宜蘭冬山柯林。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末,為避番害遷居擺厘(今宜蘭市進士里)。同治元年(1862)考中鄉試舉人第168名,同治七年(1868)四十三歲考中三甲第118名進士,楊進士於1903年1月10日逝世,享年78歲。

楊士芳故宅:座落於聖後街故宅,就是他在光緒年所築,面積約三百坪,為古民宅偉構,惜因子孫太多,步驟不一,現大廳右側的廂房己全遭拆除命運,另以新蓋鋼筋水泥的三層公寓取代,只有正廳上的『進士第』門額尚能讓人體會出當年風光的形象。


夾藏於水泥叢林間的楊士芳進士第現況。(由天主堂旁的口直入) 圖/李界木提供

巷內側牆。圖/李界木提供

楊士芳擺厘故宅:幼年家貧,本居噶瑪蘭清水溝柯仔林,後遭生番襲擊乃遷至擺厘現址,並於道光24 年(1844)創建故宅。攝於2016年6月。圖/李界木提供

外埕豎旗杆座乙對,整座宅第原為刺竹所環繞以資防禦。然而時過境遷,住戶多已搬離,年久失修,建物非與昔比,搖搖欲墜,雖有所修繕,但樣貌已失,早已乏人問津。圖/李界木提供

擺里舊居庭園。圖/李界木提供

擺厘大福排水上的橋,以士芳命名。圖/李界木提供

石敢當

在力新路16巷內,及聖後街158巷巷口處,各有一座石敢當的石碑,如不特別留意,很容易會忽略而過。它們正是宜蘭以往常見的街頭避邪物:石敢當。

昔日農業社會,科學較不發達,人們往往將一些不能控制的災禍,不能解釋的現象,歸之於鬼邪作祟,尤其是巷弄入口、三叉路直衝處、橋頭、河岸、塘邊,由於易生意外事故外,更被視為不祥之地。於是人們便在這些地方立一個象徵泰山山神的石碑,以鎮邪煞,這就是石敢當的由來。位於力新路上的石敢當較小,石碑略呈梯形,碑文刻有石敢當等文字。現建有遮雨篷頗有小廟之勢。

而隱在巷裡的石敢當成長條型,但石碑上的獅頭浮雕,嘴中啣劍雙眼圓睜,形貌似乎更顯威猛。「石」字多刻一點,應是雕刻師神來之筆。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有石敢當會之信徒,前往祭拜。如今生活形態改變,昔日民間隨處可見的石敢當已越來越少。少數僅存的,也往往因街道拓寬,改道而被遷移或損毀,威猛的石敢當,面對歲月的侵蝕,不禁也要感嘆「有志難伸」。

 
力新路16巷內的石敢當。圖/李界木提供

聖後街158巷口,便可見到這座石敢當。圖/李界木提供

清領時代以武營街—康樂街以南較靜寂

武營街:宜蘭第一打鐵街

宜蘭縣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以務農為主,在以前的農業社會中,因為沒有大型的農機具可以使用,所以在台灣各地,都有傳統的打鐵舖,打造農民在田裡會用到的手工農具。

宜蘭舊城區內,有一條傳統的打鐵街,現在這條街上,打鐵舖依然存在,但打鐵的榮景不在,紛紛都兼著做開鎖的行業,這裡是宜蘭的武營街。

「武營街」相傳於清朝時有軍隊駐營此地練武而得名,當時因打造兵器所需而形成打鐵匠的聚集,而後則因農業的興起,漸以製作農具及家用器具為主。宜蘭市”打鐵仔街”,興盛時期整條街多達十幾間打鐵舖,以前打鐵皆是手工製作,每次打鐵時一定要雙人以上搭配製作,默契要十足,路過時,我常駐足凝望。而今鐵舖只剩自已,夥伴則是一台自動打鐵機。

 
出售各式農具或是家庭所需的器具以及開修鎖。圖/李界木提供

以開修鎖為主。圖/李界木提供

武營:清代軍事基地

武營是清代在宜蘭地區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位於武營街以南,舊城南路之間,包括聯勤電池廠和化龍一村座落之基地。日治時期後日人改為練兵場、憲兵分屯中隊,二次大戰期間作為日軍野戰醫院,名為「衛戌醫院」,為提供醫院醫官、護士住宿,日本政府在醫院周邊興建日式房舍作為醫療人員的宿舍及儲物間等;1949年,國民政府撤離至台灣,接收日遺房舍,將本來在大陸天津生產通訊器材和電池的聯勤204廠撤遷至此,而1957年軍方因電池需求急速增加,原來產量不敷使用,即利用美援在礁溪興建新廠,而原宜蘭市廠房改作為聯勤204廠的倉庫。小時侯兄長在電池廠做事,廠內有游泳池,常出入,對此地頗熟悉。

化龍一村土地權屬原為國有財產局,惟使用權歸屬聯勤總部,管理權歸屬陸軍總部戰時期的聯勤204廠。近年經宜蘭縣政府與國防部協議交換土地,現辦理都更計畫相關作業。現正整修改造,部分成為公園。


聯勤前204廠未拆除前之照片,化龍一村隔著一道圍牆環繞配置於廠區週邊。圖/李界木提供

日式木造房舍背面仍保存原貌;建物與圍牆:外牆改以磚造整建。圖/李界木提供

武營廟(大樹公廟)

走到西安街,看到這間「大樹公廟」,雖然小小一間,可是很明顯可以感受到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香火鼎盛。宜蘭市西安街的這座武營廟,始建於1851年,也就是清咸豐年間,當時是祭祀「大樹公」。

根據文獻記載,祭拜大樹公的地方很多,而登記為大樹公廟者,在整個宜蘭縣也僅這座「武營廟」。傳說以前這裡有一棵大樹,幫當地民眾遮陽光又供乘涼,還頗有靈氣。後來被寫「離緣書」的墨汁噴到就枯死了。為了感念有靈性的大樹公,於是塑造金身供奉,相當靈驗。一開始只是土角厝的小廟,經過兩次翻修,成為坐東向西,面西門城外(今舊城西路)。後來因為巷子另一頭興建大樓,變成無尾巷,也使得很多人無法注意到大樹公廟,經地方人士們奔走,再加上地主同意捐土地,也獲得大樹公同意,2006年將廟移轉180度,變成坐西向東,面向西安街。眾人們還集資將大樹公廟進行第三次翻修。


武營廟:大樹公廟。圖/李界木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