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馘碑
宜蘭公園最特殊的是有個獻馘碑,其他地方少見。「馘」(音同「果」)所指的是首級之意,以前泰雅族人有「出草」獵取平地漢人及噶瑪蘭領導頭顱的習俗,清朝多次出兵圍剿,卻無功而返,而後在日軍剿撫並施的政策下,泰雅族人不再有「出草」的傳統,因而建立此碑塔,不僅代表長久以來族群從磨擦到和平,也為紀念多位長眠於此的英靈。
以前泰雅人『出草』就是下山來獵取漢人或噶瑪蘭人的首級,泰雅人會出草的情況有二:第一是部落有災禍或慶祝活動時,要以貢品來祭拜祖靈,而人頭即是最高貴的貢品,第二是泰雅族的男性表示成年的象徵,即是獵取人頭。泰雅人獵取回的人頭經過處理後,會置放於人頭架上,並每天與人頭對話,對話內容類似祈禱文,主要意思為『我們生前是敵人,死後為朋友,你的靈魂再去找一些同伴來與我們為伴』。
到了日治時代,宜蘭廳長覺得此行為過於野蠻,故發動出兵圍剿,泰雅人在不敵的情況下投降,雙方並訂約廢除出草習俗,故泰雅人將一些出草用的番刀、弓箭及獵取的人頭交予日本政府,並由日本政府設碑,將這些東西埋於碑下,故此碑的涵義,也可代表漢人、泰雅人與噶瑪蘭人的和平對待相處,立碑人皆為當時地方士紳或秀才、舉人。
在宜蘭市中山公園內的東南側角落,矗立一座造形特殊而又典雅的石砌碑,碑體下方刻著設立此碑的緣由,上方則有「獻馘碑」三個大篆字;它靜靜地矗立在那裡,已有近百年的歲月了,見證了一段從戰爭到和平的歷史,此碑是為安埋無主孤魂的納骨塔,目的是為了紀念開蘭初期被原住民所殺害的漢人,足見人們慎終追遠的精神。在明治四十二年三月,興建了這座形制頗為特殊的獻馘碑納骨塔,塔下深埋泰雅人所獻出的武器、與所馘獵的頭骨,又稱「首塚」。因此過去常有人來此碑前,焚香祝禱,祈求開蘭英靈保佑,和平長駐人間。
獻馘碑。圖/李界木提供
1909(明治42)年宜蘭仕紳為感謝日人管理得當。圖/李界木提供
地方人士集資將人頭骨葬於此地,並立碑紀念。這是過去日軍通訊中心,也是我在國小時,要上去升旗的升旗台,我無知的賤踏他們,現在想來有點毛毛。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街役場(宜蘭市公所)
宜蘭街,為1920年至1940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臺北州宜蘭郡。今宜蘭市的民族聯合里、民權聯合里、新民聯合里及中山聯合里。
日治時期的宜蘭街役場、宜蘭市役所及戰後初期的宜蘭市公所,皆以舊宜蘭水利會作為辦公處所。
宜蘭街役場:過了南門橋便是役場,圖中的圳溝是未加蓋前的舊城南路。(縣史館) 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公學校
明治29(1896) 年,原名宜蘭國語傳習所,宜蘭縣最早設立之現代型式小學,堪稱「蘭陽首學」。1898年更名為「宜蘭公學校」,後又改名中山國小。之後分別設立頭圍及羅東分教場,以及礁溪、員山、四結、壯圍庄等分校,宜蘭地區各小學,均直接或間接由中山國小傳承成立。
宜蘭公學校。(縣史館) 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小學校
明治32年(1900)3月1日創校,初創時稱為宜蘭小學校,全部招收日籍學生就讀,昭和16年(1941)4月,改為宜蘭國民學校,兼收少數台籍學生。
戰後,1945年11月韓火土先生負責接收,翌年3月該校日籍學生全部遣送返國,台籍男生轉學中山國校,台籍女生則轉學女子國校就讀。當時宜蘭市長陳金波有感於地方教育資源缺乏,仍倡議利用該校設施,建立一所新學校,以供宜蘭子弟就學。經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核准,校名定為台北縣立宜蘭市光復國民學校,1946年9月開始上課,10月宜蘭設縣,校名改稱「宜蘭縣宜蘭市光復國民學校」。1954年10月,泰山路新校舍落成才遷入現址上課。
光復國民學校的設立,原本就是要利用原宜蘭國民學校之校舍授課,但原借用該校一部分上課的宜蘭中學校,因為學童遣返或轉學,全部校舍,遂為宜中佔用,光復國民學校無可奈何,只好利用宜蘭國民學校的宿舍上課,但雙方約定借用校舍至1950年10月滿期,宜中應無條件歸還光復國校,自建校舍。
宜中的金六結新校舍一直到1953年才全部完成,而宜蘭市公所,接著又以此地為辦公廳舍。另在日治時期的外苑運動場,新建光復國校校舍,如此一波三折,光復國校在1954年,才有了自己的校舍。
新設的光復國校的學生來源是自新學區內招募一年級的適齡兒童2班(男女各一班),至於二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是由學區內原就讀於中山國民學校和女子國民學校的學生編入,共有12班的男女學生合校的新校。但宜蘭家長保守習性強,不贊同男女合校合班,再加上沒有校舍,誰都不願意,從原就讀的中山國民學校和女子國民學校移讀。因此,原計劃12班編制的計畫也無法達成,最後改為一年級新生2班及幼稚園的小規模學校開始,多出來的教師被改派他校。
光復設立以後,學校非常重視國語教學與推行國語,被縣府選為「國語推行模範學校」。第一屆畢業生在宜蘭縣初中升學率表現優異,自此以後,學生人數直線上升。自1952年起至1981年止,全校班級數都維持在20至30班之間。
光復國小戰後成立,本人雖是第一屆畢業生,當時並沒有固定校區,教室全靠借用廟宇、公家機構。曾借讀過五穀廟、林姓祠堂、縣政府車庫、城南宜中教室等地,未曾在泰山路現址上過課,可說是「游牧學生」、「貓移巢」,未曾固定過。
過去作為宜蘭救國團大樓、宜蘭市公所、宜蘭市圖書館和舊宜蘭縣議會的用地,那時全屬宜蘭小學校校地。
城南宜中創始於1942年4月30日,名為「台北州立宜蘭中學校」,在宜蘭小學校(今宜蘭市公所)東側,木構屋三間,學生一百餘名,建制四年卒業。(宜蘭市志) 圖/李界木提供
日治時期的外苑運動場,新建光復國校校舍。(宜蘭市志) 圖/李界木提供
現今光復國小:學校的校門部分經過長時間的整修,擁有了新的風貌! 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地方法院
1945戰後,臺灣高等法院派臺北地方法院檢察官抵宜蘭負責接收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宜蘭支部檢察局事宜,更名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宜蘭分院檢察處」。1962年強烈颱風歐珀侵襲宜蘭地區,災情嚴重,報奉核撥專款就原址重建二層辦公大樓。2004年宜蘭地方法院遷至新大樓辦公,但在此成立簡易法庭。
市公所對面的宜蘭地方法院。圖/李界木提供
稅捐處
以往地方稅、國稅均由地方稅捐單位,宜蘭縣稅捐稽徵處徵收之。宜蘭稅捐稽徵處,位於渭水路上,成立於1950,於日治時期屬台北總稅部稅捐處,戰後改為第一稅務稽徵所。為服務溪南民眾,除宜蘭總處外,另於羅東成立羅東分處。稅捐處有籃球埸,學生時代假日,我常來此處打球。
宜蘭縣稅捐稽徵處。圖/李界木提供
日治時代較特殊住屋
山牆上的麒麟成為整個建築最醒目的圖騰;額名為「方德順」。這是我住在民權里時,里長伯的辦公室。圖/李界木提供
渭水路。(蔣渭水先生的老家,地近東嶽廟附近) 我老家也在渭水路上。圖/李界木提供
在宜蘭市公所對面,也有著一棟精美的街屋。方德順古厝興建至今已有90年的歷史。經營什貨生意,生意興隆,顧客涵蓋宜蘭、員山、三星、壯圍等地區的民眾。圖/李界木提供
三角仔:三港(美福大排、珍仔滿力排水和思源排水) 匯合後注人美福大排,加蓋後成為省九公路(中山路) 和縣民大道的孔道。是昔日農民進城的前哨站「土礱間」(碾米廠)集中地,最著名亦是當時最大的老字號「新茂興碾米廠」即位於此,老東家為陳木杞老先生。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飛行場(宜蘭飛機場)
如果以現在的宜蘭市來看,日治時代的宜蘭飛行場就占了大約四分之一的面積。1936年,宜蘭就建了北機場作為民用機場,1938年參與環島航線營運。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首先徵收北機場,再建南機場(第一軍用機場) 和西機場(第二軍用機場) ,共有三座。
隨著宜蘭縣政中心的開發,周邊的竹科城南基地與清大宜蘭校區(現為宜大校區)也已開始開發,而這兩個基地的現址正是日治末期的宜蘭南機場。
日治時代日本人在宜蘭興建了三座機場,計有:南機場、北機場、西機場(員山鄉內城附近),太平洋戰爭末期還曾當成日軍神風特攻隊的基地呢!(縣史館)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北機場在戰後,右側變成了金六結的基地(陸軍新兵訓練所) ;左側多作農業的使用。中間則有老舊眷舍,以及一個規模還蠻大的幼稚園。(中央研究院) 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南機場周邊現存的日治軍事地景,主要有(1)八角形塔台(2)風向帶(3)機堡(六處) 。(縣史館)圖/李界木提供
西機場:日治時期員山機場。(中央研究院) 圖/李界木提供
機場軍事地景
連接南北兩座飛行場的疏散道(滑行道)旁,興建了許多雙拼式的飛機掩體,鋪過的疏散道就分岔到這些掩體裡,成為宜蘭飛行場的一大特色。不過仍有少數掩體是單一獨立的。北機場跑道的北面,也有好幾座機堡,而且都蓋在樹林間,隱蔽性比南機場的機堡佳。可惜這些機堡都不在了,應是在興建金六結營區時拆除的。
太平洋戰爭時,日軍在宜蘭興建宜蘭機場,作為神風特攻隊起降用,並徵用民夫,用人力由北機場,沿今日的復國巷拉到南機場,復國巷當時稱作飛行機路。日軍也曾在今進士里(進士路)附近,興建大群機堡,用來停放與保護戰機。當美國派轟炸機要來砲轟戰機時,日軍號召宜蘭農校、宜蘭中學的學生,製作以稻草、樹枝等製成的假飛機,用以騙過敵軍。至今仍可看見約三個機堡的遺跡。
八角塔台
南機場八角塔台為是1943年日軍在宜蘭建築的軍用機場,南機場八角塔台是為了因應太平洋戰事,作為引導軍機起降而興建。八角塔台位於南機場北側,結構使用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成,造型特殊為三層樓高之八角塔台,但實際室內樓層僅有二層,第三層為半開放式觀測台。目前南機場八角塔台因廢棄無人使用,宜蘭科學園區籌建時,我特別要求規劃單位把它保留下來。
八角型飛行指揮台。圖/李界木提供
風向帶
南機場風向帶位於宜蘭市建業路22-92號東北側,為量測飛機起降所須之氣候資料之用,其建築屬磚砌方形建築,牆上開設兼具通風與防禦之效的長形窗,屋頂以混凝土築成,其上覆土成倒梯形以達欺敵掩飾之效,混凝土屋頂上架設木桿,以懸掛探測風向之旗子。
田中的風向帶。圖/李界木提供
飛航定位台(LOCATOR)
無線電助導航設備之一,定位臺設備與歸航臺相同,僅發射功率較小,其效涵蓋距離約在10浬至25浬間。
大學路上的飛航定位台(現屬交通部) 圖/李界木提供
機堡(飛機掩體)
機堡俗稱飛機掩體,推測應建於1943(昭和18)年,日軍在南機場周邊建築軍用機場,以因應太平洋戰事之時,在南北機場旁興築了許多機堡,作為藏匿軍機之所。目前跑道左側的六處機堡都在工程圍籬內或軍事管制區,下圖為本人從道路旁拍攝,機堡以為樹林所包覆,難以辨識。但有趣的是,這機堡旁邊還躲了兩台坦克車唷!
機堡以為樹林所包覆,難以辨識。圖/李界木提供
在南機場的V字型開口附近,有好幾座機堡,圖中就可以看見其中六座。這些機堡大部分被保留了下來。(中央研究院) 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市南橋里飛機掩體群
飛機掩體之確實建築年代不詳,但可推測應於昭和18年(1943)日軍在宜蘭建築軍用機場,以因應太平洋戰事後期,當時在南北機場旁興築了許多飛機掩體作為藏匿軍機之所。戰後,包括飛機掩體、觀測塔台等所遺留日治時期軍事設施,為國軍接收,並曾為為陸軍51師152旅步2營之營區,原為軍事管制區,2008年原南機場土地,因劃編為國立清華大學校區用地(現為宜蘭大學校區用地),原軍用營區遂於2011年遷移,因此成為閒置空間。
區內計留有6座飛機掩體,形成群落,由南至北,具有歷史、文化價值。飛機掩體為保護軍機,以厚度30公分鋼筋混凝土建造呈弧形,其上方覆土後再栽種植物,極為堅固並收欺敵之效,表現出軍事建築特色。群聚之飛機掩體,保存良好且造型特殊,極具再利用價值。
飛機掩體,保存良好且造型特殊,極具再利用價值。圖/李界木提供
員山機堡活化,與社區結合成為景點。圖/李界木提供
宜蘭的這些典型日本陸軍型掩體壕機堡,出入口是彩虹狀的弧形,尾端則為兩節式的雙輪形。圖/李界木提供
思源機堡。圖/李界木提供
擺里機堡。圖/李界木提供
南橋里廢棄營區。圖/李界木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