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藍圖】沒有聲音的副總統,辭世發出的鏗然之聲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藍圖】沒有聲音的副總統,辭世發出的鏗然之聲

2017-03-08 21:10
台灣的臨終醫療未來如果真能走向這樣的理想境界,那麼,李元簇先生辭世時所留下來的典範,就是振聾發聵的洪鐘之聲,不再是「沒有聲音的副總統」。圖/網路資料,民報影像合成
台灣的臨終醫療未來如果真能走向這樣的理想境界,那麼,李元簇先生辭世時所留下來的典範,就是振聾發聵的洪鐘之聲,不再是「沒有聲音的副總統」。圖/網路資料,民報影像合成

前副總統李元簇先生以94歲高齡辭世,生前,李元簇在大眾心中的印象,大概只有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為他下的註腳:「好的副總統就是沒有聲音的副總統。」李元簇一生也的確有如這句寫照,任內無聲無息,卸任後也深居簡出,從來不引起任何波瀾,直到去世。

拒插鼻胃管

但是,李元簇先生辭世的過程,卻為台灣社會留下了一陣急需的鏗然之聲。主治醫師透露,李元簇先生開始出現吞嚥困難情況時,原本醫療團隊為他插上鼻胃管打算灌食,李元簇先生以行動悍然拒絕無意義的延長生命,自行拔管,並留下字條明示拒絕插鼻胃管,交代後事時也強調不要插管急救,順從自然,安詳離開人世。

台灣人一生忌諱談及死亡,抱持著鴕鳥心態,以為不談論死亡,死亡就不會來臨,可惜人終有一死,當真正面對死亡時,處理方式往往糟糕到了極點,李元簇先生可說相當幸運,生前還有足夠的清醒時間,可明白指示不要無謂急救,但是,以前副總統的身分,李元簇先生都還得親自拔管以示抗議,就可知道台灣臨終醫療慣性之惡。

若不像李元簇先生那麼幸運,先行昏迷,或是無法清楚表達意思的病人,往往在家屬「孝子症候群」發作,要求「救到最後一刻」,以及醫護人員害怕濫訴,進行防衛性醫療之下,被整得「死去活來」,在瀕死邊緣折騰了好幾天,最終全身插滿管線、布滿針孔,瘀青處處,身體變形,被惡整到最後一刻而不得好死。

長期關注生死學的黃勝堅醫師,投書媒體透露,有錢有勢的大人物到了臨終時,所有人你一言我一語都要出意見,醫療團隊從善如流施以各種急救,把病人整得還活著就有如身在地獄,家屬雖然心疼,卻又害怕社會壓力,擔心遭批評沒有盡力「救」病人,不敢簽署「拒絕急救同意書」。

孝子症候群

不只大人物如此,在健保的「德政」下,家屬沒有經費考量,往往「孝子症候群」嚴重發作,醫療團隊明知病人早應自然安詳離開,卻只能繼續過勞拼命「救治」,同時卻有真的需要救治的病人擠在急診走廊;健保繼續支出無謂的過度醫療費用,而臨終無謂醫療的費用又相當昂貴;病人則被「救」得慘不忍睹,直到終於慘死為止;家屬自己也疲累不堪,落得四輸的下場。

台灣社會缺乏對死亡的思考,從不考慮「好死」,而是拒絕承認死亡,這樣的陋習是每每發生臨終慘劇的基本成因,如今,李元簇先生以前副總統的身分,做出最好的示範,教導台灣大眾,應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面對死亡,若是台灣社會能因此受到啟發,學會如何「好死」,那麼臨終病人終於可得到安寧;醫療團隊可空出心力治療真正有機會救活的病人;健保可省下大筆預算用於其他重要用途,如改善急重症給付,與疾病防治;家屬也能安心而不會無所適從。

台灣的臨終醫療未來如果真能走向這樣的理想境界,那麼,李元簇先生辭世時所留下來的典範,就是振聾發聵的洪鐘之聲,不再是「沒有聲音的副總統」。政府相關單位,也不應只讓卸任副元首來以身作則,而是必須全面規畫對民眾的生死學教育,否則,在健保財務年年吃緊的情況下,卻放任浪費醫療資源用來惡整臨終病人,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