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一個核工留學生在愛荷華的諜對諜故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一個核工留學生在愛荷華的諜對諜故事

 2015-05-30 23:25
《核彈MIT: 一個尚未結束的故事》作者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核子工程博士、現任宜蘭人文基金會專業技術顧問賀立維。(擷自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youtube影片)
《核彈MIT: 一個尚未結束的故事》作者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核子工程博士、現任宜蘭人文基金會專業技術顧問賀立維。(擷自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youtube影片)

我在中科院服務數年後,經過重重關卡,終於得到公費出國的機會,並申請到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核子工程研究所,進修博士學位。之所以會選擇這所學校,是因為這裡的「艾姆斯國家實驗室」(Ames Lab.)有一座研究用的核子反應爐,在二戰期間,曾扮演美國發展核武的一些角色,這是讓我感興趣的地方,也是學習的目標。

但原以為到美國只是單純地讀書及做實驗,學習想學的東西,結果卻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甚至還遇到一些人身安全的危機。那是1978年的秋天,早在我申請美國簽證時,就被美方盯上了……

外籍學生顧問主管 有著CIA的背景

記得在美國大使館面談時,移民官問了我一些奇怪的問題,當時並沒有太注意,以為只是例行公事,後來回想起來,才發現有些蹊蹺。移民官瀏覽我的申請表,看到我要去美國進修核子工程,又是中科院的研究人員,他沉思了一會兒後問我:如果遇到美國與台灣的利益衝突,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我記得自己是這麼回答他的:「在不損害台灣的利益前提下,我會盡量配合。」或許正是因為這句話,讓他覺得我是個「可造之才」,於是在文件上振筆疾書一陣子後,往我的護照上大章一蓋,我就這麼拿到了美國簽證。

在我抵達愛荷華校園的最初幾天,首先參加了例行的新生「認識環境」(orientation)活動,是由學校的「外籍學生顧問室」主辦的,由他們跟新報到的外籍學生介紹服務的內容,以及我們應注意的事項。最重要的是,他們負責外籍生的延期加簽事務,也就是說,若有外籍學生做了美國政府不喜歡的事,他們可以隨時取消當事人的簽證,當事人就會被遣送回國。外籍學生顧問室的主管毫不避諱地自我介紹,他原來任職於美國中央情報局,我相信他就是中情局派到學校來的,以直接「掌握」我們這些外籍學生的動態。而核工系的外籍學生,當然成了他們所要「掌握」的A級對象。下面述說的故事,應該就是出自他的安排。

CIA幹員R先生  來電說要做生意

開學後不久,我接到一位自稱是R先生打來的電話,他說他想要跟台灣做生意,希望多了解一些台灣的社會與經濟環境。其實我心中早已有數,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遊戲。就在我們約好見面之前,班上一位來自沙烏地的同學莫罕默德.索利(Muhammad Soli)問我:有沒有接到一位R先生的電話?我問他認識這位先生嗎?他說R先生是美國中情局的幹員,有事沒事就找他麻煩。

跟我們接觸,探聽我們的底細,吸收我們成為美方的臥底,就是他們的任務。我這位同學是沙烏地貴族家庭的成員,家裡有石油、有皇宮,還可以娶四個老婆,當然不會理會老美的誘惑。他提醒我要留意美國人的意圖,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他。

我們這些國防單位派出國的公費生,在出國前都會接受一堂名為「出國講習」的課程,重點在於訓練我們如何與海外左派及台獨分子鬥爭。至於如何來跟我們的「友邦」美國應對與周旋,卻沒有包含在課程中,只能靠自己臨機應變。不過還好,就在出國前幾天,我受到了「特別照顧」,到一個「上級」單位報到,接受特別的指導與指令。事實上,當時美國校園中,真正的左派人士沒見到幾位,「忠黨愛國」的右派同學倒是不少,這些同學扮演「監督」台灣留學生言行及為政府擔任「政令宣導」上級指導員的角色,但有時拿捏得不好,或拿雞毛當令箭,做得過火了,反而會弄得人心厭煩,對政府產生反感。

台灣「上級」單位指示  去和R先生交往

在接到R先生來電後,我當然要向「上級」報備及請示,上級指示我可以與他來往,靜觀其變。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他所住的旅館餐廳裡,他遞給我的名片上寫的頭銜是華府某顧問公司的資深顧問,地址是一個郵箱。如果真的是想了解台灣的經貿環境,多的是官方與貿易機構,何必大老遠從華府專程飛了幾千公里,來到這間位在鄉下的學校,住五星級旅館,找一個學理工的台灣留學生請教,這實在說不通!他的任務和企圖,不用想也知道。

第一次見面,一切行禮如儀,幾乎也都言不及義。R先生年紀約四十多歲,身材微胖,出生在美國中西部,在華府地區求學與工作。剛開始,我們天南地北地閒聊,聊家庭,聊工作,他好像忘了找我碰面是要跟我請教台灣的經貿問題,也沒提到要向哪個客戶提供服務。

他對我的個人嗜好倒是特別感興趣,不時提起這話題,例如課外時間喜歡什麼活動?一個人在美國留學會寂寞嗎?想不想多交些朋友?有沒有意願兼個差、找些外快之類的。對於這些問題,我心裡早就有了答案,他無非就是想找出我的弱點來下手,然後再進一步突破,達到吸收的目的,當他達成任務、升官加爵後,再找下一個目標。我只告訴他:剛來到美國,光是課業就忙瘋了,有一堆必修與實驗課程,還有為我們這些外籍學生精心設計、幾乎要整死人的英語課,然後就是博士候選人的資格考試,這項資格考是生死關鍵,考不過就打包回府。這一切並不誇張,我都是據實以告,第一次的碰面最後就在「你好我好」之後結束。
(本文節錄自賀立維著《核彈MIT: 一個尚未結束的故事》諜對諜的愛荷華)
(編按:標題為民報編輯另加)

賀立維新書《核彈MIT: 一個尚未結束的故事》封面。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