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經典小鎮龍潭,先嚐嚐傳統客家小吃牛汶水,再踏上百年挑擔古道,尋覓往日繁華。也有剛出爐酥脆口感的窯燒披薩,飽食後前往三坑自然生態公園,看著湖光水色多悠閒;石門水庫旁當年的老屋雜貨店,如今轉型為茶屋,來沏一壺茶,品茗客庄的老時光故事。
品嚐客家傳統時光 阿秋姨牛汶水
來到具有百年歷史的三坑老街,以永福宮為中心,短短不到十分鐘的距離,將傳統的客家文化濃縮其中,每個角落都是歷史精華。造訪位在老街中段的「阿秋姨牛汶水」,將近80歲的老闆阿秋姨,營業日清晨3點就開始備料,將客家人的硬頸精神,揉進一顆顆白透澎彈的糯米糰,開店至今口味始終如一。
牛汶水原是早期客家農忙時節,休息吃的點心,由於食用方便,又能補充力氣,便成為傳統客家婦女的必備技能,更是阿秋姨重要的童年記憶。遵循古法製成的牛汶水,將泡水2小時的糯米,磨成米漿瀝乾後,充分攪拌至有黏性,再將其分段揉成圓餅狀,最後在正中央輕壓凹陷形狀,成為牛汶水最經典的樣貌。與一般麻糬不同,牛汶水的口感很有嚼勁,反覆咀嚼後產生的糯米香氣更是迷人,無論是和著溫熱的黑湯薑汁一起品嚐,或是後來改良成冰涼沁心的剉冰形式,每一口彈牙滋味彷彿都在回應著舊時光的美好回憶。
牛汶水、草仔粿、水粄等都是相當有人氣的米食品項。圖/林冠良
昔日熙攘的繁忙風景 挑擔古道
穿過石門國小一旁寧靜的巷弄,「挑擔古道」入口隨即在眼前出現,像是與老時空相會的交叉點,踏上重新鋪整好的石板路,想像昔日挑著扁擔、運送物資熙來攘往的人們,以及學童路過此道前往上學的模樣,讓輕鬆的健行之旅增添些許人文感觸。
沿途自然生態豐沛,隨處捕捉都是美好光景。圖/林冠良
挑擔古道入口處的百年古井,與古道一同見證三坑曾是繁榮港口的時光。彼時,大漢溪的河道水深足以讓船隻航行至三坑,再藉由挑夫沿著古道將茶葉、煤炭、日用品運送到十一份,而古井正是當時十一份居民與挑夫共同休息、解渴的地方。挑擔古道長度約200公尺,以石門國小為起點,整路都是平緩的下坡,可以愜意地漫步在古道上,感受步道兩旁桐花樹林的綠意景致,遙想昔日繁忙風景,更多了一分懷舊浪漫想像。
在綠意盎然中,踏上一場尋幽思古之旅。圖/林冠良
柴燒窯的酥脆好滋味 怪咖柴燒PIZZA
漫步之後,就前往「怪咖柴燒PIZZA」品嚐獨特好味道。老闆黃加潤發揮理工專長賣披薩,用電腦繪製窯的構造,自創獨一無二柴燒窯。為了解決一般柴燒窯爐有餘灰容易掉進披薩裡的問題,黃加潤說,「我用以前古早大灶的原理來設計,讓柴火在底下燒,透過耐火水泥板、耐火砂傳熱,溫度會比一般柴燒窯更高,披薩也就更酥脆了。」
現點現桿的披薩是新鮮美味的重點。圖/林冠良
這裡的餅皮沒有過多的添加物,只有使用鹽、糖、老麵,揉著早上才醒的麵團。將麵團桿平後,刷上鮮紅色的自製番茄醬,接著擺滿彩椒及配料,最後再抓一大把起士鋪上,餅皮上滿溢的餡料看起來超豐盛。將披薩送進窯爐後,過沒幾分鐘香氣便飄散整個空間,全憑店家經驗與香氣決定出爐時間。才剛上桌,拿起一片大口咬下,口感酥脆且不刮口,同時保留麵團清香與木柴質調,而披薩外緣不規則捲起的波浪,更是金黃爽脆,這正是窯燒披薩最有魅力之處!
酸甜洛神花口味的披薩,十分獨特。圖/林冠良
親近土地的美好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天晴的午後時光,最適合來到「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可以在寬闊的草坪搭帳篷、鋪野餐墊,或坐或躺,選一個讓自己最舒適的姿勢,欣賞湖畔粼粼風光,和四周蓊鬱景致譜出一幅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畫面,天青水綠,自己也成為美麗的一景。
三坑自然生態公園採用生態工法建造,大量種植原生花草樹種,也巧妙融入公園應有的休憩設施。公園裡有個生態湖,湖水清澈陽光映照,可以依著湖畔而建的木棧道漫步,欣賞豐富的水岸生態,看著白鷺鷥劃過寧靜湖面引起波瀾,驚動生態池裡的魚兒加速游動,還有一旁的孩子急著想拉父母來到水岸旁玩耍,愜意美景一幕接著一幕不間斷。獨自駐足在湖畔,望著夕陽美景,也是一段幸福好時光,公園後方就是三坑鐵馬道,再騎上單車吹拂涼風,讓自然懷舊的好心情延續。
浪漫客庄有好茶 石坪茶屋
來到龍潭,這個舊時茶葉運送古道的終點、水路運輸的起點,當然要輕啜一口茶香,遙想當年的繁華。前往「石坪茶屋」,老闆呂紹雄承接了父親原本做雜貨店的老屋,店內陳列許多龍潭地區與石門水庫的舊資料,構築成只有此地才有的人文風景,二樓外的窗台爬滿盛開的珊瑚藤,與紅磚老屋相互輝映。
6月至12月是珊瑚藤盛開期間,來這裡能品茗又賞花。圖/林冠良
進入黑膠唱片獨有的音質流瀉兩層樓的空間裡,空氣中飄散著暖暖的紅茶香,再來一盤每桌必點的招牌滷味,店家使用兩種滷包熬煮,加上適量的糖,誘出食材的天然鮮甜,海帶保有脆口嚼勁,素雞、素肚也分別控管熬煮時間,才能讓味覺更有層次。嗜吃甜品的人,也可選擇黃澄澄的鮮奶布丁,不添加一滴水,濃郁香醇在入口後開始蔓延,佐一口日月潭紅玉或是高山烏龍,讓懷舊情感在老屋裡慢慢沉澱昇華。
品嚐綜合滷味、鮮奶布丁,再沏上一壺好茶,人生好愜意。圖/林冠良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