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歐洲之聲】廖天琪談全球聯網「六四」31周年纪念論壇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歐洲之聲】廖天琪談全球聯網「六四」31周年纪念論壇

—後疫情時代,中國走向何方?

 2020-06-04 11:12
六四天安門事件今年迎來31周年。圖為「坦克人」(Tank Man),1989年6月5日「王維林」阻擋坦克行進的畫面普遍被認為是20世紀標誌性相片,這張相片為由美聯社的攝影師傑夫·懷登所拍攝的版本。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六四天安門事件今年迎來31周年。圖為「坦克人」(Tank Man),1989年6月5日「王維林」阻擋坦克行進的畫面普遍被認為是20世紀標誌性相片,這張相片為由美聯社的攝影師傑夫·懷登所拍攝的版本。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今年迎來31周年。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中國國內及國際形勢均發生了較大變化: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格局,國際社會各種質疑中國之聲此起彼伏、中美緊張關系局勢不斷升級、蔡英文連選連任總統,台灣地位似有所加強、北京收緊對國內及香港的管控……在這樣的背景下,紀念六四似乎面臨著新的難度和挑戰。

考慮到全球尚未徹底擺脫新冠疫情的困擾,活躍在世界各國、關注中國民主運動的各方志士,決定選擇在6月3日這一天,舉行全球聯網會議,紀念「六四」31周年。在此會議前夕,我們連線到定居德國的國際筆會和平委員會副主席廖天琪女士。

法廣:首先請您簡要地向我們介紹一下今年紀念「六四」活動的全球聯網會議。

廖天琪:從今年年初到現在,新冠病毒蔓延全球,世界各地進入緊急的封關閉戶的狀態,至今都還沒有完全解禁,當下人們走向街頭舉辦大型的紀念會,是不可能的,因此朋友圈內發起在網上舉行紀念活動的建議,立刻得到各方讚同的響應。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這類網上會議早就已經是一種行之已久的模式。由於參加會議的友朋們散在五湖四海,南北半球,各地時差很大,所以我們的會議將於6月3日舉行,事實上也已經跨入6月4日了。屆時亞洲的台灣、香港、日本,美東地區、歐洲各國、澳洲、紐西蘭大約有幾十人參加。開會時間兩小時,所以僅有二十餘位能安排發言,其它人僅是在場的聽/觀眾,會後視頻錄像會送上YouTube,讓海內外朋友共同分享,不忘初心,共同堅持中國的民主事業。

我們這次的2020年全球聯網「六四」31周年紀念論壇,用了一個切入現下世界局勢的主題:「後疫情時代,中國走向何方?」由於近幾十年的全球化,人類世界快速科技的發展、商品、資本、信息、服務之間的流通,交通、交流的網狀發展,世界已經是一個緊緊密織的大網,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這次武漢爆發的新冠病毒就是一個明證。然而世界各國所受到的沖擊不等,反應和防禦不同,有些國家和地區受到的經濟、醫療、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打擊和傷亡人數,不亞於一場戰爭。而爆發原點的中國,表面上將疫情控制住了,但是因疫情衍生出來的危機,從國際外交、金融、商貿到國內的人心動蕩、經濟衰退、政局不穩,都是對北京政權的巨大挑戰。

本次論壇一開始是德國的人權牧師羅蘭•庫納(Roland Kühne)為六四亡靈的追思祈禱,接下來是六四學運領袖王丹的主題講話,之後是台灣駐柏林代表處的謝志偉大使以及民運理論家胡平發言,還有港台和歐美紐澳的政界、學界人士及各地的民主人權鬥士,我們聽聽他們在追思六四之外,對當下局勢的分析和看法,是極具啟發性的。

法廣:六四天安門事件又送走了一個年頭,為六四平反的期盼一年接一年的破碎,作為一名人權衛士,您對中國民運未來發展方向及應采取的策略有何見解?

廖天琪:多年以來,許多知識界的人士都把「六四」的正名,看成是中國向前發展所繞不過的一道坎,這種預期就像西方預測,通過改善提升中國的經濟民生,社會產生中產階級,整個體制就能從威權逐漸步入民主自由的道路,這兩種預測結果都落空,北京政權利用華夏民族勤奮的本性,和那種「打掉牙齒和血吞」,祖祖輩輩要出人頭地的民心民情,一方面將權力緊握在共產黨手中,一方面也「讓利」給老百姓,加上將教育和媒體及宣傳機制全都控制在黨手上,隱瞞歷史、扭曲事實、強化洗腦都非常見效。如今別說當年「反右」、大饑荒的殘酷歷史被淹沒,連「文革」都有點模糊了,至於「八九民運」,「六四慘案」,在年輕一代的中國人腦海中,都已經淡化甚至被抹去了。

正因為如此,我們每年紀念「六四」顯得格外重要,民主運動可以把「六四」作為一個切入點,來揭露中共政權的殘暴、虛偽和說謊成性,跟這個蔑視歷史和真相的獨裁體制爭奪話語權是第一步。民運的未來,卻要將眼光和格局放得更大,一個否定、拒絕自己過往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只有厘清、檢討、認識本身的錯誤,並且從中汲取教訓,才能穩步的向前發展。中國今天表面上正在步入小康,國家有錢,人民生活改善,但是這是建立在枯骨和冤魂上的虛幻繁榮。我們看看經過第三帝國納粹的罪惡,德國戰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懺悔,不斷挖掘罪惡的根源,至今不絕,所以現在建立的民主是堅實的。這給當代的中國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法廣:新冠疫情期間,北京沒有放鬆對言論、媒體等全方位的管控。5月下旬舉行的中共兩會上,政府當局更宣布了打算在香港實施新的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的決定。您如何看待北京針對香港的此一措施?這將引發怎樣的後果?

廖天琪:中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是北京一以貫之的邏輯行事。我們看去年香港的「反送中」群眾護法運動,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採用先進科技、發展出來的新型群眾運動,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民上街抗議,卻沒有領袖,甚至沒有突出的組織來策劃佈局,「幕後黑手」主要就是因特網。「反送中」有思想、有策略、有新格局、新手段,波濤壯闊,歷久不衰,在人類史上獨樹一幟。面臨這種情況,中共政權如鯁在喉,蠢蠢欲動,卻又不敢使出六四天安門再版的血腥招數,只有拿出「拖」字訣來應對。結果武漢病毒從天而降,突然爆發,倒是為極權政府解了圍。疫情期間,世界各國人仰馬翻,無暇他顧,而香港人也都宅在家中,示威抗議暫時消聲匿跡。經過幾個月的「閉關」,中南海悟出了絕招,讓推遲的「兩會」掏出錦囊妙計——港版《國安法》,來終極解決「香港問題」。

這是個試探性的做法,中共想知道被新冠糾纏的西方民主國家如何反應,台灣又是個什麼態度。現在美國反應強烈,歐盟和英國都非常警覺,原先武漢病毒已經把全球陪綁拖下水了,現在又要對香港痛下毒手,借此惡法來打擊一切異議異音,抓捕異議人士,連外籍人士也都不放過。那麼北京難道不考慮香港作為自由港的金融和商貿地位了嗎,讓東方之珠蒙塵,難道對它本國沒有損失嗎?想來北京早就構想並且已經部署了上海和深圳來作為香港的替身,但是這步棋錯了,香港的繁榮可貴,吸引國際資本成為一個信息資源中心,不只是它是個免稅的商業港口城市,而更在於它的自由、生機和朝氣,一旦被「國安法」套住了,就成為一個「死穴」,這是自毀長城的做法。何況國際、台灣和亞洲鄰邦,從此更加對北京的獨裁專橫有了新的認識,北京將四面樹敵。

法廣: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格局。您如何預測疫情後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

廖天琪:經驗告訴我們,契機往往藏在危機里。本來新冠瘟疫首發於武漢,危機沖擊了中國。北京雖然以強力手腕控制了疫情,但是接下來的表現:一、拒不承認自己早期隱瞞疫情的事實;二、跟美國開打口水戰,指出病源在美國;三、在國際上發發動大外宣,往自己臉上塗金,說中國慷慨贈送口罩,大力援助外國抗疫,要從「始作俑者」華麗轉身變成「救世主」。這些做法太讓人反感,北京沒有從危機中學乖,將之轉變為契機,反而一步步陷入更深的危機。國際上知道中國使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控制疫情,同時也將中國百姓捏在手掌心,每個人都逃不過「老大哥」(大數據)的法眼,只要是按「中國標準」,對「國家安全」造成危險的個人和組織,都可以立即追蹤「拿下」。由於中國標準是牛皮糖一樣可以任意變形,任意解說,那麼罵習大大、彭麻麻,對著國旗吐口痰,就可能被某些官員解釋為「危害國家安全」,那麼在社交媒體上,寫點批評時政的文章,或在自家四壁上貼「反動標語」,如「天滅中共」之類的,那就一定可以定罪為「顛覆國家政權」了。這樣的國家聽上去是個笑話,但是它又同時是世界工廠,控制世界市場,控制世界金融、擁有美國大批國債,聯合國裡的嘍囉兄弟國占有大半,自由世界怎麼來面對這個龐然怪物?認識它,識破它的弱點,是第一步,在這點上,中國自己已經暴露了它體制和各種行事策略的弱點,接下來是各國的團結和共同的戰略部署,能走多遠,要看各國領袖的智慧和勇氣。另外是促成中國內部人民的覺醒,喚醒人民對中國政權的小恩小慧,採取「不食嗟來食」的態度。中國今日取得的經濟成就,不是中共的功勞,而是中國人自己努力的豐收。沒有共產黨,人民才能更有尊嚴,享有基本權利,生活更有保障。當大部分中國人有這樣的認知時,中國真正轉變的契機才成熟了。

※本文轉載自:法國廣播電台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