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母親的同義詞是甚麼?奉獻、付出、犧牲!母親的愛留下甚麼?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就是這樣的價值和想像,紮實地構築了包含著你和我的母親的共同形象。但,今年讓我們談得更高更廣一點吧,我們要說的這一群《台灣的母親》,是超越血緣骨肉,為了實踐人性更高價值的愛的母親。因為她們,被拋棄的孩子有歸屬、孤苦的老人還能夠笑、身處黑牢中的人感受到溫暖、讓活在只論輸贏世界裡的孩子能夠跳出來……。她們是《台灣的母親》,引領台灣還能更美好的強大支柱。
8年前的這個時候,春天,鄭明滿為了治癌從服務了44年的醫院裡退休,後來身體稍稍好轉,她又回到醫院照顧患者;去年她的肺腺癌又復發,也是在這個季節,鄭明滿終於卸下重擔安息了...戴上一朵白色康乃馨,沒了咪咪姐的日子,整整一年了。
她是一個素人護理的典範,從完全沒有護理背景到一手擘建主持離島醫院的護理之家,訓練出無數的護理人員,讓離島偏鄉的艱苦人還得以在晚年感受到一點生命的滿足與慰藉。這是屬於鄭明滿的故事,也是一個一生都嫁給病人的、偉大的台灣母親的故事。
1944年出生的鄭明滿還在讀小學的時候,父親就生病了。那時候,義大利籍的馬仁光修士常送藥到她家,探視她的父親,安慰他病痛中的憂苦。二十歲那年,父親病故,為了支持弟妹完成學業,她決定到惠民醫院擔任護佐。
只有小學畢業的鄭明滿,其實不太知道護理工作的內容。外籍神父到偏遠離島義診,探視病患,鄭明滿就手提著醫師的出診包和藥品跟隨在後。那時候,澎湖沒什麼科班出身的護士,都是受過護理訓練的外籍修士和修女們在協助手術,一起照顧病人。鄭明滿就這樣白天跟診,晚上利用時間閱讀護理和醫藥相關的書籍。她告訴自己,要跟得上,就只有勤能補拙的毅力,一枝草、一點露,一路累積臨床技能和醫學知識,從門診、婦產科病房、一路做到手術室流動護士,她的認真和堅持,讓院內的外籍宣教醫師都極為賞識她。
人都會生老病死 有一天我們也一樣需要別人的照顧
如此經過30年,惠民這所「阿督仔」病院體貼照顧患者的細心逐漸在鄉里中傳開,其中一個關鍵,也是因為鄭明滿真的很看重患者有關,她從甚麼護理常識都不懂開始,到後來這幾十年間幾乎惠民醫院裡的所有護理照護工作都由她建立和訓練,才得以打下一個貼心照護的優良傳統出來。「人都會生老病死,有一天我們也一樣需要別人的照顧。現在我有能力照顧別人,就要懂得珍惜,別人信任我們,把家人託付給我們,就要盡責做好。」鄭明滿說。
1999年,惠民醫院病房開始轉型為以老殘照護為主的護理之家。大家暱稱「咪咪」的鄭明滿是病患服務員和負責人,平日的工作就是翻身、餵食、換尿布、洗澡、修指甲及剪頭髮等住院病人日常生活的照護。鄭明滿常是彎著身子,抱著病人在做這些事,即使病人的口水流到她身上,也不以為意。體貼病人的難受,她常發揮巧思,改良長期臥床病人的照護用品;例如,為約束帶縫上海棉墊,讓病人更舒適;在被子上加一床四角綁在床欄的方巾,免得病人踢被子著涼;病房更是要求乾淨得聞不到尿騷味。
她也利用廣告紙、喜帖及牛奶罐的鋁箔片等,巧手佈置病房。更以她繪畫的天分,依病患的個性和不同的照護需求在床頭白板上為他畫上不同的圖案,還註明「我是OO阿公 (阿媽)」、「請跟我說台語(國語)」或「日語嘛也通」,讓新進人員及志工在照顧或探視時能溝通無礙。平常她和病人說話,就像和家人說話一樣溫和親切,難怪病人會跟她撒嬌,還開她玩笑說「咪咪一定是惠民的股東,要不然,怎麼會這麼投入工作!」全院上下都稱讚她是護理楷模,對她敬佩不已,豎起大拇指說: 「有咪咪在,惠民就是老殘病人的天堂!」
豪氣告訴媽:我這輩子算是嫁給病人了。妳放心!我嫁對了。
時光荏苒,四十多年的歲月,從青春到白髮,鄭明滿以院為家,全心奉獻給病人。即使為此蹉跎了婚事,她也無怨無悔。她安慰為她憂心的母親說「我這輩子算是嫁給病人了。妳放心!我嫁對了。」如同早期的神父和修女一樣,她從沒打算退休,堅持要做到不能動為止。犧牲奉獻的精神全院同工都望塵莫及。2006年她榮獲第十六屆台灣醫療奉獻獎,真是實至名歸。
2008年春,65歲的鄭明滿為了治療肺腺癌,只好退休了。病稍緩解,她又重回護理之家照顧病人。2012年冬,肺腺癌復發,終於在2015年春末安息了。身後,家人將她僅存的70萬元積蓄捐贈給她深深繫念的惠民護理之家。
鄭明滿,這顆靈醫會在澎湖醫療福傳的初熟果子,就這樣用一生傳承了靈醫會四百年「護病」的誓願。她成為台灣本土「素人」(lay-person)護理典範,也算是台灣偏鄉醫療史的一頁傳奇。
【台灣的母親系列專題】
《台灣的母親專題一》台灣民主媽媽 田孟淑
《台灣的母親專題二》棄嬰媽媽 解慧珍
《台灣的母親專題四》老孩子的媽媽 郭宇心
《台灣的母親專題五》共好媽媽 顧瑜君
《台灣的母親專題六》巴掌仙子媽媽 許瓊心、張瑞幸
在床邊為病人慶生
安排病房活動
開完刀做完化療後回到病房照顧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