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南文學之旅】走訪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南文學之旅】走訪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轉載自民報文化雜誌第五期

 2015-03-01 20:14
在葉石濤文學紀念前的葉老雕像。(郭文宏攝)
在葉石濤文學紀念前的葉老雕像。(郭文宏攝)

出生於台南市的作家葉石濤(1925~2008),雖然在1965年之後因工作關係移居他鄉,但他青少年的成長、學習,以及他的文學之根都在台南,在台南生活了40年。2010年賴清德在大台南市長競選的slogan就是選用葉石濤作品的名言──台南是一個適合人民生活、戀愛、幹活的城市。賴市長當選後,在第一時間即決定興建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賴清德當選市長 決定興建紀念館

2012年8月11日,葉石濤紀念館終於在經過近兩年的策劃之後,選定位於友愛街與中正路五巷交叉口,在日治時代已是古蹟的「山林事務所」做為館址。出生於台南望族世家的作家葉石濤,終於在過世之後回到出生地,重回家鄉的環抱,再度成為台南市的一份子。

葉石濤紀念館座落在友愛街,緊鄰國立台灣文學館及行政院文化保存研究中心。兩層樓的建築,樓下為常設展,展出葉石濤文學地景、寫作生平年表、手稿文件、獎牌、勳章、著作等。2樓則是葉氏的書房、起居室,展示他生前的生活用品、書桌等。另有一間影音室及會客室。前者主要播放他生前的各種影像及聲音。戶外則有雕像及活動用庭園。

台灣文學史綱 建構台灣文學理論

葉石濤橫跨日治與戰後國民政府兩個世代,著有小說集、評論集、文學史、隨筆、回憶錄、翻譯作品等80餘種,寫作60餘年從未間斷,作品中有許多以台南為背景所描繪的生活情境及地景,像是打銀街、葫蘆巷、銀座通、打石街、天公廟、傀儡巷、萬福庵、施家大厝、石鐘臼、米街、本町、蝸牛巷、竹仔街和草花街等,這些台南巷弄街道的舊地名,不僅是葉石濤童年生活的場景,也是他創作的根源。

葉石濤經歷過從日文到中文書寫的艱辛歷程,在白色恐怖時期以知匪不報而坐過黑牢,他的「台灣文學史綱」被視為戰後台灣文學最重要的理論建構者。(資料來源: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本文轉載自《民報文化雜誌》第五期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郭文宏攝)

 

紀念館內書桌擺設手稿(郭文宏攝)

 

北鐘(鐘肇政)南葉合照(郭文宏攝)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內書房擺設(郭文宏攝)

 

葉老手寫稿(郭文宏攝)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