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原住民狩獵文化衝突聲請釋憲 原民獵人王光祿請求開憲法法庭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原住民狩獵文化衝突聲請釋憲 原民獵人王光祿請求開憲法法庭

 2018-08-01 12:24
布農族獵人王光祿與原住民族團體、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召開記者會,呼籲司法院大法官召開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圖/鍾孟軒
布農族獵人王光祿與原住民族團體、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召開記者會,呼籲司法院大法官召開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圖/鍾孟軒

布農族獵人王光祿因上山狩獵遭法院判處3年6月徒刑,經檢察總長向最高法院聲請非常上訴暫免執行,遂由最高法院合議庭法官名義聲請釋憲並暫停審理。王光祿與律師團、原民團體今(1)天前往司法院召開記者會,除了遞交理由書外,也呼籲大法官能為此釋憲案召開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讓社會大眾能理解原住民的文化歷史,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自己的案件事小,但牽涉的法律上意義重大,希望不要再有下一個王光祿出現」王光祿說。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謝孟羽表示,司法從業人員要更瞭解原住民文化與相關法令,落實《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1項及第12項與兩公約,明定中華民國肯定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並應積極維護發展之。

謝孟羽指出,許多族人不斷以身試法,走到法院可能無罪、輕判或被抓去關,族人有多少優秀獵人,因為「中華民國」不了解原住民文化而被消滅。原住民文化和獵人都不該被污名,期盼司法院大法官能在原住民紀念日聽見原住民族的聲音,讓該案能進入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真正落實憲法,讓大眾瞭解原住民的文化歷史,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原住民族議會聯盟發言人歐蜜偉浪說,千萬年前台灣就有原住民在這島上生存,每個族群都有一套嚴謹的制度,規範人們要如何與山林、河流、海洋和土地共存,但總統蔡英文曾說政府要與原住民族對等協商,但無論在亞泥案還是獵人案,都令人失望,他呼籲大法官能夠聆聽獵人的聲音,理解原住民族跨越4千年的制度和土地的關係。

王光祿2013年7月為了孝敬94歲的母親想吃肉,便在台東山區狩獵,獵到一頭台灣長鬃山羊與一頭山羌後,被警方以持有非自製獵槍及獵殺保育類動物逮捕,最後被檢方以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和《野生動物保育法》起訴;最高法院最後判處王光祿3年6月有期徒刑,併科罰金7萬元定讞。

前檢察總長顏大和認為本案有法律上疑義,因此提出非常上訴,最高法院受理後,也公開召開言詞辯論庭審理,並在去年9月底作出裁定,認為本案有違憲之虞,因此首度以最高法院名義,向司法院大法官聲請釋憲。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