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見圖思情】期待原住民自主圖象的誕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見圖思情】期待原住民自主圖象的誕生

 2018-08-15 11:00
「台灣部落行旅彩繪機」。圖/撒古流‧巴瓦瓦隆提供
「台灣部落行旅彩繪機」。圖/撒古流‧巴瓦瓦隆提供

2014年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與中華航空合作推出的「台灣部落行旅彩繪機」,由台灣原住民重量級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於機身彩繪排灣族的「婚慶」圖像,並加上「MASALU!TAIWAN」字樣,以排灣語表達「歡迎來台灣!」之意,將隨中華航機將台灣人的熱情,展現給全世界。

一、台灣早期原民畫像的偏見與誤導

台灣在黑白電視的時代,螢幕上有大量的美國西部警匪影片,透過美國強勢媒體的渲染,社會主義的墨西哥人被描繪成土匪、強盜和作奸犯科者。這種舉國是壞蛋的荒謬現象,跟台灣在反共抗俄的戒嚴期國防漫畫很接近,在那個年代中國是個鐵幕,鐵幕裡的人靠著啃樹皮過日子,而如果中國人在你的身邊,可能就是你要提防的匪諜。

廣義的社會圖象含括繪畫、漫畫、街頭海報、電影等視覺符號。社會圖象的誕生隱含著創作者和觀看者、宣導者和被宣導者的相對角色;換句話說,這些圖象若視為一種文化傳媒,背後當然有傳播者的企圖與目的。傳播者的角色可類分為:族群自主性的內省創作者、外來族群的主觀概念傳播者。從社會圖象創作者角色立場的探討,去釐清圖象的真實與虛假意義,將是當代藝術社會學不可缺少的思維。

台灣在17世紀大航海時代,曾經是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冒險家關注的天堂,因此留下了不少原住民的被扭曲圖象與報導。早期這些台灣原住民圖象,缺乏人類學和民族學的理念,也沒有攝影的輔助,畫家大多是聽命於旅行者的口述而進行想象性的描繪,因此才會出現以希臘人體美學結構描繪的洋人觀點台灣原民圖像。


〈台灣原住民村落生活〉。圖/蘇振明翻拍自南天書局

17世紀的義大利畫家,以西方殖民者的立場完成了這幅〈台灣原住民村落生活〉,圖中屋舍下的頭骨與畫中中央人物手持的的人骨,暗示著台灣原民食人的野蠻習俗。

繼西方列強進駐台灣島嶼與「朱一貴事件」之後,清朝官廷也開始派遣官員來台考察,並完成文字性和圖象性的史料。乾隆時巡台御史六十七(滿人名字)於巡台期間命畫工繪製〈番社采風圖〉,內容大多描繪台灣西部平埔族的民俗與勞動生活,為十八世紀台灣平埔族文化留下了珍貴的記錄。畫冊中描繪的風土民情雖不離譜,有助於清廷治理台灣的參考,然而圖中屋舍樹木與自然景象,卻顯露出中國文人畫家慣性的描繪筆法,與熱帶台灣明顯落差。


〈番社采風圖〉。此畫是清朝畫工繪製之台灣原住民風俗圖,描繪當時平埔族迎親禮俗。
圖/蘇振明翻拍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書

二、台灣原住民族的覺醒與正名

關於台灣原住民的覺醒與運動歷程,長期關注社會運動的攝影家邱萬興曾記述:『台灣的原住民族,在清朝時期被稱為「番」,到了日治時期,叫做「蕃」或「高砂」。1945年國民黨來台後,強迫台灣的少數民族定名為「山地同胞」,並強迫他們使用漢名,從番到平地山胞、山地山胞,讓原住民在文化傳承上面臨極大的危機。

1984年,在原住民盲詩人莫那能、歌手胡德夫與黨外編聯會會長張富忠等人,不斷透過歌唱、演講與黨外雜誌向台灣社會告知一件事實:「山胞就是台灣的主人」的處境和困難!1994年正式將憲法中沿用40餘年之「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其後,並於1997年第四次修憲時,進一步將具有集體權屬性的「原住民族」入憲,這是原住民族爭取正名的重要歷程。』

筆者長期關注全球原住民族在二次戰後的覺醒,並親自到加拿大與澳洲考察原民運動與當代原住民藝術的互動發展成果,發現原住民運動的成功歷程,不外乎要經過下列階段:社會民主化→自主意識覺醒→正名運動→共和立法→文化再造。台灣的原住民族運動,目前正處於共和立法之後的文化再造萌芽階段,這種文化再造的現象,我們不難從原民電視台的節目內容感知,然而距離加拿大、澳洲、墨西哥(Diego Rivera 1886~1957等街頭壁畫運動)去殖民化的當代原民藝術發展成果,尚有一番努力的空間。

台灣順益原住民博物館,擁有世界注目的原民文物典藏,為配合《2018揭開台灣美術史櫥窗》展,特邀撒古流‧巴瓦瓦隆藝術家主講:「原住民畫像」。筆者以策展人身分輔以有限的館藏原民畫作為案例,撰文探討這些典藏畫作的創作意識和文化意涵,期能引為台灣當代原民自主性藝術創作的省思參考。

三、台灣畫家筆下的原民畫像脈動

顏水龍(1903-1997)是台灣原民美學的開拓者

生於臺南下營,1922年留學東京美術學校,1929年法國學習西畫,返臺後與楊三郎、廖繼春等人合作,創立臺陽展與臺陽美術協會。因顏水龍主張藝術應融入生活,半生致力於推動臺灣工藝美術,一九五二年,他寫成《臺灣工藝》,自序寫道:「將美和生活來結合的工藝品的創作以至生產,乃是文化和經濟的一道源泉…」 。生前曾多次到蘭嶼與台灣原民各部落進行考察與寫生創作,後來並參與九族文化村的規劃與建置。


〈蘭嶼〉,油畫,1978。圖/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

畫家用圖案般塊狀的色彩,不斷平塗層疊,呈現出紅日艷陽與金光照耀下的藍綠海面。畫面左下方白色船身,人紋圖飾,象徵先民智慧的蘭嶼拼板舟,一艘艘安置在前頭。作品中站立的蘭嶼漁民背影對照著黃昏的夕陽,不禁讓觀畫者聯想到珍貴的達悟傳統文化維繫不易。

長期關注原住民文化議題的顏水龍,不僅是原民美學的研究者,並以實踐美學的角色,進行原民畫像的創作和推廣,是繼文化人類學者陳奇祿之後值得尊敬的原民藝術推動者。

潘小俠(1954~ )結合相機與畫筆關愛原民

生於臺北。1986年擔任自立晚報攝影記者,陸續發表攝影展。1996年轉任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攝影組,長期關注並報導228受難者及社會邊緣人,並致力於部落與原民影像紀錄。2013年於順益原民博物館舉行《部落‧相遇‧30年─我的原住民朋友們》油畫首展。2017年榮獲第40屆吳三連影像類藝術獎。


〈野銀部落—日落〉潘小俠,油畫,2013。圖/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

畫中一對達悟族夫婦,面對夕陽落海時展現神聖的敬畏姿態,似乎心理在期盼著明日蘭嶼的生機與未來。紅色的晚霞瀰漫著風暴前的壓力,紫藍色的海洋微微浮盪著不安的氣息,左前方四艘蘭嶼拼板舟為何不下海?或許是颱風來臨前的滿天紅光,引發達悟原民展現敬天謝海的晚禱儀式。

對「人」很感興趣的潘小俠,常因攝影進而與拍攝對象成為長期朋友,陪伴他們的悲歡離合乃至生離死別。2013「部落‧相遇‧30年─我的原住民朋友們」油畫首展,潘小俠以油畫彩繪其多年原民朋友,他說:「繪畫不同於攝影,追趕的不再是「瞬間」的光影,而是一層又一層厚重的感情積澱。」

陳淑嬌(1951~ )透過膠彩描繪原民服飾美

臺灣臺南人,1976年畢業於臺南家專美工科,師承謝峰生、陳進、林玉山、郭雪湖、蔡草如等名師,於1983年跟隨謝峰生學習膠彩畫,並受教於膠彩畫大師林之助。其作品構圖精細典雅、用色溫潤悅目,細緻華麗的作品在國內藝壇屢獲佳評。


〈暇〉陳淑嬌,膠彩,2002,30P。圖/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

此畫描繪的是兩位盛裝打扮的原住民舞者,在表演中場休息小憩一番的姿儀。舞者穿著阿美族傳統服飾,兩人互相關照,一邊理著服飾上的細節,一邊期待著下一次合作表演。

陳淑嬌的膠彩人物,展現的是典雅細膩的女性美學觀,她捨棄中國宮廷或日本美女,嘗試以台灣原民為題材。相較以上兩位非原民畫家,顏水龍和潘小俠基於對原民文化的投入與關注而創作,陳淑嬌作品中的原民少女系列,應是基於對原民傳統服飾美的好奇而引為畫題,畫者與被畫者的人際定位,僅設限於觀賞與被觀賞的偶然關係。

四、台灣當代原民藝術家自主畫像的萌芽

賈瑪拉•古流(1963 ~ )雕繪排灣族人祭典

出生於屏東南排灣族部落。木雕技藝師承父親Gavus,19歲曾到廣告社學畫看板開始接觸油畫,但因工作不穩時有中斷。25歲於屏東原住民文化園區進行木雕創作,同時,也曾跟著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一起蓋過石板屋。2004年布畫作品於巴黎台北新聞文化中心展出,並曾受聘為國立台灣傳統藝術中心駐園工藝師。


〈排灣五年祭〉複合媒材。圖/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

五年祭是排灣族布茲爾族群的盛大祭典,用以祭祀天神、懷念祖先。畫中描繪的是五年祭中的最高潮儀式「刺球」,左右男女牽手排成一列,吟唱祖靈之歌:「呼喚著天神和祖靈,祭告相約的五年祭已到,請神靈降臨凡間來參加這個活動。」畫面中間前兩位青年勇士,手持30米長竿,仰頭正瞄準拋上高空的藤球,期待能一竿刺中,帶來家族好運。

賈瑪拉•古流,是當代排灣族的手工藝和繪畫創作者。其畫作多半直白式描繪自家族群的節慶儀式,因其具有木雕、石刻、布畫和室內設計的多元手藝,因此這幅〈排灣五年祭〉的實木畫框,也是出自畫家親手打造。

伊誕•巴瓦瓦隆(1963 ~ )詩畫原民抗災心聲

出生於屏東排灣族部落。「伊誕」是繼承外公之名,有勇者之意。「巴瓦瓦隆」是家名,指的是伊誕父親所繼承的家。伊誕創作多元,包含詩文繪畫、版畫雕刻、裝置及影像紀錄。2002年首次個展,2010巡迴個展《靈鳥又風吹─伊誕的畫與詩》,2014年於北美館舉辦《山上的風很香─遇見伊誕的紋砌刻畫》展,並出版《百合花的祝福》母語繪本。


〈風中一家人〉,木板、浮雕、上彩,2015。圖/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典藏

2009 年,莫拉克風災重創畫家伊誕的屏東家鄉,族人因而被迫遷至山下的永久屋,耆老感嘆:「在山上的風很香」,這句話引發伊誕發展「紋砌刻畫」系列作品。作品中的主角是臺灣原生百合,雖然被強風折腰彎曲,仍展現堅挺的生命力。漏斗型花朵浮現祖靈之眼,隱喻風災後的排灣子民力求與大地共存共生。

伊誕畫家兼具詩人特質,透過紋砌方式刻畫家鄉風災之痛,雖未描述災變生態情景,畫面象徵性的展現排灣族民求生抗災的原生活力。伊誕的作品風格鮮明,結合木雕與彩繪,精練的視覺符號,像一幅圖像詩,畫框內不停的傳頌著排灣古謠,頗具象徵與省思性,可視為當代原住民藝術跨領域的自主表現。

五、撒古流‧巴瓦瓦隆主講:「原住民畫像」

撒古流‧巴瓦瓦隆出生於屏東北排灣族工藝世家,撒古流從小在家族中接觸排灣族的多元傳統藝術,從石版屋、陶藝、繪畫、雕刻,到近幾年嘗試的動畫與公共藝術,背後都有深刻的思考與哲學。其作品結合傳統符號與個人創新形式,可稱為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先驅者。基於撒古流長年投入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的系統建構成果,2014年受聘擔任華航「台灣部落行旅彩繪機」的設計者,將台灣原住民自主性的美學行銷國內外。

配合《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2018揭開台灣美術史櫥窗》展的美育系列講座,8月18日(週六)下午將舉行第六場,特邀撒古流‧巴瓦瓦隆藝術家主講:「原住民畫像」。邀請大家一起來聆聽,並從原民文化意識賞析原住民畫作與美學新思潮。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