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書籍電影流行樂齊發 馬來西亞書展非常台灣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書籍電影流行樂齊發 馬來西亞書展非常台灣

陳芳明指台灣文學有容乃大 龍應台認馬國具開發潛力

 2014-07-22 20:23
文化部長龍應台今日在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書展行前記者會中表示,透過與馬國互譯文學作品,相互滋養激迸出風配的靈感及能量。(記者陳淑貞攝)
文化部長龍應台今日在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書展行前記者會中表示,透過與馬國互譯文學作品,相互滋養激迸出風配的靈感及能量。(記者陳淑貞攝)

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書展將於周六登場,文化部今(22)日舉辦行前記者會,作家陳芳明指出,許多華文世界作家不去市場廣大的中國,反而選擇在台灣,發表自己最有力量、最有份量的作品,正是因為台灣民主及自由主義精神,讓作品能夠保有原創的靈魂,不必擔心在未經作者同意下,即被刪改或遭禁不能出版;文化部長龍應台則認為,如果語言文字作為「護照」,馬來西亞有如我們的鄉土,當地讀漢語文學的人,則有如我們的同胞。

舉辦第9年的馬來西亞「海外華文書市」書展,邀集來自中國、台灣、香港、英國、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國主要出版業者參與。負責承辦的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表示,馬來西亞政府從1980年代及規定簡體字為官方字體,但當地報紙卻呈現標題是繁體字,內文為簡體字的特殊景象,成為繁簡並存的中文世界。

龍應台自言,身為寫作的人,對馬來西亞懷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大家出國時使用的「護照」,定義的是政治、疆域,但如果改以語言文字作「護照」,那麼馬來西亞無疑是我們的鄉土,在當地使用漢語、讀漢文的人,便是我們的同胞;從出版業的角度看,台灣出版品40%的海外市場在香港,其中部分轉輸出到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則占約16%,在使用簡體字的官方規定下,卻還有成長的潛力。

「有時不正確的原因,卻可能作出對的事。」龍應台說,過去在大中國主義下,許多東南亞的僑生來台讀書,等到他們返回出生地後,也許進入媒體成為記者、編輯或報老闆,也許投身教育界當老師或辦學作一校之長,無形中成為台灣在當地的文化大使,如今僑生政策萎縮,這些人在馬國國家政策中更為弱勢,因此對我們如空氣一般自然的文字及文學,對馬國華人卻是安身立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過去台灣出版業者參加「海外華文書市」書展時,僅是書籍銷售的規模,去年增添作家座談的元素,今年台灣館活動的設計讓文化面性更立體,除了書籍外,還加入電影、以詩入樂的音樂會等形式。

「台灣文學節」邀請作家陳芳明、劉克襄、王聰威等8位作家,舉辦演講與論壇;「台灣文學電影節」將播映紀錄余光中、鄭愁予、王文興等6位文學大師創作靈魂的文學記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傳主之一的詩人鄭愁予、台灣導演林靖傑、作家楊佳嫻也將進行映後座談;而「台灣文學之夜演唱會」則有歌手江美琪、林凡、潘裕文,演唱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作品,鄧麗君原唱的〈但願人長久〉、作家三毛作詞的〈橄欖樹〉、〈滾滾紅塵〉,方文山填詞的〈對你而言〉等。

陳芳明表示,為了編寫《台灣新文學史》看遍所有台灣文學作品,寫到最後一章預告下一輪台灣文學盛世時感受最深,台灣文學無時不在與當代社會政治對話,早年馬華文學到台灣尋找中國性,但經過3、40年的發展後,馬華文學中已有了台灣的血液,證明台灣文學容量大且豐富,「過去台灣作家被政治干涉,現在作家已經可以干涉政治」,正是台灣最大翻轉的明證。

他笑說,這是第一次代表官方出訪海外,雖然此行不易,是大挑戰,但看過所有台灣作家作品後,成為背後龐大且無窮盡的支撐力量。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