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我的澎湖灣系列報導 II】 - 尋找記憶中的那片海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我的澎湖灣系列報導 II】 - 尋找記憶中的那片海

 2019-06-10 12:45
年輕一代願意返回鄉土、走入社區,找回傳統石滬的文化力量,不僅寫下屬於他們的島嶼故事,也記錄下屬於台灣的澎湖灣故事。(圖/離島出走工作室提供)
年輕一代願意返回鄉土、走入社區,找回傳統石滬的文化力量,不僅寫下屬於他們的島嶼故事,也記錄下屬於台灣的澎湖灣故事。(圖/離島出走工作室提供)

這天,澎湖鄉間傳出陣陣木工刺耳的聲音,這裡是湖西鄉的紅羅社區,北邊臨海、全村人口不到千人,如同許多偏鄉村落一樣,年輕居民大多外出打拚,將近60歲的木工師傅洪振坤正專注地忙著趕貨。

洪振坤除了是木工師傅,他現在的身分還是一位「石滬匠師」。這天傍晚,並不是社區居民的澎湖青年楊馥慈以及歐宸源意外到訪,頓時讓社區多了點年輕氣息。

『(現場音)(師傅,你等一下要去山水喔?),不去了啦,(為什麼不去了?) ,叫他們載就好了,(不然我們一起去石滬),這時喔?(去你們家那一口)~』

而他們的故事,得先從三年前開始說起。楊馥慈一如師長期待,高中畢業後,順利考上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系,大二時,因為參加了公部門的農村競賽短期返鄉,卻沒想到,在短短兩個月內,讓她重新接觸了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海洋。

澎湖在地青年楊馥慈:『(原音)我因為透過跟在地人相處,他們帶我去進行一些傳統漁法採集的一些方式,可是那兩個月影響我滿深的,那種跟在地人一起生活跟相處啊,我才第一次發現說,我真的好不認識澎湖,甚至海洋是離我很遙遠的一件事情。』

面對滋養她的這片海,也讓從小在澎湖長大的馥慈,萌生出一個念頭,決定要從台灣本島轉學回到澎湖,投入海洋工作。只不過,背負著師長們的期待,這個決定也讓她膽怯了好一陣子。

澎湖在地青年楊馥慈:『(原音)在決定轉學回來的時候,我其實沒有太多的掙扎,因為那是我第一次覺得,我是為了我自己做的決定。那時候一剛回來,還不敢回、絕對不敢回以前的高中母校,然後走在路上有時候看到以前的老師,還會先躲起來,因為我覺得對他們來說,他們覺得說,就是怎麼好不容易讓你們到台灣去讀書了,怎麼又回來這個地方。』

澎湖在地青年歐宸源:『(原音)那時候寒假回來,馥慈就找我去喝咖啡,然後她跟我提到說她想要深耕澎湖,問我有什麼想法?那因為我們家有一口石滬,叫做「西頭滬」,然後就是、有一點就是突然跳出我腦海,然後我就跟她說,不如我們來修石滬。』

於是,同為高中同學的兩個人,找來了同樣是在地青年的曾宥輯,成立了「離島出走工作室」,並且選定了宸源的故鄉「潭邊社區」,實踐他們的石滬修復計畫。

跟著宸源的腳步,我們來到潭邊社區的海岸邊,隨著晚風吹拂,舉目望去,潮水在潮間帶上緩緩流動,也吹起了他童年時,那段跟父親一起到石滬抓魚的回憶。

澎湖在地青年歐宸源:『(原音)我們還會走到那個島去抓東西,在那個島上面過夜再回來,像那一次我們去那個島回來,水到我脖子,對,就是一邊、一邊蹬一邊回來,(你應該很緊張吧,嚇死了),對,因為我跟我爸都不是很會游,欸,不是澎湖人都很會游泳,很多澎湖人都不太會游,就是稍微浮一下會,這樣而已。』

『(現場音)像前面那一排石頭,其實它有一個洞,叫做「紅蟳孔」,以前一定有紅蟳,現在全部都沒有了。』

宸源對海洋的童年記憶,彷彿就像昨日,只不過從零開始,要重新構建出家園裡的那片海,過程也不是想像中的簡單。當初選定的這口石滬,牽動當地三個宗族、十戶人家,滬權複雜,也讓他們的修復計畫第一課,是從「難堪」開始學起。

澎湖在地青年楊馥慈:『(原音)然後第一次開那個會,因為那時候也對石滬不怎麼認識,然後我就記得有一個滬權人,當著我的面就說,反正你就是不要來我們家石滬,我不想要讓外人進入到我們家石滬裡面這樣,對啊,就是那當下很挫折啊,而且覺得有點難堪。』

澎湖在地青年歐宸源:『(原音)他們說你們這個滬,我給你500萬你也修不起來,我很能理解他們的心理,因為就是一群看起來不太會的小朋友,在這邊不知道在幹嘛,就有點潑冷水,但他們也是關心啦,怕危險。』

但在這個時候,他們也意外從空拍鏡頭,發現一口已經傾倒、廢棄40多年的石滬,讓他們重新燃起一線希望,並且透過師長的引薦,找來石滬匠師洪振坤,評估重新修復的可能。

澎湖在地青年曾宥輯:『(原音)那時候有點崩塌的狀態,你在岸上是看不太出來它是石滬,但是從空拍的畫面就看得出來,欸,這是一口石滬很明顯,那那時候我們就燃起一線希望,就是開始去修復這個石滬。』

石滬匠師洪振坤:『(原音)那時很多老師來啊,我覺得懷疑說他們做石滬?呵呵,對啊,你說現在要找年輕人來做,在我們這裡應該找不到三個人,去搬石頭、日頭曬死,對不對?沒人想去做啦。』

對這群年紀才20多歲、年輕力壯的他們來說,從沒想過「石滬修復」說來簡單,但實際操作的那一刻,難題才要開始,除了必須掌握漲退潮的時間作業、堆砌石塊還得有技巧,而在體力上更是一大考驗。


(離島出走工作室提供)

澎湖在地青年歐宸源:『(原音)可是你知道,就是石頭在地上,你要彎下去,然後你要把它搬起來,那個很傷腰骨,然後疊砌的時候,其實它是、不是隨便疊的,它要看方向、還要看「石勢」,師傅會說「石勢」,對,那要一直轉、要幹嘛,那時候其實每次去要運石頭,心裡會有點抗拒啦,就是你想要做一件事情,但是你就覺得好熱、好累,呵呵。』

澎湖在地青年楊馥慈:『(原音)那過程中,就是把這些師傅、每個人的個性跟擅長的技法,去做一個紀錄,那就滿有利於我們之後去培訓青匠的角色,就讓那個老匠師,專門帶他去做那一項工法,對,就是有一個系統的培訓課程。』

修復現場,這群年輕人跟匠師分工合作、搬來石塊堆砌,並且把石堆敲打得更為緊密,讓這一口已經廢棄40多年的石滬,從滬房、伸腳慢慢成形,不但找回了水中蓬勃的生機,也讓他們找回了對家鄉的歸屬感。


澎湖離島出走工作室設計課程,讓傳統的石滬匠師也培訓新一輩的青匠。(離島出走工作室提供)

澎湖在地青年歐宸源:『(原音)可是我們在把滬房,就是那個愛心蓋起來的時候,發生一件事,就是有「鱟」跑進去,成年的鱟,那你知道其實「鱟」現在是一個比較少見的動物,當你真的看到一對一公一母的鱟,在滬裡面這樣爬行的時候,那個心裡的感覺真的是,哇,好像自己做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對,我們這一代的生活就是讀書、補習、考試、上大學,那它讓我去可以回溯到,可能是我爸或阿公這一輩的生活。』

澎湖在地青年楊馥慈:『(原音)但那時候去修石滬,就把自己曬很黑,然後阿嬤就說,妳怎麼去學那個?妳那麼愛學,乾脆學一學,以後把我們家石滬修起來好了,我就聽到我阿嬤說,我們家有石滬?我怎麼會不知道?我那個當下真的是很感動,而且我覺得我一直在追尋的那個答案,就在那個時候我得到了,就是我想要找到,我是一個對這個島嶼的歸屬感。』

透過修復石滬的過程,年輕人找回了對家鄉的歸屬感,而這股力量,也慢慢感染了老一輩的石滬匠師。就在團隊完成了第一口潭邊石滬之後,也讓匠師洪振坤開始思索,自己家園的那一口已經頹傾的石滬,是否也有重現光彩的一天。

石滬匠師洪振坤:『(原音)因為我們的態度會改變,現在我們做的,只是要把過去的老一輩的漁法跟那個做個傳承,不然現在沒就沒了,因為我們庄裡面,可能我、如果蓋石滬可能是我最年輕的,(你還是最年輕的?),應該是最年輕的,剩下老的就8、90歲了,他連看都不去看,真的。』

『(現場音)(師傅,你說這一口就是你們紅羅村的喔?),這口是,這口就是他們去年的計畫,馥慈他們做的。』

走入去年才剛修復完成的紅羅社區石滬,從心型滬房兩側延伸而出的伸腳,廣達400多公尺,傍晚時分、夕陽灑落水面,才剛退潮,就意外發現了水裡嬌客。

『(現場音)(獅子魚真的很漂亮耶),有兩條啦,躲在下面,(很漂亮吧?),那個是臭肚魚啦,我們這裡面喔,以前你要是第一次差不多1、200斤撈起來,撈不完的,牠全部就躲到孔裡面,要伸手進去抓、把牠抓出來,會鑽進那個洞裡面,呵呵,那臭肚仔~』

石滬匠師洪振坤:『(原音)像我剛剛前面講的,我看差不多修一修,一次就沒有了,當初他們進來的時候,我們大概也是這樣想,沒有年輕人會這麼笨,要來做這石滬,呵呵,結果我也跟著笨下去了,哈哈。』

『(現場音)(如果有的話,要用什麼抓?),有的話用手抓啊,哈哈,(直接用手抓不會咬嗎?)』


澎湖石滬匠師洪振坤(右)與在地青年歐宸源(左)。

原本頹傾水下的石滬,如今挺立水面、生氣勃勃,這也讓一位90多歲的社區阿嬤難以置信,兒時的海邊記憶,竟然有回復回來的一天。

紅羅村民柳鳳阿嬤:『(原音)對啦、對啦,都不知道,我才在講,像那時候那個(石滬)倒了,沒人在巡了啦,像這個圍起來就有人巡嘛。』

澎湖在地青年楊馥慈:『(原音)然後社區的居民,相對有些也跟阿嬤一樣,他們有慢慢自組成立一個守滬隊,你知道嗎?他們會定期一起、大家一起去維護它,所以我覺得那樣這樣子對社區來說,那種凝聚力是可以慢慢找回來了,透過先找回對海洋的記憶,再慢慢進而化身成一個行動。』

『(遊客導覽現場音)如果可以看到的話,母鱟的話只有三根脊刺,公鱟有六根~』

石滬修復,找回在地居民的回憶,也讓團隊開始思索,要如何「永續經營」的問題。他們結合社區居民,對外舉辦海洋教育、體驗導覽,也讓老師傅培訓青年匠師,更透過空拍鏡頭,調查全澎湖的石滬、建立資料庫,希望讓石滬文化與社區能夠更進一步的活化。


離島出走工作室保存澎湖石滬文化,也結合觀光導覽推展。(離島出走工作室提供)

澎湖在地青年曾宥輯:『(原音)因為以前可能技術有受限嘛,以前沒有空拍機,所以我們後來才去開始進行空拍跟GPS定位,我們想把這個東西變得說更完整,更可以讓大家看到、讓大家可以看到說,石滬有很多不同的樣貌,很多不同的地區、有很多不同有代表性的石滬。』

『(遊客導覽現場音)所以他們以前就是要分股份,就是這個家族、這個家族~』

澎湖在地青年歐宸源:『(原音)但是其實我們的想法是,一定要找回社區的凝聚力,用社區的力量,去營運這個石滬,你如果這個石滬的背後不是活的,它就只是放在那邊,那它修好以後,再過10年還是一樣會不見。』

石滬匠師洪振坤:『(原音)好啊,也有半宣傳的作用啊,他們現在頭腦又比較好,會做一些文創啦、帶一些台灣的學生來這體驗,帶人家巡滬,這很好啊,多少讓我們村莊有一些看頭,不然,我們都沒有用,真的啊。』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也認為,隨著時代更迭,對於傳統石滬的討論,不應該只侷限於能夠捕捉的漁獲有多少,而是必須結合生態、社區以及環境等面向,重新討論它的價值。

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原音)第一個,它是一個生態的、自然的繁殖場,仔稚魚的繁殖場,它有很好的生態功能;第二個,因為它是一個很好的、社區互動或社區的總體營造的這樣概念,因為有一個載體;第三個,它可以透過講環保、我們現在講環境教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環境教育場域,它重點可能在體驗海洋文化,重點可能在體驗我們講的生態,那可能是去傳承一些古老的智慧。』

『(導覽現場音)欸,螃蟹耶~』

石滬導覽體驗結合淨潭活動,讓岸邊的孩童嘻鬧聲,混著滔滔的海水聲,也譜出傳統石滬未來的樂章,從找回石滬文化到保存石滬修復技術,更讓這群返鄉青年以及石滬匠師,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

澎湖在地青年楊馥慈:『(原音)雖然我已經再野沒有機會可以跟著阿公去捕魚,或者是看到阿公在討海意氣風發的那種姿態,可是,我覺得好險,我有做這件事情,讓我還來得及參與這段過程。』

石滬匠師洪振坤:『(原音)一般年輕人他連看都不看啦,(你不覺得他們很煩嗎?) 不會吧,哈哈,不過,我覺得跟他們在一起,那個心態會比較年輕一點,真的。』

澎湖在地青年歐宸源:『(原音)以前有人因為一晚,整個滬房進很多魚然後致富、可以蓋房子,都有聽過這樣子的故事,那其實我很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哈哈。』

他們返回鄉土、走入社區,找回傳統石滬的文化力量,不僅寫下屬於他們的島嶼故事,也記錄下屬於台灣的澎湖灣故事。(本文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


澎湖在地青年歐宸源(左)、楊馥慈(中)與石滬匠師洪振坤(右)。

《系列報導》
【我的澎湖灣I】 - 澎湖石滬的美麗與哀愁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