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十七歲少年導演反空污 控訴家鄉《空氣犯》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十七歲少年導演反空污 控訴家鄉《空氣犯》

 2016-06-04 16:16
「脫口罩 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來自雲林的十七歲高中生創作紀錄片表達對空氣污染的想法(取自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臉書)
「脫口罩 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來自雲林的十七歲高中生創作紀錄片表達對空氣污染的想法(取自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臉書)

由18組橫跨老中青三代,遍佈台灣西岸的影像工作者為反空污串連而成的「脫口罩 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昨(3)日舉行首映,總共20部短片包含紀錄、動畫、實驗跟錄像等多元的類型,其中最年輕的導演楊曜禎年僅17歲,在雲林就讀高中,拍攝紀錄片《空氣犯》,關注雲林麥寮六輕的空污問題。

「脫口罩 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由資深導演蔡崇隆跟林泰州共同發起,蔡崇隆表示,他跟林泰州都是住在中南部「空污災區」的人,他們一直在思考作為影像創作者,要如何反映他們所處的環境,讓大家更認識到空氣污染這個無形而慢性的健康議題,如果中國都能有「穹頂之下」這樣的空污紀錄片,那台灣的創作者是不是也能做到?

計畫影片之一《空氣犯》作者楊曜禎年僅十七歲,1999年出生,雲林人。目前就讀於雲林縣正心中學,是本次計畫中最年輕的導演,他表示,家鄉雲林空污嚴重,呼籲新政府應即刻訂定空污減量管制的政策跟具體的改善時程,也建議雲林縣府把之前禁用石油焦、燃煤的自治條例重新送中央。

他表示,上高中後拍了幾部自娛的短片,卻沒有想過自己可以透過拍片來為社會做些什麼。直到看了紀錄片《第四公民》,才發現影像可以是強而有力的工具,於是決定透過影像控訴棄人民於不顧的政府以及肆意汙染的大企業。

他說,「當我第一次面對六輕的煙囪,感受到的是沉重的窒息,我們多久沒有呼吸乾淨的空氣了?若是選擇繼續沉默,看到藍天的次數只會愈來愈少!站出來吧!」

 

《空氣犯》是一部11分鐘的紀錄片,內容描述2015年,經過許多人不停的努力,終於促成雲林縣議會通過《雲林縣工商廠場禁止使用生煤及石油焦自治條例》,雲林縣灰暗的天空似乎透出一線曙光,不料縣政府卻讓六輕工業區的生煤操作許可證延長兩年,再加上環保署宣佈自治條例無效,雲林縣繼續籠罩在灰濛濛的天空下,影片討論了為何雲林縣政府應該通過條例來管制六輕污染,以及當地居民面臨的污染問題。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跟立委蔡培慧出席「脫口罩 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首映會(李秉芳攝)20160603

蔡崇隆說,跟318運動時的「太陽,不遠」紀錄片計畫不同,「脫口罩 找藍天」的導演們來自整個西岸,橫跨老中青三代,背景非常多元,而且都是無償自主投入拍攝,他期盼能透過全台巡迴放映的計畫,搭配跟專業短講,來推動空污相關的修法連署,讓這個計畫「既是一個專業影展,也是一場環境運動。」

林泰州導演則拿出自己的健康檢查報告說,他不抽煙,卻發現在肺部有0.5公分的結界,醫生告訴他,目前不知道性質是好還是壞,但如果結界達到一公分,可能就是肺癌的開始。林泰州說,全台灣以十分之一的人跟他一樣有結界,這使他下定決心必須要對空汙「採取行動」。

目前「脫口罩 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仍然在群眾募資網站上募集資金,目前尚未達標,主辦單位說,希望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這個計畫可以深入全台灣各地,被更多人看到,引起更多討論跟關注。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