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聖多美暨普林西比斷交事件,台灣獨立序曲?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聖多美暨普林西比斷交事件,台灣獨立序曲?

 2016-12-25 12:13
1727年歐洲人畫普林西比島(太子島)的圖。圖說提到,該島森林和猴子很多,沒有帶槍最好不要登島。圖/取自Wiki
1727年歐洲人畫普林西比島(太子島)的圖。圖說提到,該島森林和猴子很多,沒有帶槍最好不要登島。圖/取自Wiki

12月21日聖多美暨普林西比終於和我國斷交了。這是中國對於蔡英文就任總統的賀禮?請問蔡政府迄今做了哪件事情對不起中國?蔡英文總統當天宣布,我國不會從事金錢外交。前行政院長游錫堃指出,聖多美斷交對象是中華民國。23日行政院長林全表示,繼續推動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相關工作。而外交部長李大維則坦承提醒國人,我國除了APEC之外,在聯合國一個中國前提下,想要參與其他國際組織「確有相當困難」。台灣對於聖多美暨普林西比(底下簡稱聖國)可謂仁至義盡了。連日清教授幫助他們撲滅瘧疾,我國醫療團為他們奉獻金錢與精力,教育部提供聖國68位留學生獎學金。如今醫療團或可配合新南向政策,改赴東南亞國家或印度服務。筆者曾經有志推動非洲外交而埋首研究非洲,茲整理聖國資料如下。文末重述筆者的被迫獨立論。

現況:地理與經濟

聖國包含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兩大島,就像兩條金魚那樣,停在非洲中西部幾內亞灣。鄰近還有一些小島礁,就像小蝦米一樣。全國面積只有1001平方公里,乃是非洲第二小國(僅次於印度洋上的塞昔爾)。聖國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

聖國人口約有13萬,90%住在聖多美島。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可可(占出口總值3/4),其次是咖啡、椰子。工業有肥皂廠、鋸木廠等。

葡萄牙殖民將近五百年(1493-1975)

從台灣搭機前往聖國,必須經由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轉機。這是非洲國家的通病:與前殖民宗主國交通,竟比與鄰國交通更方便。

葡萄牙殖民統治聖多美暨普林西比,長達近五百年之久。從1469年開始,葡萄牙探險家來到無人居住的聖多美島與普林西比島,認為此處可以作為與非洲大陸進行貿易的基地。1493年葡萄牙人在聖多美島、1500年在普林西比島建立殖民地。葡萄牙國王分別於1522年與1573年開始,直接統治聖多美島與普林西比島。

殖民地經濟:從砂糖到咖啡、可可

從十六世紀中葉開始,葡萄牙殖民者從非洲鄰近地區輸入奴隸,種植甘蔗。聖國成為非洲最重要砂糖出口地,但是砂糖產業逐漸沒落。十七世紀中葉,聖多美淪為提供補給船隻停靠的港口。

1908年聖多美乃是世界最大的可可產地,可可迄今仍是該國最重要農作物。爰十九世紀初期,葡萄牙引進咖啡與可可。當地火山土壤肥沃,特別適合種植這兩種經濟作物,出現許多莊園。葡萄牙公司或是不在當地的地主,幾乎佔領當地所有好農地。

1953年在聖多美島的巴特帕地區,殖民當局與葡萄牙地主屠殺黑人勞工(稱為巴特帕屠殺Batepá Massacre)。七年後,「聖多美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組織」成立,領導反殖民獨立運動。

 獨立與其後(1975-)

1975年7月12日聖多美暨普林西比宣布獨立建國,當天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先是1974年葡萄牙發生康乃馨革命,次年新政府宣布放棄剩餘殖民地,包括東帝汶與非洲殖民地,唯有澳門例外。當時葡萄牙人口只有一百多萬,統治龐大殖民地根本是疲於奔命。

聖國獨立後,接收廿八家葡萄牙公司所屬的大農場,改為國營事業。1990年聖國民主化。1997年5月聖國宣布與中華民國建交,不久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與聖國交往,例如2013年在聖國成立聯絡處,2014接收五名留學生。今年12月聖國終於與中華民國斷交。

外交雪崩,強迫台灣獨立?

聖國斷交後,會不會發生後續的外交雪崩?希望不至於如此。中國挖走聖國,可能意在警告蔡英文政府:「我才是老大,川普算哪根蔥?」台灣珍惜每個邦交國。但是聖國不希罕中華民國承認,台灣何必稀罕那種人口只有二十萬的國家承認?

建議蔡英文政府告訴國人,聖國斷交後,我國每年可以節省多少經援,準備改用在甚麼方面。現在台灣人民對於斷交已經習以為常,有些人甚至喜出望外。外交雪崩將把台灣逼到牆角,強迫台灣更改國號而獨立,惡化兩岸關係。孰令致之?敬請參考蔡百銓拙文:

《民報》2015/10/11,台灣與中華民國: 被迫獨立論
《台灣守護周刊》2013/7/4,台獨三論之三: 被迫獨立論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