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說什麼中國台灣?100多年來台灣早就將「中國香火」蛻變為「台灣認同」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說什麼中國台灣?100多年來台灣早就將「中國香火」蛻變為「台灣認同」

 2018-03-16 03:00
台灣衛星圖。圖片取自/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Wikimedia Commons
台灣衛星圖。圖片取自/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Wikimedia Commons

一些外媒談到中台關係,習慣使用中國的「叛離省份」,或說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1949年之後的繼續延伸。諸如此類看法皆忽視台灣人逐漸抬頭,追求獨立的意志;也對於擁有2,300萬人的台灣,蛻變為繁盛、有活力的自由民主國家事實,視而不見。中國曾經擁有台灣,就像台灣曾經是日本國一部份的歷史事實相同;如今卻已成了灰飛煙滅的陳年往事,走入歷史。《台灣公報》創辦人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2月27日在台灣英文媒體《台北時報》(Taipei Times),發表一篇台灣史專文指出,台灣曾是中國(大清帝國)的一個省區;不過,為時只有短短不到8年(1887-1895 )。在歷史長河底下,須臾暫存的8年建省,同時卻為台灣人的「獨特認同」(separate identity),奠定基石鋪造坦途。

滿洲人的清帝國於1644年在北京建立新王朝,取代明朝成為中國統治者。當時的台灣,則在荷蘭東印度公司(Dutch United East India Compan)的殖民統治之下,不屬於中國所有。1661年4月,明朝軍閥鄭成功(又稱國姓爺,Koxinga),受到清兵部隊圍剿,最後帶領約2.5萬部隊以及400艘船隻,奔赴台灣避難,並歷經9個月包圍荷蘭人的熱蘭遮城(即荷人的軍事堡壘要塞),最後取得台南地區的控制權。

鄭成功家族在台灣統治,並沒有維持久遠(1662-1683)。1683年鄭成功的孫子鄭克塽所領導的治台政權,在邊遠的澎湖群島外海,遭到清朝海軍將領施琅擊敗,施琅從而代表清朝成為台灣的第1位統治者。隨後的200多年來,台灣成為中國福建省的管轄範圍。所謂的「3年一小反,5年一大亂」,指的正是清朝福建省轄下台灣的動盪狀況,而且這2句話,係出自清朝官員的如實表述。

台灣重要貿易地位

清朝施琅以降的200多年來,台灣成為一片滯水,很少與全球經濟互動。到了1850年代情況略有改觀,因為蒸氣船的發明,讓西方國家有機會在海域航行久遠。美國海軍將領佩理(Admiral Perry),及其黑船隊(Black Ships),曾航行至此,甚至還建議華盛頓當局,應該讓台灣成為該國在太平洋海域的貿易重鎮。美國將領佩理的目的之一,當然也希望透過台灣,來反制法國、英國,以及德國等西方國家,在太平洋海域的勢力。

1870年代初期,日本軍方曾入侵台灣海域,以驅逐懲戒海盜;到了1884-85年,法國曾短暫佔領過台灣北部。基於日本的擴張,以及法國進入北台灣等一連串事件,引發清王朝開始重視台灣,劉銘傳因此獲派籌備台灣建省的相關工作。

劉銘傳來台第一要務,首先想將原住民置於控制之下,並於1885-1887發動3波主要軍事攻擊,結果造成1/3兵丁陣亡;其清除統治障礙工作,最終也只能控制住民勢力範圍的1/3。僅管對付原住民的軍事成果,並不理想;台灣在1887年正式建省,首任巡撫由劉銘傳擔任。

清朝的台灣現代化進程

劉銘傳走馬上任之後,隨即為台灣從事廣泛的現代化措施。他深感,台南舊都過於侷促;太多小路彎繞曲折,因此有意將台灣首都移置台中,他在台中當地劃訂現代城市整齊方格,並著手打造許多新建築,市牆、城門,以及皇家等級辦公廳;然而由於耗費鉅資,讓這項宏偉計畫,半路夭折。

僅管經費障礙,讓台中新都的打造計畫不克如願,隨後的幾年內,台灣仍進行好一陣子緊張忙亂的現代化措施。例如,連接南北的電報系統,街道路燈的首度鋪設,以及建造基隆、台北、新竹的鐵路系統,並提供旅客人力車的接送服務。當時在歐洲貿易商家的協助之下,台灣再度成為太平洋地區的一處貿易中心,向國際輸出茶葉、樟腦、蔗糖,以及稻米。

重新跟西方互動,讓台灣再度躍上世界版圖,甚至剛誕生不久的美利堅共和國,也知道台灣的存在。一些小型歐洲社區,也開始在台北、台南等地迅速出現。這些旅台人口包括有貿易商、傳揚福音者;他們開始設立學校、診所,甚至醫院。英國傳教士巴克禮(Thomas Barclay),甚至從國外引進台灣首部印刷機,藉以印製發行長老教會的出版刊物《教會公報》。

許多活力、創新思想行動,得以在台灣開展,原因是當時台灣人擁有拓荒、先驅者精神,願意嘗試開放、創新,這跟北京效率低下的守舊官僚,很不一樣。

催生台灣人認同觀

劉銘傳的另一風格是頗能容忍異己者,他的開明政策,甚至吸引中國知識份子,試圖逃離晚清的壓制性氛圍,遠從中國跑來台灣。當時來台的中國知識份子,與台灣在地紳士階層,共同孕育出繁盛的藝術與文學。結果,助長台灣在地認同的誕生,他們自認為「有別於中國」;這種不同於中國的價值思維,從而也催生了後來的「台灣民主國」(譯註:僅管總統唐景崧,副總統邱逢甲,這些中國官,在日軍還沒有攻進台北城的情況下,就個個虎頭蛇尾落跑,先滾回中國去。)

劉銘傳的對台政策,及其後續的擴大建設措施,引來清廷的看不順眼與嫉妒,導致劉在1891年被召回中國,並在安徽退休。劉之後的台灣巡撫繼任者為邵友濂,他從1891年一直做到1894年。其政績並不顯著,唯一較明顯者是將首都遷離台南,最終希望在台北定都。

邵友濂最為人知者,為其猖獗貪污,以及治理無能。他中斷,或推翻劉銘傳主政時期的現代化創新計畫。他受命必須為台灣從事軍備,以資抗日;不過卻購買一些老舊,無用武器,並居間中飽私囊。當然,引進黑旗軍將領劉永福,算是他的對台功績,劉在後來的「台灣民主國」成立,發揮重要角色。

無能的台灣巡撫邵友濂,其職位後來由唐景崧接任,唐的著名事蹟,包括他曾與統率10萬部隊的劉永福共同對抗法國入侵。

馬關條約

後來,中日之間因為韓國主權爭奪戰引發戰爭;中國於1894年甲午一役戰敗,並於隔年4月間簽訂「馬關條約」,條約內容規定,中國承認韓國的獨立地位;台灣與澎湖群島永久歸日本所有,中國並須支付日本,鉅額的戰爭賠償金,另外,還規定開放中國港口,做為國際貿易的通商口岸。

完全未跟台灣代表或官員商量的「馬關條約」,其棄台消息傳回台灣之後,造成莫大震撼。當時的台灣巡撫唐景崧,在台灣士紳的勸說之下,於1895年5月23日宣佈成立「台灣民主國」;成為亞洲地區的第1個獨立民主國(譯註:當時的保台理念,相當幼稚粗糙,而且年號竟然訂為「永清」)。

從1887年台灣建省,到1895年成為日本國土,這短短不到8年時間,台灣的確是中國的一省;然而,台灣在這個為時短暫的清國「台灣省」插曲之中,逐漸奠定不同於中國的「台灣認同」,並融入原住民、客家與福建人等多元文化資產。

韋傑理的專文,於結語處指出,早期移居台灣者,多數具有拓荒精神,多半從事農業或地方貿易工作。士紳階層則多半具有不同流俗的獨立特徵,會在許多場合對抗外來政權勢力。另外,還伴隨有意逃離晚清桎梏氣息,於1880年代末期陸續抵達台灣的中國知識階層、文人。這3種生命類型,交織混合成為19 世紀末期台灣社會的一股強大力量;他們並不完美,也沒有周詳計畫,甚至可以說太過天真;然而為期約半年的「台灣民主國」名號,確實在台灣存在過;後續的抵抗日本統治抗爭勢力,也都是遠遠超越歷史劇的真實戲碼。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