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綠色和平: 全球30大美妝品牌塑膠柔珠汙染海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綠色和平: 全球30大美妝品牌塑膠柔珠汙染海洋

 2016-07-23 14:26
綠色和平20日表示,市面上許多知名美妝品牌承諾要禁用柔珠,卻仍在部分產品驗出,除呼籲政府加速立法外,也盼業者全面禁用,並公開承諾與公布明確時間表。圖/取自綠色和平網站
綠色和平20日表示,市面上許多知名美妝品牌承諾要禁用柔珠,卻仍在部分產品驗出,除呼籲政府加速立法外,也盼業者全面禁用,並公開承諾與公布明確時間表。圖/取自綠色和平網站

綠色和平近日公佈最新調查,發現全球30大美妝保養及個人護理品牌,包括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香奈兒(Chanel)、安麗(Amway)、高絲(Kosé)及樂金(LG)等知名國際品牌,對塑膠柔珠政策仍有許多漏洞,品牌都是有條件的承諾禁用,而不是完全從所有產品中淘汰塑膠柔珠,無法完全杜絕柔珠進入全球水系統。目前估計全球海洋可能最多有50兆件的微塑膠微粒,最後可能透過食物鏈進到海鮮,影響人體健康。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表示,很多公司吹噓它們的產品有多環保,亦有限制使用微塑膠,可惜全部存在「魔鬼的細節」:「企業大多把微塑膠定義得相當狹窄,例如Chanel及LG雖有政策,但只包括沖洗性的產品,旗下所有其他產品如粉底、BB Cream均不包括在內。」連佩怡認為,這些跨國的企業未盡力阻止其產品繼續污染海洋、毒害海洋生物。

市面上許多化妝清潔產品標榜以柔珠去除老化角質或清潔毛孔污垢,但綠色和平調查卻發現,有65.7%的民眾還不知道柔珠原來就是由塑膠製成,另有57.1%民眾不了解柔珠會引起污染。

綠色和平於2016年4月至5月期間,發問卷給全球市場銷售份額最高的30間化妝及個人護理產品公司,查詢它們淘汰產品中微塑膠及「微膠珠」的政策及進度;並根據公司的回覆及其他公開資料,評審它們的政策漏洞,結果發現全部公司均沒有完善微塑膠的監管制度。

其中Amway、LG及Chanel雖有淘汰「微膠珠」的政策,卻未有向公眾公開政策的細節。至於「微膠珠」的定義方面,則以Estée Lauder最為狹窄,即只淘汰提供清潔功能的塑膠圓珠,加入形狀和功能上的限制;而Chanel及LG的「微膠珠」政策則只適用於沖洗性的產品(rinse-off),而不是旗下所有產品,如粉底、BB Cream等產品均不在管制之列;Kosé則只管制旗下2014年後硏發的產品。

此外,公司對「微膠珠」的定義都十分狹隘,在提供回覆的29間公司之中,有20間把其定義為提供磨砂、清潔或去除角質層這幾項功能的「微膠珠」,另有9間則迴避提供相關的資料。而在政策適用的範疇上,有28間公司表示其政策只適用於全部或部份沖洗性產品,或未有提供相關的資料。有些公司雖有淘汰「微膠珠」的政策,卻未有向公眾公開承諾,以接受公眾的監察。

日前綠色和平也公布海鮮污染結果,發現民眾平常吃的魚類、貝類和甲殼類這些海鮮都含有微塑膠,其中部份微塑膠的來源就是柔珠。臺灣市面上有超過100件的洗面乳和沐浴乳產品中含有塑膠製柔珠。

另外,由於柔珠體積微小(<5mm),無法被污水處理系統過濾,更不會自然分解,成了污染海洋生態和海鮮的原兇。

歐洲更有一項研究直指,化妝清潔用品中使用的塑膠柔珠,每年可能在海洋環境中增加多達8,627 噸的塑膠廢棄物。還有一項研究預估,根據所測得濃度與推定每日攝取量,食用歐洲貝類(蚌類與牡蠣)的民眾,每年可能吃下1,800至11,000個(消費食物鏈頂端)塑膠微粒。

綠色和平認為,企業的承諾應包括以下原則: 

  1. 淘汰所有有可能會排入下水道的產品中的固體微塑膠

  2. 政策必須應用於所有市場及旗下所有品牌的產品

  3. 使用無害代替品

  4. 不可為微塑膠定下最少尺吋上的限制

  5. 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

這些公司均為企業中的龍頭,其產品中的微塑膠對海洋污染付上很大的責任,它們應帶頭作出保護海洋的行動。公眾亦應謹慎選擇化妝及個人護理產品,包括閱讀產品標籤,避免購買含有Nylon-12、Nylon-6、Polyethylene (PE)、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Polymethyl Methylacrylate (PMMA)、Polypropylene (PP)作為成份的產品,既向這些企業施加壓力,亦免成為污染海洋的幫兇。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