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位於新屋的養雞場,一大片農田與雞舍相映成趣,張何男在門口熱情地迎接,細框眼鏡和襯衫帶出的斯文氣息,和他黝黑膚色與腳上雨鞋的雞農裝扮,顯得格外相襯。在這超過40年歷史的雞舍,張何男不僅想延續家業,更想將這「美味」推廣出去。
繼承家業 隨時代轉型創新
畢業自工業設計系的張何男,原先在家具業工作,回想起童年在家裡幫忙養雞,當時覺得辛苦,但在30多歲時,他滿懷衝勁,想要開創自己的事業,於是決定回新屋區老家,打算接續自爺爺手上傳承下來的養雞事業。
說來也是種命中注定,回家沒多久,張何男才得知父親生病,更堅定了他要接班分攤重擔的念頭。只是時代轉變,現在直接購買活雞宰殺烹調的顧客數已經大幅降低。張何男清楚勢必得走向販賣分切肉品的路線,於是創立了自有品牌「竹地雞」,主打專門培育優質的肉品來切入消費市場。幾年努力下來,養雞場的利潤大都來自分切肉品。
研發飼料 增添竹地雞風味
張何男口中的竹地雞,其實就是市場上所稱的竹北仿雞,這個雞種始於客家庄,多半集中在桃園、竹北一帶飼養,飼養期間至少要16至20週,與黑羽、紅羽或黃金等其他土雞種類相比,飼養時間將近3倍以上。肉品風味也因此得以隨著時間累積,而精心調配的飼料,則讓竹地雞肉質細緻緊實富含嚼勁,吃起來口味更加豐富、清甜與爽口。
「我們做了試驗,過去曾餵食過苦茶油,現在也有讓雞隻吃橄欖油,讓竹地雞肉內含的油脂風味有不同的層次。」張何男也提到,餵食竹地雞的飼料全是自己調配,使用了新鮮亞麻仁、台灣本地玉米、黃豆與非基改榖物,讓竹地雞不只吃好油,更是吃好料。
下午氣溫稍涼,張何男會放出雞隻到一旁的草地覓食、活動。圖/林冠良
主動出擊 讓美味廣為流傳
過去在家具業的工作經驗,讓張何男明白必須以差異化路線來經營品牌,「竹地雞飼養時間長,成本自然比其他雞種高,不可能和別人削價競爭。」於是張何男主動出擊,積極參加食品展、小農市集,透過與客人的面對面接觸,瞭解市場需求,也累積相關人脈。
與市售飼料相比,張何男自行調配帶有自然草味的飼料,讓竹地雞吃得更有保障。圖/林冠良
他清楚記得在某次參加台北的農特展,對面魚販吃了一口竹地雞後讚不絕口,於是主動牽線介紹百貨業,讓竹地雞成功打入百貨市場,之後更獲得米其林星級餐廳青睞,將這項食材選為店內指定用料。
「說穿了我是放不下爺爺、爸爸經營這麼久的養雞事業。」繼承家業至今,張何男說自己的初衷很單純,就是對長輩、對竹地雞富有情感,也希望自己從小到大所品嚐的幸福美味,能讓更多人一起品嚐。
除了培育雞隻,張何男的畜牧場也產「雞婆蛋」。圖/林冠良
張何男會仔細地檢查蛋殼是否有裂紋,為雞蛋品質把關。圖/林冠良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72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