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0年代,政府準備全面實施都市計畫,曾邀請聯合國顧問團都市計畫專家孟森博士夫婦(Donald & Astrid Monson)等人來台指導,提出不少觀察及建議,包括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商社會,大量人口必然從農村往城市移動,台灣最終約有80%的都市人口,集中在台北、台中及高雄三大都會區,政府必須設法取得足夠的工業及住宅用地,滿足工業發展的需求,並興建大量的國民住宅,解決城市移入人口的居住問題。
孟森博士另外建議政府宜未雨綢繆,採取三個必要措施,以避免人口過度地往大城市集中,第一、發展衛星城市例如新店、中和、永和、板橋及三重等吸納大城市部分移入的人口;第二、發展新市鎮例如林口、台中港、橋頭等疏緩大城市人口成長的壓力;第三、發展二線城市的產業例如桃園、中壢、新竹、嘉義等,以留住部分的就業人口,避免這些城市發生人口被掏空的現象。
依據內政部全國各縣市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台灣在1982 - 2018年期間,總人口成長為5,061,734人,其中六都大約占96%(4,861,555人),而新竹以北的人口成長占其中的65.9%(3,339,483人),大量人口往六都以及新竹以北等就業機會多的城市移動,新竹縣市則因有竹科完整的產學研聚落支撐,因應社會變遷從昔日的農業縣轉型為科技城,堪稱為典範移轉,而在過去五年傳統的農業縣分人口正在加速地流失當中,乃最為清楚不過的整體趨勢。
社會的變遷、產業的發展、就業的機會以及基礎的建設等是決定人口移動的方向關鍵綜合因素。人總是傾向往有資源的地方跑,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哈佛大學格雷瑟(Edward Glaeser)教授在「城市的勝利」那一本書中,所稱的「用兩條腿投票」就是當人們發現情況不對時,他們會選擇離開一個鐵銹地帶的城市,朝著充滿陽光活力的城巿移動。
人口的移動反映城鄉以及區域發展的差異,尤其是南北差距的擴大將造成台灣社會的不和諧,也會造成台灣社會的不安定,這就是長期重北輕南以及輕忽區域均衡發展後遺症,台灣社會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也是潛在的無形的社會成本。因此,投資中南部實有平衡區域發展與追求社會和諧的公共目的。
政府應積極地鼓勵企業投資中南部,增加中南部民眾的就業機會,促進中南部的經濟發展,除了可以把中南部在地的人口留住之外,也能夠吸引中南部北漂的子弟返鄉就業,讓北部的人口逐漸往南移動,避免人口過度集中在大台北都會區,而有效地疏解首都人口成長的壓力。因此,為中南部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自當是中央與地方應共同面對的挑戰。
各種跡象顯示,此次中美關稅博奕會是一場持久的消耗戰。它勢必加速台商投資版塊的移動,其中不乏5+2產業相關的廠商,涵蓋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資訊等領域,若這些產業返回台灣投資設廠,善用累積的高素質人才資本,再加上民間閒置的資金,藉由產業的活絡化,誘發新創事業,當可進一步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加速產業的升級與轉型,並且提供台灣經濟成長的新動能。
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已有二、三十家廠商表明有意願回台,然而產業用地一地難求,也有缺少基層勞工之虞,成為台商回流時所面臨的最大困境。此時政府應展現大開大闔的氣勢,效法鴻海美國威州設廠,美方一年內搞定全部監審作業流程的超高效率,透過單一窗口及跨部會協調,簡化行政作業,縮短審查流程,以利把握投資時效。
總之,此時此刻,中央及地方政府應該協同作戰,主動地爭取台商返鄉投資,全力排除台商回流的投資障礙,客製化專案解決基層缺工的問題,考慮將昔日製糖產業的甘蔗原料區,賦予新時代的意義,轉型成為吸引台商設廠的產業專區,讓產業緊密發展適足以避免空間失序蔓延,鼓勵回流的製造業往南部投資,增加南部的就業機會,恰可解決南部景氣低迷的困境。重振昔日投資的雄風,台灣30年以來難得的機會盡在此舉!
歷年全國各縣市人口成長數(1982-2018年)。圖/林健正提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